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5-01-04)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游勇柳金峰赵彦波刘曙亮陈兴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主题

  • 7篇石流
  • 7篇泥石
  • 7篇泥石流
  • 2篇排导槽
  • 1篇豆芽
  • 1篇软基
  • 1篇特性分析
  • 1篇排比
  • 1篇坡面
  • 1篇坡面泥石流
  • 1篇剖面
  • 1篇黏性
  • 1篇消能
  • 1篇消能特性
  • 1篇流速
  • 1篇拦截
  • 1篇计算方法
  • 1篇剪切速率
  • 1篇剪切应力
  • 1篇过流能力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车建设工程...

作者

  • 8篇游勇
  • 7篇柳金峰
  • 3篇赵彦波
  • 3篇陈兴长
  • 3篇刘曙亮
  • 2篇林雪平
  • 1篇陈晓清
  • 1篇孙昊

传媒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雅鲁藏布江曲水-桑日段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其危害
2014年
在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雅鲁藏布江曲水-桑日段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其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研究表明,研究区泥石流的分布密度大,性质单一,全部为稀性泥石流;泥石流沟面积普遍较小,沟床坡降大,汇流条件好;形成的堆积扇规模宏大,多呈混杂堆积。泥石流的危害对象主要为农田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危害方式以冲刷和淤埋为主。建议控制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工程活动,针对危害大的泥石流沟因害设防,进行综合治理。
陈兴长游勇柳金峰
关键词:泥石流发育特征
泥石流拦砂坝溢流口过流能力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拦砂坝溢流口过流能力的大小是工程设计中的关键参数之一,也是影响坝体安全的重要设计参数。结合泥石流过流特点,分析推导了拦砂坝溢流口过流能力的参数计算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水槽实验建立了流量系数的经验公式。水槽实验表明,溢流口过流能力随泥石流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沟道坡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相对沟道宽度的增大而增大,溢流口位置与沟道中心相对者大,溢流口位置与沟道中心偏离者小。与现有计算方法相比,所提通过理论推导和水槽实验建立起的拦砂坝溢流口过流能力参数计算式,计算结果更为精确可靠,可用于泥石流拦砂坝溢流口设计时的过流能力验算。
林雪平游勇柳金峰赵彦波
关键词:泥石流过流能力
窗口坝拦截泥石流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泥石流窗口坝是一种常见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具有拦砂节流、护床固坡等重要调节功能。为了探寻泥石流的过坝特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不同类型泥石流的过坝情况进行了探讨。试验发现,泥石流过坝前后颗粒组成的变化与泥石流密度相关性较大,在泥石流密度为1 650 kg/m3时,窗口坝对泥石流的筛选能力最强;泥石流过坝后密度降低情况较明显,并且受泥石流窗口坝闭塞类型的影响,不同闭塞类型下泥石流密度降低率具有相似规律,在泥石流密度为1 800 kg/m3左右时,泥石流密度降低率最大;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拦排比L与泥石流密度γc的关系式。
刘曙亮游勇柳金峰赵彦波林雪平
关键词:泥石流
泥石流软基消能排导槽流速与消能特性试验研究
2020年
排导槽内泥石流流速是排导槽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使用泥石流原样进行室内模型实验,探究了不同泥石流重度、肋槛间距、排导槽坡度下泥石流在排导槽内流速的变化规律和排导槽肋槛对泥石流的消能规律。研究得到如下结论:试验条件下,泥石流排导槽对泥石流流速的降低率随泥石流重度变化不大;泥石流在排导槽内平均流动速度随泥石流重度的增加而减少,随泥石流排导槽坡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肋槛间距的增加而增加;泥石流在排导槽内消能率呈现如下规律:单个肋槛平均消能率随泥石流重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排导槽坡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肋槛间距下,泥石流在排导槽内整体消能率随肋槛间距的增大而降低,单个肋槛平均消能率随肋槛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根据本文研究相关成果,在进行泥石流排导槽设计时,通过合理设计排导槽横断面、坡度、肋槛等参数,能有效控制泥石流流速,达到降低泥石流冲击破坏的目的。
刘曙亮游勇李小勇
关键词:泥石流排导槽流速消能
黏性泥石流沟床冲刷深度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沟床冲刷深度是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关于黏性泥石流沟床冲刷的研究较少,沟床冲刷深度还没有权威可信的计算方法,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详细分析了黏性泥石流及可能冲刷沟床运动过程中受力情况,推导出黏性泥石流沟床最大冲刷深度计算公式。公式表明黏性泥石流沟床冲刷深度随泥石流泥深、泥石流重度和沟床纵比降及沟床堆积土体黏性的增大而增大,随沟床堆积土体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小。与现有计算方法相比,公式基于严格理论推导,计算结果更为精确,可用于计算已发生泥石流地区的不同频率的泥石流的冲刷深度,并举例说明了计算公式的实用价值,其结果为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赵彦波游勇柳金峰陈兴长
关键词:冲刷深度计算方法
泥石流排导槽槛后侵蚀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排导槽室内实验,探究了泥石流重度分别为13、15、17、19 kN/m^3,坡度分别为7°、10°、12°、15°、17°,肋槛间距分别为40、50、60、70、80 cm的情况下排导槽肋槛后部冲刷坑的纵横剖面形态、最大冲刷深度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排导槽槛后冲刷坑的深度随泥石流重度的增大而减少,随排导槽坡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肋槛间距的增大而增大,且冲刷坑深度随重度、沟床坡度、肋槛间距变化的关系分别为二项式关系、线性关系、对数关系.肋槛后部侵蚀坑纵剖面可分为槛后冲刷区、冲淤平衡区和槛前回淤区3个部分,侵蚀坑横剖面具有凹形横剖面、震荡型横剖面、平缓型横剖面3种形态.
刘曙亮游勇柳金峰赵海鑫孙昊
关键词:泥石流排导槽
G213线都汶路豆芽坪坡面泥石流及其防治方案被引量:3
2015年
以G213线都(江堰)汶(川)公路豆芽坪坡面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考察,查明了泥石流的灾害史及灾情;通过航片解译及现场勘查,对"5·12"汶川地震造成的松散物源进行了估算;在分析泥石流防治现状与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泥石流防治的思路及土工工程设计方案。豆芽坪流域存在大量松散固体物质,通过估算,松散物源总储量184.8×104m3,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26.5×104m3。今后在强降雨作用下仍会暴发泥石流,对其进行工程治理是非常必要的。泥石流的治理思路为"固床稳坡,截水归流,导流保通",工程治理措施可概括为"稳+固+导+截水+排",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土木工程方案进行了设计。
柳金峰游勇陈晓清陈兴长
关键词:坡面泥石流
泥石流流变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当前国际最先进的流变测试系统——安东帕第三代Physica MCR301模块化智能型高速流变仪,采用三阶段加载方式,对某泥石流沟原样进行了测试。得到泥石流原样剪切速率同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提出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变化的拟合公式。分析了剪切应力随泥石流容重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剪切应力同剪切速度变化规律。实验结果对泥石流流变特性的认识,泥石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及泥石流工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赵海鑫游勇柳金峰刘曙亮
关键词:泥石流剪切应力剪切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