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03JK153)

作品数:8 被引量:144H指数:6
相关作者:费良军李学军李改琴朱兴华程东娟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膜孔灌
  • 2篇点源入渗
  • 2篇冻融
  • 2篇入渗
  • 2篇数学模型
  • 2篇抗裂
  • 2篇抗裂强度
  • 2篇灌溉
  • 1篇氮分布
  • 1篇点源
  • 1篇乙烯
  • 1篇照射
  • 1篇施肥
  • 1篇施肥方式
  • 1篇水压力
  • 1篇渠道
  • 1篇紫外线
  • 1篇紫外线照射
  • 1篇硝态氮
  • 1篇硝态氮淋洗

机构

  • 7篇西安理工大学
  • 3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7篇费良军
  • 3篇李改琴
  • 3篇李学军
  • 2篇朱兴华
  • 2篇程东娟
  • 1篇穆红文
  • 1篇贾丽华
  • 1篇吴军虎
  • 1篇王春草
  • 1篇董玉云

传媒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膜孔灌充分供水点源入渗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05年
膜孔入渗为充分供水条件下的空间三维入渗,可分为三种类型:膜孔自由入渗、膜孔单向交汇入渗和膜孔多向交汇入渗。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膜孔点源入渗影响因素、入渗模型特性、水分分布特征、湿润体浸润形状、湿润锋运移的规律、数学模型等,提出了膜孔灌今后应研究的主要问题。
董玉云费良军
关键词:膜孔灌点源入渗交汇
U形衬砌渠道冻胀机理与防渗技术研究被引量:44
2006年
用薄壳结构理论分析U形衬砌渠道抗冻胀机理,认为在冻胀力作用下,U形砌体发生整体上抬时,不象梯形渠道在渠底中部沿渠道轴线方向和在两渠坡距渠坡底1/3处沿渠线方向各形成一条冻胀裂缝,U形衬砌渠道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受渠基土壤水分以及不良气象条件影响,同时与渠道走向及受力状态有关,所有这些将使衬砌体发生不均匀冻胀而破坏。依据水力最佳断面条件求解U形渠最佳断面参数,分析我国南北灌区的三种断面形式不同衬砌材料、不同结构形式及不同嵌缝材料的大中型U形衬砌渠道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认为在无冻害地区U形衬砌渠道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在冻胀量不超过5 cm的Ⅱ级基土冻胀性工程地区,在采取适当的防冻措施后,U形衬砌渠道仍然是一种完全适用的、良好的防渗方案。针对U形衬砌渠道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研究的方向。
李学军费良军穆红文
大型U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季节性冻融水热耦合模型研究被引量:27
2008年
依据温度梯度理论,论述了大型U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冻胀机理;运用原型观测成果,建立了大型U形混凝土衬砌渠道季节性冻融水热耦合二维模型,采用混合型Richards方程对冻结过程中渠基非饱和土壤水分运移进行了模拟;并用冻结水分运移量、气温和冻深观测值分别建立了冻深、冻胀预测模型。经检验:模拟曲线和预测曲线与原型观测曲线基本吻合。该研究为大型U形混凝土衬砌渠道设计、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学军费良军李改琴
关键词:季节性冻融
渠道防渗膜料水压力数学模型与老化抗裂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为研究解决渠道防渗聚乙烯(PE)膜料的老化问题,依据薄膜理论对膜料水压力变形分布、中心变位及应力应变模型进行了数学推导。在室内冻融和紫外线照射老化条件下,对其抗裂性能分别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冻融100次和紫外线照射6次老化后PE抗裂性能均有所降低,紫外线照射对PE抗裂老化性能影响较冻融更为明显。用膜料中心变位模型模拟了冻融老化抗裂强度与鼓包高度关系曲线,经检验模拟曲线与观测曲线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可用于PE抗裂强度或变形计算,为PE应用于渠道防渗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改琴李学军费良军
关键词:冻融紫外线照射抗裂强度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的土壤硝态氮分布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通过大田测坑玉米种植试验研究,分析了常规畦灌和膜孔灌条件下农田土壤硝态氮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膜孔灌溉0-60 cm土层的硝态氮在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变化较大,60 cm以下变化平缓,上下土层硝态氮含量差异相对较小。而常规畦灌在0-40 cm内变化较大,上下土层间硝态氮含量差异较大。两种灌溉方式,表层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在整个玉米生育期为双峰形式,以三叶期和抽穗期为最高。与常规畦灌相比,膜孔灌溉消除了硝态氮的表聚现象,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更趋合理,更加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利用。膜孔灌溉由于其覆膜作用,减轻了硝态氮的淋洗,提高了氮素的利用率。
贾丽华费良军程东娟
关键词:膜孔灌硝态氮硝态氮淋洗
膜孔灌多向交汇入渗减渗特性和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利用自行研制的试验装置进行了膜孔入渗模拟试验。根据试验资料,分析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规律,研究了膜孔交汇入渗相对于膜孔自由入渗的减渗特性,建立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的三阶段入渗模型和减渗量模型,分析了膜孔交汇入渗参数随入渗阶段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膜孔交汇入渗减渗率的概念,并推导得到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减渗率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膜孔多向交汇入渗减渗率与入渗时间的幂函数关系,并根据试验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
费良军朱兴华吴军虎
关键词:膜孔灌溉数学模型
聚乙烯膜料老化抗裂模型试验研究
2009年
为研究解决渠道防渗聚乙烯(PE)膜料的冻融老化问题,依据薄膜理论对PE水压力变形及应力应变模型进行了数学推导。在室内冻融老化条件下对PE抗拉、抗裂性能分别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冻融老化100次循环后PE的性能均有所降低。用圆形中心变位模型模拟了PE冻融老化抗裂强度与鼓包高度关系曲线,经检验模拟曲线与观测曲线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可用于PE抗裂强度或变形计算,为PE应用于渠道防渗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改琴李学军王春草
关键词:冻融抗裂强度
单膜孔点源肥液入渗水氮分布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该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膜孔灌肥液单点源自由入渗湿润体内水分和NO3--N浓度的分布特性,提出了膜孔肥液自由入渗湿润体内水分和NO3--N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和NO3--N浓度分布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并符合点源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和NO3--N的分布规律;根据湿润体内水分和NO3--N浓度分布模型,推求得到了湿润体中土壤含水率、NO3--N浓度和湿润半径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上成果为进一步研究膜孔肥液入渗的影响因素和灌水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费良军程东娟朱兴华
关键词:肥液数学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