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11A192)

作品数:17 被引量:159H指数:8
相关作者:施国标林逸赵万忠石培吉梁万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机械工程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电动
  • 7篇客车
  • 5篇助力转向
  • 4篇电动客车
  • 4篇电动助力
  • 4篇电动助力转向
  • 4篇控制策略
  • 4篇仿真
  • 3篇转向系
  • 3篇换挡
  • 3篇AMT
  • 3篇变速
  • 3篇变速器
  • 2篇电动大客车
  • 2篇动力转向
  • 2篇循环球式
  • 2篇液压
  • 2篇助力特性
  • 2篇助力转向系统
  • 2篇自动变速

机构

  • 14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聊城大学
  • 1篇中国兵器科学...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上海汽车集团...
  • 1篇北京汽车研究...

作者

  • 10篇林逸
  • 10篇施国标
  • 6篇赵万忠
  • 4篇石培吉
  • 2篇于蕾艳
  • 2篇席军强
  • 2篇李强
  • 2篇晋兵营
  • 2篇梁万武
  • 1篇王雷
  • 1篇徐春广
  • 1篇熊冉
  • 1篇逯玉林
  • 1篇陈泳丹
  • 1篇王成玲
  • 1篇申荣卫
  • 1篇林程
  • 1篇黄贤广
  • 1篇付文清
  • 1篇牛晶

传媒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汽车工程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拖拉机与农用...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High T...
  • 1篇汽车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匹配及控制策略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EHPS)在保证可靠助力的同时,可以通过调节进入转阀的液压油的流量改变助力比,从而能获得良好路感。在介绍EHPS系统的工作原理之后,分析了各组成部分对转向性能的影响,阐述了系统匹配设计及其控制模型的建立,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石培吉施国标林逸黄贤广
关键词:动力转向控制策略
纯电动客车自动机械变速器换挡过程控制被引量:42
2010年
为了实现纯电动客车用自动机械变速器(AMT)快速、平顺、准确换挡,以交流异步电机驱动的纯电动客车为研究平台,分析了无离合器的AMT换挡过程控制方法,研究了电机驱动式AMT执行机构控制方法,开发了纯电动客车适用的无离合器多挡AMT系统.经试验场与北京公交线路上的实际考核表明,所设计的AMT换挡过程控制方法满足实用要求.采用该方式换挡的AMT系统已被小批量应用于纯电动客车和混合动力客车中.
席军强王雷付文清梁万武
循环球式EPS系统助力特性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研究电动大客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助力特性控制策略.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开发了适合纯电动大客车EPS系统使用的循环球式电动助力转向器,并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针对EPS系统对系统鲁棒稳定性和动态特性的要求,提出了"上层混合H2/H∞电流决策控制+下层模糊PID电流跟踪控制"的两层助力特性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应用上层混合H2/H∞电流决策控制,EPS系统可有效获得来自路面的低频信息并抑制路面高频干扰,使驾驶员获得满意的路感;应用下层模糊PID电流跟踪控制,EPS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能够对目标电流进行准确跟踪,使驾驶员获得理想的助力特性.
赵万忠施国标林逸晋兵营
关键词:模糊PID
四轮线控转向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为了改善传统四轮转向系统的不足,研究了四轮线控转向系统的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策略。后轮进行横摆角速度反馈使稳态质心侧偏角极小,并且将车辆横摆和侧偏运动解耦;前轮进行横摆角速度反馈,通过调整反馈系数来预定横摆运动的时间常数,增加转向增益,改善横摆角速度的响应特性。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等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四轮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策略改善了传统四轮转向的不足转向趋势,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驾驶员精确控制车辆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操纵稳定性。
施国标于蕾艳林逸
关键词:横摆角速度反馈解耦
线控转向变传动比控制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3
2008年
为改善车辆的转向特性,提出了线控转向理想转向传动比控制规律的3种方案:方案1为期望横摆角速度增益不变的变传动比控制规律,方案2为期望侧向加速度增益不变的变传动比控制规律,方案3是由方案1与方案2按照一定的比例综合得到的控制规律.将这3种传动比控制规律引入整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对整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传动比控制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各种变传动比控制规律的优缺点.仿真结果表明方案3的整体性能最优.
施国标赵万忠王成玲李强林逸
关键词:线控转向操纵稳定性
电动客车AMT换挡过程控制策略的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针对电动客车BK6122EV存在的换低挡困难问题,通过建立换挡过程的数学模型和仿真,分析了换挡控制参数对换挡过程的影响,提出了根据目标挡位选取适当的目标调速值以改善换挡质量的控制策略;接着对基于Pro/E和ADAMS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提出了目标调速值的设定原则;最后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该策略可缩短换挡时间,提高换挡的平顺性。
陈泳丹梁万武席军强徐春广
关键词:电动客车AMT换挡过程控制策略同步器
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液压管路建模与特性被引量:14
2008年
用键合图方法建立了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EHPS)液压管路的数学模型并得到管路的状态空间方程。在建模的过程中考虑了液压管路的动态摩擦阻力,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应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管路液阻、液容、液感各参数对管路工作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条件许可范围内,增大液阻和液感,减小液容可以增强管路工作的稳定性。
石培吉施国标林逸赵万忠
关键词:键合图仿真
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研究开发
2010年
1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通过对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平台的开发,重点在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系统集成技术、动力系统平台试验技术、动力系统的优化匹配技术、动力电池成组应用及快速更换技术、辅助功率单元(APU)技术、电一电混合技术、驱动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辅助系统电动化技术和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完成动力系统技术平台的模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设计。
关键词:动力系统电动客车系统集成技术快速更换技术辅助功率单元
基于实时小波去噪方法的EPS电流跟踪控制被引量:6
2008年
为实现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助力电机电流的准确跟踪控制,以纯电动大客车EPS为研究对象,结合模糊自适应整定PID和实时小波去噪方法,设计了基于实时小波去噪算法的新型模糊自适应整定PID助力电机电流跟踪控制器。仿真试验表明:这种新型控制器能够实现助力电机输出电流对目标电流的准确跟踪,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同时有效地抑制电流信号中的噪声,能减小直流电机的转矩波动和转向盘抖动,改善驾驶员手感。
赵万忠施国标林逸申荣卫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模糊自适应PID
转阀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考虑了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中的机械子系统与液压子系统,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建立了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活塞有效面积、扭杆刚度和系统供油流量的变化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增加系统供油流量、减小扭杆刚度都会使转向器的助力油压增大,此时齿条的位移将增大从而使稳定时间延长;活塞有效面积的大小几乎不影响助力油压的大小,齿条助力将随活塞有效面积成正比例变化。
石培吉施国标林逸赵万忠
关键词:液压动力转向仿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