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7-2063)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6H指数:7
- 相关作者:杜忠东段超李霞鲁炜慧鲁珊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与川崎病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0年
- 川崎病(KD)的病因不清,目前仍倾向于感染因素,但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KD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为此,通过检索和分析了近几年与KD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的论文,现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等问题作一综述。
- 鲁炜慧杜忠东
- 关键词:川崎病基因病因
- 疑似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的紧急处置被引量:2
- 2010年
- 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及准确及时的处理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其病死率至关重要。现结合国外临床指南,对疑似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的诊治进行阐释。
- 杜忠东鲁炜慧
- 川崎病冠脉瘤患儿远期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评估川崎病(KD)冠脉瘤患儿远期血管内皮功能。方法选择病程大于1年的合并中型以上冠脉瘤的川崎病患儿3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辨率超声仪进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僵硬度指数(SI)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检测。选择年龄相近的正常儿童21例作为对照。结果 31例KD冠脉瘤患儿中,中型冠脉瘤9例,冠脉巨大瘤22例,其中12例有心肌缺血。与对照组比较,KD冠脉瘤组患儿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FMD减低(P<0.05),颈动脉SI增加(P<0.05),颈动脉IMT增厚(P<0.05)。与无心肌缺血患儿相比,有心肌缺血患儿血管内皮依赖性FMD显著降低(P<0.05)。结论 KD冠脉瘤患儿远期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且合并心肌缺血患儿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尤为显著。
- 段超杜忠东王玉贾立群
- 关键词:川崎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6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1
- 2009年
- 目的分析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瘤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0—2007年收治的63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冠脉瘤的KD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及随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冠脉瘤患儿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为5.3∶1;冠脉巨大瘤男女比例为8.3∶1;<1岁患儿多发,占28.6%。(2)本组患儿中不完全KD、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抵抗以及KD复发的发生率均较高,分别为36.5%、30.2%和7.9%;急性期57例(90.5%)患儿使用IVIG冲击治疗,3例未用,3例使用情况不详;36例(57.1%)患儿发病至丙种球蛋白应用的时间间隔大于10d。(3)超声检查发现小冠脉瘤患儿7例,中等冠脉瘤19例,巨大瘤37例,左冠脉受累者占76.2%,其中58.3%发生在前降支;右冠脉受累者达87.3%,其中47.3%发生在右冠Ⅱ段;双侧冠脉同时受累者占63.5%。(4)随诊发现71.4%冠脉瘤呈现回缩趋势,45.2%的受累分支冠脉瘤消退,平均消退时间为(2.1±1.5)年。结论对于男性、发病年龄<1岁、不完全KD、发生IVIG抵抗、复发患儿及应用IVIG治疗较晚患儿要警惕冠脉瘤的发生;左冠前降支及右冠脉瘤样病变最多见,多数冠脉瘤在恢复期发生回缩。
- 段超杜忠东
-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儿童
- 川崎病冠脉瘤远期血管改变与冠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脉瘤远期血管改变及其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病程大于1年且合并中型以上冠脉瘤的KD患儿31例为研究对象(KD冠脉瘤组),以CD34/CD133/KDR+为血管内皮祖细胞(EPC)表面分子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周血EPC数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及载脂蛋白。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21名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KD冠脉瘤组患儿病程1.0~12.5年,中位病程2.5年;中型冠脉瘤9例,巨大瘤22例,12例存在心肌缺血证据。KD冠脉瘤组血清hs-CRP为(2.77±1.06)mg/L,对照组为(1.60±1.53)mg/L,KD冠脉瘤组显著升高(P<0.01)。外周血EPC及血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D冠脉瘤组恢复期血清hs-CRP显著升高,提示仍有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与KD成年后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 段超杜忠东张桂荣万岁桂孙雪静
-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冠状动脉瘤血管内皮祖细胞
- 重视儿童高血压的诊治被引量:7
- 2011年
- 杜忠东
- 关键词:高血压儿童诊治慢性疾病年发病率饮食模式患病率
- 儿童直立性低血压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 2010年
- 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不是一个特殊的疾病,而是血压对突然站立时调节异常的表现,属儿童直立不耐受一系列表现之一,患病率约0.5%。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将OH定义为直立时在3min内收缩压下降至少20mmHg(1mmHg=0.133kPa)或者舒张压下降至少10mmHg。OH可以有临床症状如眩晕及晕厥,也可以没有症状,但其晕厥通常没有前驱症状,与血管迷走抑制性晕厥不同。
- 杜忠东路敦祥
- 关键词:直立性低血压儿童
-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川崎病冠状动脉并发症的血管新生被引量:3
- 2011年
-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损害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威胁儿童的身心健康.
- 段超杜忠东
-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祖细胞川崎病血管新生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身心健康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应用时间对IVIG无反应性及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45家医院2000-2004年有IVIG治疗资料的川崎病患儿,按IVIG使用时间分成早期组(病程1~4d)、常规组(第5~9天)及晚期组(≥10d)3组。疗效评价参考IVIG无反应性及急性期(发病1~2周)和亚急性期(发病3~6周)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有1052例(男680例、女372例)患儿纳入研究,年龄2个月~13.8岁,其中早期、常规及晚期组各有108例、763例和181例。早期组IVIG无反应性发生率(28.7%,31/108)显著高于常规组(11.9%,91/763)和晚期组(7.2%,13/181,均P〈0.01)。早期组和常规组相比,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冠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7.6%(19/108)比18.3%(140/763),5.9%(4/68)比5.5%(25/452),均P〉0.05],晚期组急性期及亚急性冠脉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高于早期和常规组[33.7%(61/181)和12.8%(15/117),均P〈0.01)]。结论川崎病病程1~4d应用IVIG增加了患儿IVIG无反应性的发生率,发病/〉10d应用则增加了冠脉并发症的发生率,第5-9天可能是最好的IVIG使用时间。
- 杜忠东赵地杜军保鲁珊衣京梅侯安存周忠蜀丁国芳无
-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丙种球蛋白类
- 住院儿童高血压的病因分析及鉴别诊断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有增高趋势,本研究拟总结住院儿童高血压的病因特点,探讨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不同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至2007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全部高血压患儿,诊断标准参考国内及美国公认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病因将患儿分成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2类,分别分析其临床特点,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参数。结果共304例患儿入选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发性高血压146(48.0%)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158(52.0%)例,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高血压患儿构成比分别为3.0%、6.3%、7.9%、39.1%及43.8%(P<0.001);继发性高血压患儿中,肾性高血压为首位病因,其他依次为内分泌性高血压、心血管性高血压、中枢神经性高血压及其他未系统归类的高血压。单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发病时间、入院时舒张压、24h平均心率、患儿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头晕、恶心、黑棘皮征、体质量指数、尿酸、尿蛋白、心电图ST-T改变、血尿素氮、肌酐、立位肾素活性、超声显示脂肪肝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示高血压家族史(OR=8.897)、年龄>10岁(OR=10.176)、体质量指数超标(OR=19.256)是预测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因素;而ST-T异常(OR=0.0257),立位肾素活性>6μg/(L.h-1)(OR=0.0593)提示高血压为继发性高血压。结论住院的高血压儿童以青春期儿童多见,以继发性高血压为主;高血压家族史、年龄>10岁、体质量指数超标提示高血压为原发性高血压;而ST-T异常和立位肾素活性>6μg/(L.h-1)提示高血压为继发性高血压。
- 刘冲杜忠东李霞段超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