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38-1)
- 作品数:6 被引量:89H指数:4
- 相关作者:宋春丽赵汝东何园球谭炳昌屠人凤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红壤丘陵区人工林恢复措施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我国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较严重。本文研究人工林对土壤(0~20和20~40 cm)酶活性和微生物学性质的短期(13~14年)影响。土壤转化酶、脲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次生天然林和湿地松樟树混交林中高于其他林分。次生天然林和湿地松樟树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呼吸值较大、有机碳活性较强、土壤微生物基质利用效率较高。因此,短期影响下,湿地松樟树混交林较之针叶纯林和针叶混交林可改善土壤生化强度和微生物活性。
- 赵汝东樊剑波何园球宋春丽屠人凤谭炳昌
- 关键词: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
- 坡位对马尾松林下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特性影响被引量:38
- 2010年
- 以我国南方花岗岩区退化马尾松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方法研究不同坡位(坡上、坡中,坡底)马尾松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w(有机质)、w(全氮)、w(碱解氮)和w(速效钾)坡位间差异均显著(p<0.05),其中w(有机质)和w(全氮)均表现为坡底>坡中>坡上;而w(全磷)和w(全钾)位间差异不显著;3坡位中坡底土壤w(粘粒)较高容重较小。土壤酶活性坡位间差异不显著,可能受林分密度影响较大。两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呼吸强度均为坡底最大,且与有机质和全氮相关性分别达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正相关,但在微生物对碳利用效率、有机碳氮累积程度等方面坡位间差异不显著。所以,对养分瘠薄且易受侵蚀的花岗岩红壤区域,马尾松作为恢复植被须谨慎选择。
- 赵汝东樊剑波何园球宋春丽屠人凤谭炳昌
- 关键词:马尾松坡位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
-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林下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2年
- 以退化马尾松林下土壤为对象,通过调查我国红壤丘陵区典型林分密度的马尾松人工林,研究林分密度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3种林分密度中,1560株/hm^2左右中等林分密度的马尾松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全磷、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等较高,但土壤酸化也较严重;同时,1560株/hm^2左右马尾松林的土壤转化酶活性、脲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较高,但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最低;林分密度对马尾松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影响不明显。因此,适宜林分密度的马尾松人工林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该区林下土壤肥力及生化强度。
- 赵汝东樊剑波何园球宋春丽屠人凤谭炳昌
- 关键词:马尾松林分密度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
- 不同母岩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学性质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红壤丘陵区马尾松人工林对土壤性质有重要影响。研究马尾松长期种植对该区主要母岩(花岗岩、第四纪红黏土和红砂岩)发育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微生物性质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在花岗岩区较高,但有机碳在第四纪红黏土区矿化相对强烈;0~20 cm土层,花岗岩区和红砂岩区土壤有机碳相对趋向累积,而20~40 cm土层,第四纪红黏土区土壤有机碳相对累积;花岗岩区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相对稳定,且0~20 cm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真菌较多。转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在花岗岩和第四纪红黏土区较高;酸性磷酸酶活性在第四纪红黏土区显著较高;各母岩区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花岗岩区显著较高;因此,在马尾松与土壤长期作用下,花岗岩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生化强度较高,相对适宜马尾松林种植。
- 赵汝东樊剑波何园球宋春丽屠人凤谭炳昌
- 关键词:母岩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
- 第四纪红黏土区退化马尾松皆伐迹地短期恢复效果研究
- 2011年
- 以退化马尾松皆伐迹地表层(0-20 cm)土壤为对象,通过临近设置样地的方法,分别从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学性质对3种乡土植被(灌木丛、芒萁和白茅)的短期恢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茅可明显提高皆伐迹地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中磷、钾含量,但3种植被对土壤酸化改良效果均不明显。各恢复措施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生化强度,其中灌木丛和芒萁效果较明显,但白茅可提供较高质量的有机质而有利于有机碳积累,从而可能改善微生物区系。因此,白茅可作为研究区退化马尾松皆伐迹地土壤改良的选择性植被,而芒萁不宜长期种植。
- 赵汝东樊剑波何园球宋春丽屠人凤谭炳昌
- 关键词:马尾松植被恢复酶活性
- 退化马尾松林下土壤障碍因子分析及酶活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红壤丘陵区因其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南方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水土流失得到明显治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由于其较强适应能力而作为主要树种进行栽种,但长期种植马尾松造成林下土壤酸化、土壤肥力下降、林下植物多样性降低甚至马尾松枯死,进而导致林地生态功能失调,水土保持功能下降。
- 赵汝东樊剑波何园球宋春丽屠人凤谭炳昌
- 关键词:红砂岩退化生态系统土壤障碍因子土壤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