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358)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1
相关作者:毛蕾蕾袁慧杨位霞王锐焉传祝更多>>
相关机构: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痉挛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 2篇膜下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痉挛
  • 2篇痉挛
  • 2篇出血
  • 1篇永久性
  • 1篇酸化水
  • 1篇卒中
  • 1篇磷酸
  • 1篇磷酸化
  • 1篇磷酸化水平

机构

  • 2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2篇袁慧
  • 2篇毛蕾蕾
  • 1篇杨明峰
  • 1篇杨位霞
  • 1篇焉传祝
  • 1篇王锐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机制被引量:16
2014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左右,病死率高,约30%的患者在入院前后死亡,存活的患者中约一半会遗留永久性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脑血管痉挛( cerebro vascular spasm,CVS)是其主要并发症,包括SAH后3~4 h发生的早期痉挛,以及发生在3~14 d 的迟发性痉挛两个过程。后者以持久性血管痉挛为主要特征,可以导致20%~40%的患者永久性残疾甚至死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SAH 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准确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杨位霞毛蕾蕾袁慧
关键词:迟发性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HEMORRHAGE急性脑卒中SAH永久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SynapsinⅠ及其磷酸化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突触蛋白SynapsinⅠ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SynapsinⅠ及其磷酸化在SA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入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SAH 1 h,1、3、5、14 d组。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模型,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检测皮层局部脑血流量(r CBF)动态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皮层SynapsinⅠ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SAH后r CBF动态下降,1 h、3 d组下降明显(P<0.01)。SAH各亚组顶叶皮层SynapsinⅠ表达均下降,1、3、5 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磷酸化SynapsinⅠ表达持续低水平,3 d组最明显(P<0.01)。[结论]SAH后存在突触受损及突触传递障碍。
袁慧焉传祝毛蕾蕾杨明峰王锐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