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H017)
-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5
- 相关作者:艾四林柯萌曲伟杰刘伟刘伟更多>>
-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民族国家是否已经过时--对全球正义的一种批判性考察被引量:6
- 2012年
- 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文化多元主义思潮对现有的民族国家体系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很多研究全球正义的学者认为民族国家已经过时了。但是,构成全球正义观念基础的世界主义理念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世界主义的最终落脚点是抽象的个人概念,而不管这些人是属于哪一个种族、文化社团、宗教群体或者民族国家,实际上,我们都是作为特定的社会身份的承担者而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真正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民族国家就是保障和实施个人政治经济权利的最重要的政治舞台。虽然民族国家对本国公民承担着特殊的义务,但是在解决诸如经济不平等等许多全球性问题的时候,民族国家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艾四林曲伟杰
- 关键词:民族国家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主义世界主义全球正义
- 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马克思对启蒙主义祖国观的批判及超越
- 2021年
- 启蒙思想家认为,保护个人自由不受外在侵犯是祖国被人们承认和热爱的标准,在人民掌握权力的共和政体中才能激起人们的爱国之情,爱国也成为重要的政治美德。但是,祖国所保障的个人自由其实是政治解放过程中利己主义的个人所要求的人权,本身未超越市民社会的限度,资产阶级共和国所宣称的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法律,并不能在现实中实现。马克思在揭示政治解放的限度后,进一步提出超越市民社会的人类解放,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完成人类解放的使命,才能解放自身,真正拥有祖国。
- 吴新宇
- 关键词:启蒙主义政治解放祖国
- 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扬弃及其实现的人的本质的革命被引量:5
- 2013年
- 形而上学在西方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试图在纷杂的万事万物中构建一个"统一的秩序"和寻求事物无差别的同一与本质规律。但是,这也造成一定的困境。这种无差别的同一,既扼杀事物的丰富性和流动性,同时,它在追求事物的本质规律时,又造成主客体的二元对立。西方传统哲学中,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正是奠基于这种形而上学所开辟的理论视域之上。马克思提出的"现实的个人",之所以能实现对人的本质理解的伟大革命,正是基于其对这种形而上学的扬弃。因此,只有弄清马克思与传统形而上学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更深层的意义上理解其所实现的对人的本质的革命。
- 艾四林刘伟
- 关键词:形而上学
- “政治国家”为何不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关于《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与鲍威尔思想分歧再探讨被引量:21
- 2018年
- 《论犹太人问题》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国内学界往往把人的解放理论对政治解放理论的取代,理解为马克思超越鲍威尔的观念论哲学,进而理解为通往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标志。这类解读忽略了鲍威尔和马克思同样希求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他们的真正分歧在于:鲍威尔把消灭宗教视为人的解放的前提,在他看来,在政治层面废除了宗教统治就是宗教的完全废除,也就是说,他把人的解放归结为政治解放及现代国家的实现;马克思则认为,政治解放在制度层面确立了现代自由国家的同时,也造成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带来了市民社会及现代人的异化,这意味着现代国家只能完成抽象的公民解放,并不能真正克服市民社会的世俗矛盾和人的异化生存状态。由此,马克思转向了对市民社会及其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为实现人的自由探索现实路径,从而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开辟了科学方向。
- 艾四林柯萌
- 关键词:政治解放市民社会
- 从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视角看美国的金融危机
- 2015年
- 2008年秋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到全球,对世界各国的政治和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也引发了学术界对这次危机的激烈争论。因此,文章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来对这次危机进行简要的阐述。首先把现在西方主流学者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各种不同解释的理论流派进行归类并比较分析。然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帝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这次危机进行概括性的阐释,力图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这次危机的实质和它所带来的影响。
- 刘伟李景春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金融危机
- 党的十九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被引量:5
- 2017年
-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这样的现代化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 艾四林
- 马克思对传统人的解放理论的超越及其当代意义被引量:5
- 2018年
- 通过对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整体性把握,不难发现,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取代了形而上学方法,科学把握了人的本质,并从社会实践和历史生成视角出发探究人的解放问题,认识到变革不合理的现存社会关系是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进路,提出了无产阶级是实现人类解放的革命主体。马克思的人的解放理论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向。
- 艾四林柯萌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传统西方哲学
- 西方“人权高于主权”学说的局限及其问题被引量:9
- 2020年
- 西方自由主义学者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的口号与《联合国宪章》中规定的不干涉原则相违背。西方人权观念包括自然主义与底线主义两种主要的证成方式,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它们都不能实质性地证成人权的超出现实之上的普遍性。这也就决定了主权与人权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失去国家主权的依托,人权无法得到根本保障。“人权高于主权”学说所隐含的文化中心主义的心态不利于国际合作。只有以一种非强制性的、平等包容的方式展开对话,才有可能达成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底线共识。
- 艾四林曲伟杰
- 关键词:主权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干涉
- 马克思对卢梭哲学中自由困境的克服与超越被引量:2
- 2019年
- 为了解决文明社会中的自由问题,卢梭提出了公意概念和社会契约论,希求人们在公意和社会公约的基础上共同构建道德共同体,并作为遵守社会公约的共同体成员而获得自由。然而,道德共同体只是缺乏普适性和现实可行性的理想国,这构成了卢梭哲学中的自由难题。马克思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把现实的人设定为其哲学的出发点,从而揭示了现实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合理化是实现自由的必由之路。此外,他试图回归市民社会领域探求自由问题的根源,否定了在卢梭式的政治国家中实现人的自由的方案。通过对资产阶级私有制和资本的彻底批判,马克思最终实现了对卢梭哲学中自由困境的超越。
- 柯萌
- 关键词:道德共同体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