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交通科技项目

作品数:375 被引量:2,543H指数:21
相关作者:延西利邱延峻陈斌艾长发蒋雅君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9篇建筑科学
  • 35篇天文地球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文化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水利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91篇公路
  • 73篇隧道
  • 56篇沥青
  • 46篇路工
  • 46篇路面
  • 42篇道路工程
  • 38篇高速公路
  • 23篇混合料
  • 23篇混凝土
  • 22篇沥青路
  • 22篇沥青路面
  • 20篇边坡
  • 19篇公路隧道
  • 18篇桥梁
  • 18篇沥青混合
  • 18篇沥青混合料
  • 17篇地震
  • 13篇路基
  • 11篇石流
  • 11篇泥石

机构

  • 129篇西南交通大学
  • 67篇四川省交通运...
  • 44篇长安大学
  • 41篇四川省公路规...
  • 37篇四川交通职业...
  • 23篇成都理工大学
  • 17篇重庆交通大学
  • 14篇四川大学
  • 13篇四川省交通运...
  • 12篇西华大学
  • 12篇四川省交通运...
  • 10篇四川省交通勘...
  • 9篇中铁西南科学...
  • 8篇中南大学
  • 8篇四川公路桥梁...
  • 7篇四川省交通厅...
  • 6篇北方工业大学
  • 6篇四川建筑职业...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四川巴陕高速...

作者

  • 19篇延西利
  • 18篇邱延峻
  • 14篇艾长发
  • 14篇陈斌
  • 13篇蒋雅君
  • 10篇肖世国
  • 10篇汪波
  • 9篇舒勤
  • 8篇阳恩慧
  • 8篇肖川
  • 7篇何川
  • 7篇杨雪莲
  • 6篇陆阳
  • 6篇赵虎
  • 6篇张玉伟
  • 6篇苏志满
  • 6篇徐林荣
  • 5篇张晓华
  • 5篇唐红梅
  • 5篇谢永利

传媒

  • 30篇公路
  • 18篇现代隧道技术
  • 13篇中外公路
  • 12篇岩土力学
  • 1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2篇公路工程
  • 1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公路交通技术
  • 9篇路基工程
  • 8篇中国公路学报
  • 8篇西南公路
  • 8篇长安大学学报...
  • 7篇科学技术与工...
  • 6篇华东公路
  • 6篇岩石力学与工...
  • 6篇四川建筑
  • 6篇铁道科学与工...
  • 5篇计算机仿真
  • 5篇重庆交通大学...

