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ZH088)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马皑李婕罗大华何川郭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遵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5篇哲学宗教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理
  • 4篇心理学
  • 3篇理学
  • 3篇犯罪
  • 2篇心理学视角
  • 2篇性别
  • 2篇司法
  • 2篇情绪
  • 2篇量刑
  • 2篇公正
  • 2篇犯罪心理
  • 2篇犯罪心理画像
  • 2篇犯罪心理学
  • 2篇程序公正
  • 2篇从业时间
  • 1篇毒品
  • 1篇心理评估
  • 1篇心理损害
  • 1篇心理学解析
  • 1篇依赖者

机构

  • 12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8篇李婕
  • 8篇马皑
  • 2篇罗大华
  • 1篇张卓
  • 1篇朱千
  • 1篇赵辉
  • 1篇黄秀
  • 1篇杨波
  • 1篇肖玉琴
  • 1篇何川
  • 1篇郭笑
  • 1篇何亭亭

传媒

  • 4篇心理技术与应...
  • 2篇心理科学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山西省政法管...
  • 1篇阿坝师范高等...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四川警察学院...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再次侵犯的实验研究:报复、惩罚、沉默、还是宽恕?被引量:2
2016年
本研究从侵犯者角度出发,探讨受害者不同应对策略是否会影响侵犯者的再次侵犯。研究1采用囚徒困境范式,考察62名大学生应对策略和报复机会对再次侵犯的影响。研究2采用故事情境法,考察227名被试应对策略、年龄对悔改动机和再次侵犯的影响。结果发现,应对策略、年龄的主效应显著,二者交互作用显著,被试年龄越大对报复者侵犯的可能性越低。启示我国目前仍应以报应性司法模式为主,可在青少年群体尝试恢复性司法。。
李婕
关键词:报复惩罚宽恕报应性司法
中国公民司法公正感心理学解析被引量:2
2014年
将公正感研究的成果和方法运用到司法公正感研究上,分析当代中国公民司法公正感水平,提出司法实践中提高公正感的方法,对司法公正感研究进行展望。
李婕马皑
关键词:结果公正程序公正
罪犯危险性评估研究综述被引量:19
2014年
如何预防犯罪,是人们始终关注的问题。而罪犯危险性评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在回顾、比较中西方危险性评估的理论发展与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尝试总结一些影响评估准确性的可能因素,分析指出中国应当建立"分类矫治为主、统计分析为辅"的评估模式,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西方差距,提高评估准确性,降低再犯率,以保护社会利益、实现社会安定。
何川马皑
关键词:分类矫治
海洛因依赖者对毒品相关线索的前注意偏向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考察海洛因依赖者是否存在对毒品相关线索的前注意偏向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5名来自某美沙酮门诊的海洛因依赖者和71名健康被试,要求被试完成掩蔽Stroop任务中对毒品词汇和中性词汇的颜色命名,并通过成瘾严重程度指数(ASI)访谈工具评估海洛因依赖者的成瘾严重程度,运用冲动性量表(BIS-11)对两组被试的冲动性进行测量。结果:海洛因依赖者的冲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海洛因依赖者对毒品词汇的颜色命名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词汇;前注意偏向与成瘾严重程度和冲动性均无显著相关。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对毒品线索的前注意偏向,但前注意偏向与成瘾严重程度和冲动性不相关。
赵辉杨波朱千张光群肖玉琴郭笑黄秀张卓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者冲动性
层面理论在犯罪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上)
2014年
层面理论是一种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新兴方法,已在国外广为发展,国内医学、心理学领域已有学者对其进行过相关介绍。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对象和内容相对特殊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具有隐蔽性、社会危害性、不可重复性和重视实践性等特点。引入层面理论有助于解决该学科难以实现大样本、随机化、理论与数据不统一等问题。目前层面理论在国外犯罪心理学领域已有一定应用,如强奸犯的犯罪心理画像、犯罪团伙的领导行为、纵火犯的动机模型等。
李婕马皑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
心理学视角下未成年犯审前社会调查制度被引量:1
2013年
未成年犯刑事案件审前社会调查制度具有较强的刑事司法依据,同样,作为犯罪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也是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具有显著的心理特殊性。文章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实施该制度的依据,在概括了我国当前实施该制度总体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可操作性建议。
何亭亭
关键词:心理学未成年犯
论犯罪心理学视角下恐怖主义犯罪的成因
2015年
近年来,恐怖主义犯罪给国际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和巨大挑战。基于犯罪心理学的视角,将"恐怖主义犯罪滋生的土壤""个体嬗变的心理机制"以及"抑制过程的合理化机制"三方面相结合,探讨分析了恐怖主义犯罪的成因。其中,追求独立的民族主义土壤、精神控制的极端宗教土壤和权益不公的政治社会土壤组成了滋生恐怖主义犯罪的恶土;利于恐怖主义犯罪的个体特征和楼梯模型,将普通人向恐怖分子转变再向实施恐怖主义犯罪这一过程的心理机制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合理化机制是如何抑制恐怖主义犯罪前的心理阻止机制。对成因的分析启示:要解决恐怖主义犯罪的暴力根源还需处理潜在不公正的问题,从而争取更多民心,一旦政府赢得了民心支持,恐怖主义犯罪必然会降低直至消亡。
孙浚淞马皑
关键词:恐怖主义犯罪心理学
法律公正溯源及其心理学探析
2014年
法律公正作为社会公正的集中体现,为众多学科所关注。通过详细梳理公正的内涵变化,探讨从基于"人"的公正,到基于制度的公正,最终发展为法律公正。再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介绍心理学关于法律公正的研究,以及提高公众对法律公正感知的方法。最后提出以心理学为切入点结合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法律公正研究及其本土化。
李婕马皑
关键词:制度公正法律公正程序公正控制权本土化
案件无关情绪和案件相关情绪对法官量刑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本研究通过两个模拟量刑实验,具体考察了案件无关情绪和案件相关情绪对法官量刑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案件无关情绪显著影响法官量刑。法官在悲伤情绪下所判刑期短于中性情绪,愉悦和愤怒情绪与中性情绪下刑期无显著差异。案件相关情绪显著影响法官量刑,法官同情情绪下刑期更短,厌恶和愤怒情绪下刑期更长。性别对法官量刑无显著影响,从业时间对法官量刑无显著影响。性别和从业时间对案件无关情绪和相关情绪诱发均无显著影响。
李婕马皑罗大华
关键词:量刑性别从业时间
层面理论在犯罪心理学领域的应用(下)
2014年
层面理论是一种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新兴方法,已在国外广为发展,国内医学、心理学领域已有学者对其进行过相关介绍。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对象和内容相对特殊的学科,具有隐蔽性、社会危害性、不可重复性和重视实践性等特点。引入层面理论有助于解决该学科难以实现大样本、随机化、理论与数据不统一等问题。目前层面理论在国外犯罪心理学领域已有一定应用,如强奸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画像、犯罪团伙的领导行为、纵火犯的动机模型等。
李婕马皑
关键词: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