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594800)

作品数:5 被引量:85H指数:4
相关作者:邓悦黄永生郭家娟李红光丁颖迪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病
  • 2篇先天
  • 2篇冠心病
  • 2篇伏邪
  • 1篇心痛
  • 1篇胸痹
  • 1篇胸痹心痛
  • 1篇血清
  • 1篇血压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镇痛
  • 1篇痰瘀
  • 1篇痛必定注射液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 1篇中医药疗法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液

机构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邓悦
  • 2篇郭家娟
  • 2篇黄永生
  • 1篇李双娣
  • 1篇丁颖迪
  • 1篇任继学
  • 1篇常立萍
  • 1篇孙立
  • 1篇王中男
  • 1篇崔英子
  • 1篇齐锋
  • 1篇张昊
  • 1篇李红光
  • 1篇李雪

传媒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伏邪病因探胸痹心痛被引量:4
2012年
伏邪总括内生伏邪、外感伏邪及先天伏邪三类,特点是"伏邪即隐藏于人体之虚处"。其发作可引起人体阴阳失和,甚则五脏受累,影响脏腑正常生理功能。心为君主之官,为阳中之阳,若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待人体正气虚弱或复感外邪之时而为痹结,发为胸痹心痛。伏邪致胸痹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病由内伏之邪气而发;二是伏邪隐匿,难以驱除;三是外感为诱因。
李雪
关键词:伏邪
从中医伏邪病因论治冠心病的思考被引量:36
2007年
伏邪潜伏于人体正虚之处,待时而发,有外感、内伤、先天、后天之分。禀承任继学教授"伏邪"理论,阐述了先天伏寒在冠心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的阶段性病理状态,丰富了伏邪学说的理论内容,以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疗法在预防、控制、调节乃至康复目标的整体效应,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邓悦郭家娟李红光丁颖迪黄永生
先天伏寒证理论内涵及其对临床指导意义被引量:32
2007年
伏邪为病,其病理表现为病情重,病位深,病程长,具有反复发作,正气多虚、脏腑多损等特点,其本质是脾肾阳虚,寒伏于内,先天伏寒于肾是其病因所在。伏邪潜伏于人体正虚之处,待时而发,有外感、内伤、先天、后天之分。任继学教授"伏邪"理论,阐述了冠心病先天伏寒证的临床特征、病机演化及治疗方法。通过对门诊病人的回顾统计,提示:将伏寒病因理论运用于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指导意义。
黄永生郭家娟邓悦任继学
关键词:冠心病伏邪
高血压病从“风痰瘀络”论治的思考被引量:17
2011年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随着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使得中医面临严峻的挑战。既往中医对各种原因所致的眩晕多从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肾精亏虚、气血不足论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然而,通过对近年来900余篇文献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中以痰瘀阻络证候最为多见,因此痰瘀阻络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而风痰瘀络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针对这一发病机制,创立熄风化痰通络法治疗高血压病,必将取得较好的疗效,对其诊治思路的探讨研究必将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邓悦常立萍齐锋李双娣崔英子
关键词:高血压病
痛必定注射液对CCI大鼠外周血清中NO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痛必定注射液对CCI(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大鼠外周血清中NO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量给药前后大鼠外周血清中NO的含量,通过对比,研究痛必定注射液对CCI大鼠外周血清中NO含量的影响。结果:痛必定注射液能显著降低CCI大鼠外周血清中NO的含量。结论:痛必定通过抑制CCI大鼠外周血清中NO的生成或释放,达到镇痛作用。
孙立张昊王中男
关键词:痛必定注射液镇痛NO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