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2JK0382)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樊建武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道家
  • 1篇之学
  • 1篇治世
  • 1篇人格
  • 1篇庄子
  • 1篇逍遥
  • 1篇鹖冠子
  • 1篇先秦
  • 1篇先秦时期
  • 1篇教育
  • 1篇教育思想
  • 1篇老子
  • 1篇《鹖冠子》

机构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作者

  • 2篇樊建武

传媒

  • 1篇学术月刊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五正”治世下的“九道”之学——《鹖冠子》教育思想管窥
2014年
战国时期道家重要著作《鹖冠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在哲学起点上,将道的规律性与具体物质载体联结起来,强化了道作为规律的客观实在性,将天视为具有本体价值的自然实体,纳气入道使道家思想更具理性光彩。在五正论基础上,指出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穷天道至理,扬人性至善,提心神修养,求政治清明。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九道",在模式上强调理解精义、学用结合、注重熏陶。在人才选拔任用上以"五至"分类,强调功德兼备。
樊建武
关键词:教育思想鹖冠子先秦时期
基于自然的育化:道家无为而圣与逍遥以游
2013年
关注人格是中国思想史的一个显著特点,因儒家正统观念的长期影响,道家人格育化思想经常被忽视,甚至被否定。在现实历史中,一部分中国人一直遵循道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在与儒、佛思想的竞争融合和互补吸收中构建了完整独特的育化体系。"自然"是道的本性和特征,"自然而然"是道家的实践原则和要求,这既是道家人格理论的哲学发端和理论基础,也是道家人格育化的实践指南和价值标准,深刻蕴含在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圣人之治"理想和庄子"安时处顺"、"逍遥游"的追求之中。"圣人之治"要求"被褐怀玉"的圣人身国共治,推天道、行人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引导世人抱朴守道而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回归"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家园。庄子在"至德之世"、"建德之国"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中,渴望真人超然出世,"游乎尘垢之外"而无待、无用,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一"的境界中"逍遥乎无为之业"。
樊建武
关键词:老子庄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