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611035)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占龙何为何传红徐征李冰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阻抗
  • 2篇电阻抗成像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法
  • 2篇仿真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场
  • 1篇电流
  • 1篇电流密度
  • 1篇天线
  • 1篇区分度
  • 1篇微波传感器
  • 1篇灵敏度
  • 1篇敏度
  • 1篇解析解
  • 1篇开放性
  • 1篇抗干扰
  • 1篇抗噪
  • 1篇抗噪性
  • 1篇抗噪性能

机构

  • 7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张占龙
  • 6篇何为
  • 4篇何传红
  • 3篇徐征
  • 1篇罗辞勇
  • 1篇韩力
  • 1篇罗海军
  • 1篇熊兰
  • 1篇黄嵩
  • 1篇张莉
  • 1篇李冰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计算物理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头部电阻抗成像正问题的解析解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建立头颅的球型仿真模型.用头皮、颅骨、脑脊髓和脑组织四层同心球结构模拟头颅.对各层组织采用复数电导率,用分离变量法分析头颅球模型在最外层(头皮层)表面施加点电流激励的情况下,内层的电位分布.根据电位分布的表达式,绘制出颅内的电位等位线图.分析电流注入角度对电位分布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颅内脑组织电导率变化时,头皮表面电位的实部变化明显大于虚部,激励电流频率变化对头皮表面电位虚部的影响较为明显.研究结果可用于分析头部电阻抗成像问题.
徐征何为何传红张占龙
关键词:解析解分离变量法
户外开放性实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09年
针对当前室内实验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户外开放性实验模式,论述了其基本原理,给出了其构建方式与实施方法,并结合电磁场实验课程进行了户外开放性实验模式的应用探索。结果表明:户外开放性实验模式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户外开放性实验模式涉及到的许多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张占龙何为韩力熊兰
关键词:户外
三维电阻抗成像系统激励模式仿真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为克服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信息量少,正、逆问题计算时由于实际三维场近似到二维时引入误差等弊端,在开放式EIT基础上改进一维电极阵列为二维电极阵列,拓展求解域到整个三维场,以增加信息量,消除模型误差。针对目前EIT的几种激励模式,运用有限元法求解不同模式下的正问题,以区分度和表面投影成像的方法评估各种激励模式对三维场域内扰动的敏感度。结果表明背电极方式在探测深度、精度上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应用简便,可为下一步三维EIT的研究提供参考。
李冰何为何传红徐征张占龙
关键词:电阻抗成像有限元法区分度
微波传感器天线的电磁场数值仿真分析
2012年
利用CST微波工作室建立天线结构仿真模型,对天线的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情况进行模拟,研究不同激励频率和不同形状的天线对电磁场传播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增大,探测距离增大,方形天线比圆形探测距离远。
周春荣张占龙
关键词:微波传感器天线电磁场仿真
开放式磁感应成像原理及成像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磁感应成像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成像。提出一种开放式的磁感应成像技术,采用A-法分析开放式磁感应成像的正问题,给出二维圆形场域内的涡流场分布。在涡流密度的表达式中,含有磁矢位和标量电位。磁矢位的计算采用含全椭圆函数的近似计算公式,标量电位的计算采用Galerkin有限元法。绘出了场域内的涡流流向和涡流密度幅值分布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水槽实验,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并给出了初步的二维成像结果。成像结果表明,开放式磁感应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区分低电导率差异的生物体组织。
徐征何为何传红张占龙罗海军
提高开放式电阻抗成像检测深度的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在分析影响开放式电阻抗成像检测深度的关键因素和解决途径的基础上,针对实际应用建立了人体躯干二维截面物理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表面激励、背电极激励和手电极激励等三种激励模式,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仿真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背电极激励和手电极激励能使激励电流更多地分布于被测对象深部区域,相应地能使边界电压对被测对象内部阻抗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从而提高开放式电阻抗成像的检测深度,比表面激励模式更加适合于开放式电阻抗成像的应用。
何传红何为张莉张占龙
关键词:电流密度灵敏度有限元法仿真
电阻抗静态成像中混合正则化算法抗噪性能的仿真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测量噪声是制约电阻抗成像技术实用化的一个主要障碍,为提高电阻抗静态重构的抗噪性能,将离散变差函数作为罚函数引入到重构的正则化算法中,形成混合正则化算法。通过设定算例的降噪重构证明:所提算法在抗干扰性能和成像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常用的Tikhonov正则化算法。该算法对促进电阻抗成像技术临床运用具有积极意义。
黄嵩张占龙罗辞勇何为
关键词:电阻抗成像变差函数抗干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