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614)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李翠婷张广辉杨生超王建军张薇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红河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灯盏
  • 2篇灯盏花
  • 1篇灯盏乙素
  • 1篇乙素
  • 1篇粘膜免疫
  • 1篇生物合成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羟化酶
  • 1篇免疫
  • 1篇免疫途径
  • 1篇口服
  • 1篇口服给药
  • 1篇类黄酮
  • 1篇黄酮
  • 1篇给药
  • 1篇关键酶
  • 1篇合成酶
  • 1篇RT-PCR

机构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红河学院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陈军文
  • 1篇张薇
  • 1篇王建军
  • 1篇张高菊
  • 1篇杨生超
  • 1篇张广辉
  • 1篇宋婉玲
  • 1篇李翠婷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转基因植物疫苗应用于口服免疫途径的新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口服免疫是最理想的免疫途径,转基因植物疫苗在通过口服途径作用于胃肠道粘膜系统时,在免疫应答的作用机制、抗原的表达形式等多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采取不同的口服给药方案,转基因植物疫苗可用于免疫耐受的诱导和加强免疫反应等治疗,这为疾病的防治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真李小兰刘建国
关键词:粘膜免疫口服给药
灯盏乙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灯盏乙素是灯盏花的主要药用成分,研究灯盏乙素合成的相关基因对培育高品质的灯盏花品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T-PCR获得灯盏花黄酮6-羟化酶(flavone 6-hydroxylase,F6H)和7-O-葡糖醛酸转移酶(flavonoid 7-O glucuronosyltransferases,F7GAT)基因c DNA全长,分别命名为EbF6H1、EbF6H2和EbF7GAT。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表明灯盏花F6H1 c DNA全长1 478 bp,编码492个氨基酸残基;F6H2 c DNA全长1 524 bp,编码507个氨基酸残基;F7GAT c DNA全长1 311 bp,编码436个氨基酸残基。荧光定量PCR表明F6H1主要在根中表达;F6H2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根和茎;F7GAT在叶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器官。HPLC分析表明,叶片中灯盏乙素含量最高,其次是茎和花,在根中未检测到。根中总绿原酸的含量最高,其次是叶,显著高于茎和花。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明基因功能和活性成分积累的关系。
喻孟冬张石先赵艳宋婉玲张高菊刘冠泽杨生超张广辉
关键词:灯盏花
灯盏花黄酮合成酶Ⅱ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为菊科飞蓬属多年生植物,是云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药用植物之一,灯盏乙素(scutellarin)是其主要药用成分之一。目前对灯盏乙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尚缺乏了解。方法:该研究利用RT-PCR,3'-Race和5'-Race克隆得到了灯盏花黄酮合成酶Ⅱ基因(FSⅡ)的cDNA全长序列。结果:灯盏花灯FSⅡcDNA最大开放阅读框(ORF)长1 557 bp,编码518个氨基酸残基,定名为EbFSⅡ。Blastp发现,EbFSⅡ与绿毛山柳菊Hieracium pilosella,Cynara cardunculusvar.scolymus,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非洲菊Gerbera hybrid cultivar,大丽花Dahlia pinnata和六倍利Lobelia erinus等FSⅡ的同源性最高,最大一致性为72%~84%。结论:与已报道的植物CYP93B亚家族构建进化树发现,灯盏花EbFSⅡ与直接催化黄烷酮转化为黄酮的CYP93B成员聚合在一起,因此可以推断灯盏花EbFSⅡ也具有相似的功能。
张广辉李翠婷王建军张薇陈军文杨建文杨生超
关键词:灯盏花RT-PCRRAC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