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CQ013)

作品数:11 被引量:62H指数:5
相关作者:刘江月张代娟刘同美王建英郭军堂更多>>
相关机构:潍坊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管理局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5篇血管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4篇动脉
  • 4篇青心酮
  • 3篇大血管
  • 3篇大血管病
  • 3篇大血管病变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管病
  • 3篇血管病变
  • 3篇氧化应激
  • 3篇内脂
  • 3篇梓醇
  • 3篇细胞
  • 3篇内皮
  • 3篇病变
  • 2篇血管内皮

机构

  • 11篇潍坊医学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刘江月
  • 7篇张代娟
  • 6篇刘同美
  • 5篇郭军堂
  • 5篇王建英
  • 2篇崔晓栋
  • 2篇王琳
  • 2篇叶笃筠
  • 2篇侯建平
  • 1篇王婷
  • 1篇陈鲁曼
  • 1篇李香玲

传媒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糖调脂灵抑制核因子кB核转位对T2DM血管内皮的损伤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降糖调脂灵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核因子кB核转位对T2DM早期血管内皮的损伤作用。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将40只糖尿病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另以10只正常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5mg·kg-1·d-1,中药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降糖调脂灵低、高剂量浓缩液各5 ml·kg-1·d-1,对照组、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5mg·kg-1·d-1。6周后观察离体胸主动脉环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检测血清及肝脏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检测主动脉组织核因子-кB(NF-кB)、IкB蛋白表达。结果中药高剂量组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损伤明显减轻,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改善,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ET显著降低;血清及肝脏MDA、TAS水平明显降低,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血清LOX-1、AGEs、TNF-α及MCP-1水平显著降低;主动脉细胞核内NF-к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而IкB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调脂灵对T2DM血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止氧化应激诱导的NF-кB核转位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刘江月
关键词:2型糖尿病氧化应激核因子КB
降糖调脂灵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降糖调脂灵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双胍组、中药组,各10只。对照组大鼠喂以标准饲料且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大鼠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继续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同时双胍组大鼠给予二甲双胍134 mg.kg-1.d-1灌胃,中药组大鼠给予降糖调脂灵690 mg.kg-1.d-1灌胃;而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当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3个月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RT-PCR法检测平滑肌细胞转铁蛋白受体(TfR)mRNA表达量;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1)4组大鼠血糖、HbA1c、胰岛素、ISI、血脂、sTfR水平及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TfR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型组大鼠血糖、HbA1c、胰岛素、TC、TG、LDL、sTfR水平及TfR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ISI及HD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胍组大鼠胰岛素、血脂、sTfR水平及mRNA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组大鼠血糖、HbA1c、胰岛素、TC、TG、LDL、sTfR水平及TfRmRNA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ISI及HDL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大鼠可见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成退行性改变,细胞核内电子密度升高,异染色质增多,细胞质内大量线粒体出现明显的嵴断裂、空泡样变、髓鞘样变,高尔基复合体内出现大空泡。双胍组大鼠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也出现类似变化。中药组大鼠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损坏轻微,但也有少量
刘江月张代娟王建英刘同美郭军堂侯建平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中成药
TfR、sTfR表达与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病变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大鼠伴大血管病变时转铁蛋白受体(TfR)、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表达,探讨TfR、sTfR表达与T2DM大鼠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2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各10只。3个月后生化检测血糖(BS)、血脂各项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ELISA法检测血清sTfR水平;RT-PCR法检测平滑肌细胞TfR mRNA表达;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①模型组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SI、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模型组sTfR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TfR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③sTfR水平与BS、HbA1c、INS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HDL呈负相关(P<0.05);④模型组模型组可见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成退行性改变,核内电子密度升高,异染色质增多,胞质内大量线粒体出现明显的嵴断裂、空泡样变、髓鞘样变,高尔基复合体内出现大空泡。结论 TfR水平升高可能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刘江月张代娟刘同美郭军堂李香玲
关键词:大血管病变铁代谢
梓醇抑制NADPH氧化酶保护2型糖尿病早期血管内皮功能被引量:12
2014年
该研究观察梓醇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抑制NADPH氧化酶表达的机制。40只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梓醇低、中、高剂量组(10,50,100 mg·kg-1·d-1)。另以10只健康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相当量的生理盐水。6周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脂;ELISA检测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含量;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羟胺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观察离体胸主动脉环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荧光法检测主动脉组织活性氧(ROS)的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主动脉组织Nox4,p22phox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梓醇中、高剂量组血管内皮损伤明显减轻,主动脉ROS水平降低,血清NO水平升高,8-iso-PGF2α含量减少,SOD含量升高;主动脉组织Nox4,p22phox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梓醇对T2DM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Nox4,p22phox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刘江月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内皮功能氧化应激NADPH氧化酶
