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8ZA082)
-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3
- 相关作者:耿毅汪开毓黄锦炉李成伟王均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养殖大鲵蛙病毒自然感染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养殖大鲵蛙病毒自然感染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 【目的】揭示大鲵蛙病毒感染的病理损伤特征,为临床诊断及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与资料。【材料方法】对发生在四川、甘肃与陕西等地的经PCR确诊的大鲵蛙病毒自然感染病例进行病理剖解、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病理学的观察,【结果】剖解发现...
- 耿毅汪开毓李成伟周赵英时玉菲王均黄锦炉
- 关键词:虹彩病毒病理形态学
- 文献传递
- 蛙病毒感染致养殖大鲵大规模死亡的电镜观察及PCR检测被引量:33
- 2010年
- 为探索2009年12月甘肃陇南与陕西汉中养殖的大鲵发生的以皮肤出现白点、出血斑、溃疡,四肢肿胀,溃烂和头部肿胀为特征并引起大规模死亡疾病的原因,采用针对蛙病毒的特异性PCR方法与电子显微镜观察对患病大鲵进行了蛙病毒感染的诊断。结果显示,在病鲵的肝、脾和肾中发现大量直径为140~180nm的虹彩病毒样颗粒;针对蛙病毒的特异性PCR扩增出蛙病毒衣壳蛋白基因500bp的目的片段,测序后经采用BLAST软件分析,发现其与GenBank中的蛙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同源性达96%~99%。确认本次养殖大鲵发生大规模死亡是蛙病毒感染所致,首次报道了蛙病毒感染对我国养殖大鲵的危害。
- 耿毅汪开毓李成伟王均廖雨婷黄锦炉周赵英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 养殖大鲵蛙病毒自然感染的病理形态学观察被引量:25
- 2011年
- 对经PCR确诊为蛙病毒感染的养殖大鲵自然病例进行病理形态学变化观察。剖检发现病鲵腹部膨大,皮肤上出现白点、出血斑,溃疡,头部与四肢肿胀;肝肿大,呈灰白色或斑点状出血;脾、肾肿大,淤血、斑点状出血;肠壁变薄,肠腔内充满大量含血的或淡黄色的液体。镜检主要见全身组织器官广泛性水肿、出血、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特别是肾、肝、胃肠道、脾和皮肤肌肉的损伤较为严重,并在病变组织细胞见圆形或椭圆形嗜酸性胞浆包涵体。肾表现为渗出性肾小球肾炎及肾小管上皮的空泡变性与坏死;肝细胞广泛性空泡变性与灶性坏死;脾淋巴细胞坏死,数量减少;胃肠道为卡他性-出血性炎;皮肤水肿,表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电镜显示肝、脾、肾的细胞发生明显的病变,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粗面内质网扩张,核糖体颗粒脱落,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并在一些病变细胞浆内见晶格状排列或散在的虹彩病毒样颗粒。
- 耿毅汪开毓李成伟周赵英黄小丽时玉菲王均黄锦炉
- 关键词:虹彩病毒病理形态学
- 鮰爱德华氏菌与鮰爱德华氏菌病被引量:13
- 2009年
- 综述了鮰爱德华氏菌的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以及有关鮰爱德华氏菌病的症状、病理变化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在鮰爱德华氏菌病药物防治和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 耿毅汪开毓陈德芳黄锦炉
- 关键词:病理变化致病机理
- 南方鲇鮰爱德华氏菌感染的病理损伤特征及病原分布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为研究鮰爱德华氏菌(E.ictalur)对南方鲇的病理损伤特征及病原在组织中的分布,本研究采用腹腔注射E.ictaluri(4×105cfu/尾)的方式感染体质量约20 g的南方鲇,并分别于接种后不同时间随机迫杀5尾实验鱼,采集各组织样品进行组织病理、细胞病理学以及病原定位检测。结果表明,感染初期实验鱼主要表现为尾柄及上颌须褪色,感染后期褪色区溃烂,断须、断尾,部分感染鱼呈头朝上尾朝下的"悬挂"姿态。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结果表明,E.ictaluri最早引起肾、肝、脾出现损伤,并且这3个脏器的损伤也最为严重,表现为广泛的变质性炎症,逐渐波及到脑、心脏、鳃及肠道。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细菌最先可在肾组织中检测到,之后出现在脾脏,然后出现在肝脏并进入肝血窦。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在脑和心肌组织中检测到病原,最后出现在肠道等组织器官。以上结果表明南方鲇感染E.ictaluri主要病理变化为体表皮肤褪色、溃烂及肝脾肾变质性炎症;细菌可分布在肾、脾、肝、脑、心、肠道。
- 黄小丽李成伟耿毅汪开毓杜宗君陈德芳
- 关键词:南方鲇病理损伤病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