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十一五”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

作品数:179 被引量:1,060H指数:17
相关作者:杨国涛谢崇华张玲陈永军周强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7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9篇杂交
  • 51篇水稻
  • 39篇杂交水稻
  • 27篇选育
  • 22篇高产
  • 20篇小麦
  • 17篇不育
  • 16篇不育系
  • 14篇油菜
  • 14篇育种
  • 13篇基因
  • 12篇配合力
  • 10篇甘蓝
  • 10篇甘蓝型
  • 9篇性状
  • 9篇玉米
  • 9篇甘蓝型油菜
  • 7篇水稻新组合
  • 7篇籼稻
  • 6篇优质杂交

机构

  • 51篇四川农业大学
  • 51篇四川省农业科...
  • 25篇西南科技大学
  • 14篇绵阳市农业科...
  • 11篇四川省草原科...
  • 11篇宜宾市农业科...
  • 11篇绵阳市农业科...
  • 10篇四川大学
  • 10篇四川省畜牧科...
  • 7篇中国科学院成...
  • 6篇国家小麦改良...
  • 4篇成都市农林科...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四川省种子管...
  • 2篇四川国豪种业...
  • 2篇四川省蚕业管...
  • 2篇南充市农业科...
  • 2篇四川省畜禽繁...
  • 2篇绵阳市畜牧兽...

作者

  • 21篇杨国涛
  • 16篇谢崇华
  • 15篇张玲
  • 14篇陈永军
  • 14篇李生荣
  • 14篇杜小英
  • 14篇欧俊梅
  • 14篇陶军
  • 14篇周强
  • 13篇任勇
  • 12篇胡运高
  • 11篇刘益平
  • 9篇朱庆
  • 8篇庞启华
  • 8篇雷加容
  • 8篇赵小玲
  • 7篇余学杰
  • 7篇江青山
  • 7篇石海春
  • 7篇柯永培

