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Z121107002512041)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1
相关作者:杨敏杜杰王绿娅刘婷婷贺忠梅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炎症
  • 2篇细胞
  • 2篇梗死
  • 1篇心肌梗死后
  • 1篇心肌纤维
  • 1篇心肌纤维化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成纤维细...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医学研究生
  • 1篇中和抗体
  • 1篇死后
  • 1篇中性粒细胞
  • 1篇转分化
  • 1篇转录
  • 1篇转录组
  • 1篇转录组学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杜杰
  • 4篇杨敏
  • 3篇王绿娅
  • 1篇张红霞
  • 1篇张俊蒙
  • 1篇崔巍
  • 1篇王焕英
  • 1篇苗艳菊
  • 1篇贺忠梅
  • 1篇刘婷婷

传媒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巨噬细胞对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下三维共培养体系中心脏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ngⅡ)作用下,细胞三维共培养体系中巨噬细胞对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表型转化的影响。为观察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高血压导致心脏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及防治策略提供了新思路。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及乳鼠CFs,建立巨噬细胞和CFs多肽纳米凝胶三维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CFs组,巨噬细胞与CFs共培养组,CFs+AngⅡ处理组,巨噬细胞与CFs共培养+AngⅡ处理组。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培养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及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三维培养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及促纤维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结果:在无AngⅡ作用下,巨噬细胞与CFs共培养组与单独培养的CFs组比较,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并且CollagenⅠ、TGF-β和CTGF mRNA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巨噬细胞与CFs共培养组经AngⅡ处理后,可明显诱导α-SMA mRNA和蛋白高表达,并且上调CollagenⅠ、TGF-β和CTGF mRNA的水平。结论:在AngⅡ作用下,三维培养体系中巨噬细胞可促进CFs向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提示巨噬细胞在AngⅡ导致心脏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杨敏苗艳菊王绿娅杜杰
关键词:心脏成纤维细胞表型巨噬细胞
小鼠心肌梗死后补体系统激活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补体系统激活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心肌梗死小鼠模型,分为心肌梗死组(MI,n=25)与假手术组(Sham,n=12),术后7d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炎症细胞浸润、Masson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胶原沉积与纤维化程度;Real-time PCR定量检测心肌组织中C3a与C5a的mRNA表达水平,并对C3a、C5a mRNA表达量与射血分数(EF)之间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7d,MI组小鼠的生存率为68.0%,明显低于Sham组(P<0.05);MI组的LVAWs、EF、FS均明显降低(P<0.05);HE染色可见MI组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Masson染色与天狼猩红染色发现胶原纤维沉积、纤维化面积增加(P<0.01);C3a与C5a的mRNA表达量增加,且这两项指标均与EF之间呈负相关。结论:心肌梗死后补体系统被激活,补体系统的活化程度与射血分数的降低有关,提示补体系统可能通过调控心肌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成为加重心脏病理损伤的重要因素。
贺忠梅张红霞杨敏刘婷婷杜杰
关键词:心肌梗死补体系统炎症心肌纤维化
医学研究生开展转录组学课程必要性的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转录组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交叉型、发展快速的前沿性学科。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收集、整合及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的研究转录组成为可能。目前,利用转录组学的理论及技术研究疾病的转录组信息,系统全面阐明其基因表达调控规律,构建其基因调控网络,已经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在医学研究生中开展转录组学这门课程,使研究生掌握其中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帮助研究生更清晰地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并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杨敏杜杰王绿娅崔巍王焕英
关键词:转录组学课程体系
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Ly6G中和抗体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Ly6G中和抗体对小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脏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手术+IgG同型抗体组及心肌梗死手术+抗Ly6G中和抗体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Ly6G的表达;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脏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结果腹腔注射抗Ly6G中和抗体,心肌梗死术后3 d,外周血Ly6G表达明显抑制,证实抗Ly6G中和抗体阻断成功。与IgG同型抗体组相比,注射抗Ly6G中和抗体可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17.89%±4.19%比53.61%±3.43%,P<0.01),抑制梗死区炎症细胞浸润,显著降低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TNF-α:1.67%±0.26%比6.63%±0.51%,P<0.01;IL-1β:0.83%±0.17%比4.39%±0.46%,P<0.01)。TUNEL染色显示,注射抗Ly6G中和抗体组与IgG同型抗体组比较,梗死周边区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25.62%±4.11%比74.91%±5.67%,P<0.01)。结论抗Ly6G中和抗体阻断Ly6G,可通过抑制心肌梗死术后心脏炎症反应,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发挥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杨敏张俊蒙王绿娅杜杰
关键词:心肌梗死中性粒细胞炎症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