年份

  • 12篇2023
  • 16篇2022
  • 17篇2021
  • 35篇2020
  • 40篇2019
  • 43篇2018
  • 29篇2017
  • 35篇2016
  • 18篇2015
  • 22篇2014
  • 19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12篇2010
  • 16篇2009
  • 10篇2008
  • 16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3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弹塑性特性被引量:16
2019年
为了认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弹黏塑性特性,优化路面结构的设计计算,选用路面常用的骨架密实和悬浮密实2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振动压实成型了Φ150×150 mm标准圆柱体试件,应用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设定不同加载速率(0.5,1,1.5,2,4 mm·min^(-1)),进行简单加载、循环加卸载、抗压回弹模量、徐变和松弛等试验,测试试件的应力-应变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强度、刚度、徐变与松弛等变化规律及加卸载应力-应变特性,研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弹塑性特性,提出改进型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加载速率对试验结果的总体影响小于4.4%(相对误差),且60 min的徐变变形最大为0.03%,14 min的应力松弛最大为6.9%,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黏性极弱,可以忽略不计;每次加载卸载后均有回弹变形和永久变形出现,反映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弹塑性性质,且服从有应力强化的弹塑性固体模型,可以用广义圣维南模型模拟分析;提出的改进型邓肯-张本构模型数值模拟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可以用来分析水泥稳定碎石的应力-应变曲线;0.4σ_(max)(σ_(max)为水稳碎石混合料的破坏强度)对应的割线模量十分接近传统的回弹模量,说明简化的0.4σ_(max)取值法可以用来测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回弹模量;从总体路用技术性能来看,骨架密实型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要优于悬浮密实型。
延西利梁春雨许金华游庆龙李昂
关键词: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本构模型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养护体系构建探讨被引量:5
2019年
城市综合管廊是现阶段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我国即将进入城市综合管廊大规模养护时期,但现有管廊养护方法以维持管廊正常运营环境为目的,缺乏对管廊结构检查、监测及维修的重视,不能较好地满足城市综合管廊长期运营下对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运营城市综合管廊的长期性能劣化规律和国内城市综合管廊养护方法现状,探讨城市综合管廊养护体系的需求和构建思路,提出了一套包含检查、维修、监测和管理的管廊结构养护体系。该体系采用更为完备系统的管养手段,能有效提高管养工作效率,节约养护资金和延长管廊结构寿命周期。
蒋雅君任荣许阳陈鹏李鹏
钢管混凝土组合格构柱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非线性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腊八斤特大桥是雅泸路上一座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该桥在国内首次提出并采用了钢管混凝土组合格构柱高墩。考虑钢管混凝土组合格构柱截面的组合性能,建立了三维非线性数值计算模型。按照桥梁施工过程,进行了施工状态和成桥状态的非线性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组合格构柱高墩具有较大的刚度,横向联系能明显减小桥梁的横向变形。
占玉林赵人达徐腾飞唐承平
关键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钢管混凝土非线性刚度
管道式热源消除寒区路面冰雪的温度特征研究
2019年
高寒地区冬季路面容易积雪结冰,特别是在隧道洞口、弯道等路段形成的暗冰极易诱发交通事故,给交通带来严重危害。采用电能等传统方式解决路面积雪暗冰,能耗大,运行成本高。本文以雀儿山隧道出口地质条件、气象特征等为基础,对在高寒地区道路混凝土面板中铺设热水管道的温度场特征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对不同工况条件下混凝土面板中含有热管的路面温度场特征的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管间距大于40cm时,流体热管加热路面时,最冷时刻管道正上方路面和相邻两管中心上方路面温差随着流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随着管间距、埋深的减小,此现象越来越不明显;(2)管道宜设置在混凝土面板中间,间距以24m或40cm效果较好;(3)对含有冰雪层的路面来说,在融雪化冰过程中,由于要消耗部分温泉热能,会导致路面温度升高速度变慢,但并不会影响最终路面温度;(4)当路面存在2mm、4mm厚冰雪层时,流体温度为30℃及以上时,其冰雪层融化时间均小于1h。
郑波郑金龙吴剑蔚艳庆李玉文
关键词:高寒地区热水管道
高速公路车道变换仿真模型被引量:9
2007年
针对高速公路车道变换行为,在采集现场信息和试验数据基础上,引入智能主体技术,建立了高速公路车道变换模型,着重构造了时间规则、空间规则、状态规则和主观意愿规则。通过AID-Simulation系统进行仿真,展示了车道变换过程;进行了车道变换实测检验。结果表明:当四车道高速公路交通量为3010-4872veh/h时,模型的准确率达到了94.27%。
陈斌郭远辉
关键词:交通仿真车道变换仿真模型
破碎千枚岩隧道富水区段施工及支护方法被引量:8
2013年
千枚岩岩体具有遇水后软化、膨胀、强度降低等特点,有必要探明岩体软化后围岩的应力与应变特征,探究洞室成形后结构的变形及力学行为,寻求该种地层条件下合理的施工及支护方法。以穿越"5.12"地震发震断裂-龙门山断裂的某千枚岩隧道为背景,首先对干燥及地下水富集区域的洞周变形进行归纳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对岩体软化后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反演分析,表明了地下水的存在极大弱化了岩体的强度、刚度与抗变形能力;而后,通过将隧道变形及结构受力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施工过程中水对千枚岩软化后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及围岩稳定性做出评价。研究表明,对于强震区软岩隧道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预留变形值25~30 cm,位移控制基准30~35 cm,施工工法应在3台阶+预留核心土(台阶间距为1 m)基础上配合以机械方式开挖为主,微爆破方式为辅,支护则应选择强度及刚度大的结构形式,同时增强超前支护并在施工中重视各环节的工艺衔接可有效避免变形坍塌灾害,提高施工效率。
周艺何川邹育麟汪波
关键词:隧道工程千枚岩隧道参数反演数值模拟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在高原地区高速公路养护中的适用性分析
2023年
研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在高原地区的适用性,有利于该技术在高原地区高速公路养护中的推广应用。通过对高原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在实体工程中再生前后的回收沥青三大指标检测情况,确定了就地热再生在高原地区的适用条件。然后,通过对不同摊铺温度下压实情况分析,得出了高原地区压实温度控制范围。最后,经过对就地热再生路段运营3年后的跟踪检测,表明就地热再生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高原地区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易守春张登科
关键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
深切峡谷区公路桥梁段斜坡崩滑灾害风险评估被引量:5
2019年
深切峡谷区边坡高陡,崩滑灾害风险防控对峡谷山区桥梁安全至关重要。针对峡谷山区桥梁斜坡崩滑灾害风险问题,给出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析、危险性分析、易损性评估、风险等级评定和防治可行性评价各阶段的判别指标和方法。依据边坡岩土体稳定性定量评价指标进行易发程度判别;针对不同运动特征灾害体,采用灾害体规模、运动速度及冲击能量等进行危险等级评定;通过结构力学分析评价构造物易损性,根据受损程度和灾害损失评定桥梁段斜坡崩滑灾害风险等级;根据防治工程实施难度和可靠性评价防治可行性。该方法应用于雅康高速公路泸定大渡河特大桥,根据评估结果选用了风险最低的桥位,采用抗滑桩、锚索等对重点区域系统加固,并结合碎屑流拦截结构,实现对选用桥位边坡地质灾害的防治。
程强
关键词:大型桥梁风险评估
触发式位移计在山区公路边坡远程实时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地表位移是边坡变形监测中的重要特征量,而常规的地表位移监测仪器难以有效融入远程自动监测系统中。利用新型触发式位移计对公路边坡地表位移进行监测,位移计与接收器之间可以利用无线传感网进行短距离无线组网,接收器连接采集传输系统通过GPRS网络将监测数据远程实时传送到远程监控中心,形成了节能、高效、无线、实时的地表位移远程监测系统。该位移计精度可达到1 mm,通过室内标定和现场变形对比观测分析,验证了该设备的精度。通过在某高速公路边坡的安装运行,位移计成功地进行远程监测预警,根据实时的位移监测结果,为高速公路的防灾减灾提供了参考依据。
邬凯杨雪莲周永江
关键词:公路边坡工程远程监测地表位移
广甘高速公路大型堆积体斜坡稳定性综合评价被引量:1
2020年
四川省广甘高速公路K43+600~K43+699.5段左侧为大型堆积体斜坡,高速公路以挖方形式从堆积体中部通过。为准确评价挖方边坡及后部堆积体斜坡稳定性,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查明了坡体地质结构,推测了潜在失稳破坏模式,基于极限平衡法对潜在滑动面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分析,拟定了挡墙支挡和后期监测的处治方案。采用深部位移监测系统对该边坡进一步开展了远程实时监测,根据监测成果综合判断,开挖边坡及后部堆积体斜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包曙光邬凯向波袁泉
关键词:远程监测系统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