传媒

  • 23篇杂交水稻
  • 16篇西南农业学报
  • 11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北方园艺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种业
  • 7篇草业与畜牧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种子
  • 5篇蚕业科学
  • 4篇玉米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4篇贵州农业科学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四川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1篇2013
  • 15篇2012
  • 36篇2011
  • 38篇2010
  • 36篇2009
  • 31篇2008
  • 16篇2007
  • 1篇2005
1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赤霉素对欧洲甜樱桃品质和成熟期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以欧洲甜樱桃‘红灯’为试材,研究了5、10、15mg/L的GA3在初花后10、20、30d两因素随机组合对甜樱桃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及成熟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0mg/LGA3在花后10d、20d喷施2次单果重比对照增大0.80g,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提高2.13%,糖含量比对照提高1.01g/100g,酸含量比对照降低0.114g/100g。对照成熟期持续13d左右;GA3处理成熟期持续6d左右,成熟期集中在花后54-57d,80%左右的果实集中在2-3d成熟,采收期集中在3-4d。
吕秀兰陈洪强刘仁道钟景勇
关键词:赤霉素欧洲甜樱桃果实品质成熟期
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混播制种效应
2008年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无蜡粉遗传标记杂交组合对混播制种效应进行了研究。2002、2003、2004和2007共4个年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混播制种比行播制种产量年度平均高18.7%,杂种率高5.1%,纯杂种产量高20.1%。混播制种的增效主要得益于父本植株在田间均衡的分布和良好的个体发育。混播制种法在油菜遗传标记杂种、抗除草剂杂种、掺合杂种等方向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莫鉴国李万渠彭云强余勤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混播制种
四川牦牛、黄牛主要品种肉的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43
2010年
对四川牦牛、黄牛主要品种肉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相关国标法测定3~4岁的宣汉黄牛、平武黄牛、川南黄牛、峨边黄牛、九龙牦牛和麦洼牦牛粗蛋白、粗脂肪、矿物质及氨基酸等肉质成分,应用SPSS对数据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牦牛、黄牛的肉营养成分(铜、组氨酸除外)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且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和宣汉黄牛均具有多方面优良的肉质特性。结论:麦洼牦牛肉粗蛋白,钙、磷、铁、锰和锌元素,缬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4种必需氨基酸和半胱氨酸等较高;九龙牦牛肉锰、锌元素以及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3种非必需氨基酸和苏氨酸、精氨酸等含量较高;宣汉黄牛肉粗脂肪、磷和锌元素以及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甲硫氨酸、酪氨酸6种非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3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含量较高。
邱翔张磊文勇立王建文刘鲁蜀马力吴贤智金洁茹
关键词:牦牛黄牛氨基酸矿物元素
四川省10年来小麦育种的产量变化被引量:11
2008年
为了研究近年来四川省小麦育种工作在产量和产量性状上的改良效果,分析了1996—2005年的四川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资料。通过对每年度试验的平均产量及产量性状、对照在每年度的平均产量及产量性状和在每年度试验中达到续试或审定标准的参试品系的平均产量及产量性状三类数据的对比分析,认为10年间,四川小麦产量增长缓慢,整个产量育种还处于平台期,有效穗数缓慢增长,穗粒数基本稳定,千粒重在40~45g之间波动,株高维持在86~90cm之间。提出今后四川省小麦产量育种应当注意增加穗数和增加千粒重两个方面,建立新的平衡,实现四川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伍玲朱华忠
关键词:小麦
几个籼型杂交水稻光合特性的配合力研究被引量:25
2009年
选用籼型杂交水稻5个不育系803A、JW 803A、G46A、珍汕97A和Ⅱ-32A,5个恢复系绵恢2040、涪恢311、蜀恢527、明恢63和辐恢838,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组得到25个杂交组合,在穗分化期对其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性状起主导作用;光合色素含量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杂交水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性状受不育系影响较大,光合色素含量主要受父母本的互作效应同时也受环境因子影响。净光合速率中不育系JW 803A和恢复系蜀恢527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组合JW 803A/蜀恢527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是亲本一般配合力和F1特殊配合力结合较好的组合。
张玲杨国涛谢崇华陈永军
关键词:杂交水稻光合特性配合力遗传力
四川桂花种质资源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对四川地区桂花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记录该地区桂花种质151份,对其现状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相关观赏性状进行了评价。从而为四川桂花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万斌朱廷朴鲜小林秦凡
关键词:桂花种质资源观赏价值
“阿坝”硬秆仲彬草品种选育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以川西北高寒牧区沙化草地上生长的野生硬秆仲彬草为材料开展新品种选育,采用改良混合选择法,育成抗旱能力强、种子产量高的HY02-4硬秆仲彬草新品系,经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良好,命名为"阿坝"硬秆仲彬草。
陈琴肖冰雪蒲珉锴郑群英杨满业白史且张洪轩毛中丽徐顺春马世清
大豆茎秆压缩力学特性随株高的变化规律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大豆茎秆的力学性能及其沿茎秆高度的变化与大豆抗倒伏能力密切相关,研究大豆茎秆力学性能及其随株高的变化规律可为大豆育种中抗倒伏性状的评价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材料力学的试验方法,使用V3.4-HTC微机控制液压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分别对"川豆"系列3个不同品系大豆的干、湿2种茎秆进行了轴向压缩试验,测定并计算了各茎秆不同部位(距地高度位置)的最大承载力、截面几何性质,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结果]各品系干大豆茎秆的最大承载力、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高于湿大豆茎秆;沿茎秆高度方向,干、湿2种茎秆的最大承载力基本呈线性下降趋势,最大值在距地高度5 cm以下;而抗压强度基本不变;弹性模量变化较小,最大值在距地8~30 cm。供试的3个不同品系大豆茎秆的抗压强度沿茎秆高度的分布基本是合理的,三者相比,品系3(CD08508)的生物力学性能较差。[结论]大豆茎秆的含水率显著影响其力学性能,在大豆易倒伏期间,控制适当含水率是关键。在筛选大豆品种的抗倒伏性状时,除评价其茎秆的最大承载力外,还应评价其机械强度沿茎秆高度的分布是否合理。
吴晓强何晓莉吕桦陈烈罗钢陶铸
关键词:力学特性
国兰光合生理生态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国兰为色、香、形兼具的观赏植物,有"观花一时,赏叶终年"的评价,具有很高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且国兰叶片色、形与其光合生理密切相关。现从国兰叶片的解剖结构、生理特性以及外界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国兰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成果,立足于观赏和实际生产的要求,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赵雪梅潘远智关朝玺
关键词:光合特性养分积累光合生理生态
川西北大穗大粒型小麦灌浆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了解不同熟期大穗大粒型小麦灌浆生理特性对选育优良品种及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研究大穗大粒小麦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模型及灌浆特性与粒重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干重变化呈"S"曲线,灌浆速率和籽粒水分含量均呈正态曲线。最大灌浆速率Rmax,渐增期(R1)快增期(R2)和缓增期速率(R3),渐增期持续天数(T1)是影响粒重的重要参数,各阶段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大穗大粒高产小麦栽培和育种中可通过选育高灌浆速率,尤其是高快增期灌浆速率的品种;通过适当的栽培措施协调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的矛盾,增加缓增期灌浆速率而提高粒重。
欧俊梅王治斌李生荣周强陶军任勇雷加容杜小英
关键词:大穗大粒小麦灌浆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