青心酮对ApoE缺陷小鼠及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内脂素表达和分泌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青心酮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脂及斑块中主要细胞内脂素(visfa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普通小鼠胸主动脉,进行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实验分5组:空白对照组,IL-1β组,青心酮高剂量组,青心酮低剂量组,普伐他汀对照组。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液,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外内脂素。取8只8周龄普通小鼠做正常对照组;取24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成三组:模型组(n=8),每天生理盐水灌胃;青心酮治疗组(n=8)im给药,10 mg.kg-1.d-1;普伐他汀治疗组(n=8)ig给药,10 mg.kg-1.d-1。所有实验小鼠均饲以"西方类型膳食"饲料至12周。取血检测内脂素、血脂等,剪取主动脉根部切片、染色,电镜下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斑块中内脂素的分布情况。结果青心酮高剂量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上清液中内脂素明显低于IL-1β组(P<0.01),但高于正常组;普伐他汀组亦有相似改变,但两者之间有差异(P<0.01)。在整体实验中青心酮治疗组内脂素减少、血脂降低,普伐他汀治疗组仅血脂降低,AS病灶形成皆减少,在斑块中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损失减轻。结论活血化瘀中药青心酮能减缓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可能通过抑制内脂素生成,并降低血脂发挥其作用。
张代娟刘同美刘江月崔晓栋郭军堂王建英叶笃筠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青心酮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内脂素的关系探讨及降糖调脂灵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降糖调脂灵保护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内脂素的关系。方法 1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喂以标准饲料不做处理;50只健康♂大鼠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随机选取30只成模大鼠分为3组:糖尿病模型组(n=10,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组(n=10,灌胃,二甲双胍200 mg·kg 1·d 1)、降糖调脂灵组(n=10,灌胃,降糖调脂灵浓缩液5 mL·kg 1·d 1),继续喂以高糖高脂饲料。12周后取血测血糖、血脂、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和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血清内脂素表达水平;光镜观察主动脉壁情况,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超微结构改变。结果降糖调脂灵组血糖、血脂、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和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含量降低,内脂素表达减少,主动脉内皮细胞损坏减轻。结论降糖调脂灵保护T2DM大血管病变,可能与抑制内脂素表达,降低血糖、血脂,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刘江月张代娟王建英侯建平刘同美郭军堂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梓醇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的保护作用与抗氧化机制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研究梓醇对Goto-Kakizaki(GK)大鼠主动脉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抗氧化机制。方法:6月龄GK大鼠45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二甲双胍(100 mg·kg-1·d-1)组以及梓醇高剂量(100 mg·kg-1·d-1)组、中剂量(50 mg·kg-1·d-1)组、低剂量(10 mg·kg-1·d-1)组,10只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灌胃给药12周,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和血脂;检测血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力(T-AOC)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胸主动脉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胸主动脉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梓醇治疗后,血糖和血脂显著下降;血清ROS和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活性和T-AOC显著增强;胸主动脉组织Nrf2和HO-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HE染色显示胸主动脉病变程度明显减轻,透射电镜观察胸主动脉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梓醇能够有效保护GK大鼠胸主动脉,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和血脂,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激活Nrf2/ARE/HO-1信号通路有关。
刘江月
关键词:糖尿病梓醇氧化性应激
梓醇抑制AGEs诱导的EA.hy926细胞炎症反应及RAGE表达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梓醇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诱导的EA.hy926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EA.hy92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梓醇对照组、AGEs组以及梓醇高剂量(0.5 mmol/L)、中剂量(0.25 mmol/L)和低剂量(0.05 mmol/L)保护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生成;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梓醇保护组ROS生成均明显减少,MCP-1、TNF-α和V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RAGE蛋白表达明显受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梓醇能够有效抑制AGEs诱导的EA.hy926细胞内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RAGE表达有关。
刘江月
关键词:梓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青心酮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5-脂氧合酶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青心酮防治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atherosclerosis,AS)与5-脂氧合酶的关系。方法传代培养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青心酮组,辛伐他汀组。收集各组细胞蛋白,应用Western-blot检测5-脂氧合酶含量;收集上清液,用ELISA检测白三烯B4(leukotrieneB4,LTB4)。以C57BL/6小鼠作正常对照组,24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等量乙醇),青心酮治疗组(20 mg·kg-1·d-)1,辛伐他汀治疗组(20 mg·kg-1·d-)1,给药8周。所有实验小鼠饲以普通饲料至16周。取血检测LTB4,剪取主动脉根部行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剪取主动脉根部斑块组织,Western blot法测定斑块中5-脂氧合酶水平。结果青心酮处理后LTB4降低,5-脂氧合酶含量减少,AS病灶形成数目、面积减少。结论青心酮能减轻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能与其抑制5-脂氧合酶,减少LTB4有关。
张代娟宫英芳刘江月王建英王琳刘同美
关键词:青心酮5-脂氧合酶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
青心酮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与内脂素的关系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青心酮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与内脂素的关系。方法:取8只8周龄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取24只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成3组:动脉硬化组(n=8,im,等量生理盐水);青心酮治疗组(n=8,im,10mg·kg-1·d-1);辛伐他汀治疗组(n=8,im,10mg·kg-1·d-1)。所有实验小鼠均饲以"西方类型膳食"饲料至12周。取血检测内脂素、血脂;剪取主动脉根部行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剪取主动脉根部斑块组织,观察斑块中内脂素的分布情况;行电镜切片,观察青心酮对斑块中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的结构影响。结果:青心酮治疗组血清内脂素减少,血脂降低,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形成减少,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损伤减轻,斑块中内脂素含量减少。结论:青心酮能减少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可能通过抑制内脂素生成而降低血脂发挥其作用。
张代娟刘同美崔晓栋刘江月郭军堂王建英叶笃筠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