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5171)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王云超张小江周梅李耀旭庞文杰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多轴转向
  • 3篇侧偏
  • 2篇液压
  • 2篇质心
  • 2篇质心侧偏角
  • 2篇轮胎
  • 2篇侧偏角
  • 1篇电液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液压管路
  • 1篇液压助力
  • 1篇液压助力转向
  • 1篇硬件
  • 1篇硬件在环
  • 1篇硬件在环仿真
  • 1篇胎侧
  • 1篇助力转向
  • 1篇响应特性
  • 1篇力学模型
  • 1篇轮胎侧偏

机构

  • 4篇集美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4篇王云超
  • 2篇李耀旭
  • 2篇张小江
  • 2篇周梅
  • 2篇庞文杰
  • 1篇冯培锋
  • 1篇郑东强
  • 1篇李想

传媒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三轴电液转向系统硬件在环仿真
2014年
为了分析三轴电液主动转向控制算法对转向性能的影响,针对质心零侧偏角调度控制策略,利用开发的三轴电液主动转向实验平台,进行了三轴电液主动转向硬件在环仿真实验.根据车轮的转向响应时间、控制精度和车辆转向特性的主要参数的实验结果,对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在环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液压系统的迟滞特性影响,车轮实际转角比理论转角小,转弯半径、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都比理论值略小.
王云超庞文杰李耀旭周梅
关键词:质心侧偏角硬件在环仿真
多轴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匹配设计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多轴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普遍存在转向杆系变形和断裂的问题。基于轮胎原地转向阻力矩的半经验公式,利用ADAMS和AMESim建立了某多轴转向车辆的机液联合仿真模型。在验证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以转向杆系受力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了转向油缸和轮胎原地转向阻力矩的匹配优化。研究发现,转向油缸与轮胎原地转向阻力矩的匹配关系对转向杆系的受力影响非常明显,优化后转向杆系受力显著减小。
王云超张小江周梅郑东强
关键词:多轴转向液压助力转向
多轴车辆轮胎侧偏磨耗控制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多轴车辆轮胎磨损较为严重的特点,建立多轴车辆转向动力学模型。在考虑轮胎侧偏磨耗功率分析的基础上,在保证车辆质心侧偏角为零的前提条件下,以整车轮胎磨耗功率最小为目标,以车辆匀速行驶受力平衡为约束条件,利用拉格朗日乘子算法对多轴车辆各轮胎侧偏角进行优化,获得了多轴车辆在匀速转向行驶过程中各轴轮胎侧偏角和驱动力的函数关系式;得到轮胎侧偏磨耗最小条件下的轮胎侧偏角和驱动力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车辆同轴左右侧轮胎侧偏角相等时,轮胎侧偏磨耗功率最小;在轮胎侧偏磨耗功率最小的条件下,轮胎侧偏角、驱动力不仅与车辆质心位置、车轴分布、轮胎侧偏刚度结构有关,而且与车辆的行驶状态有关;控制方法简单易实现,可有效降低轮胎磨耗,降低车辆使用成本。
朱亚夫丁宏刚张小江李想
关键词:多轴转向动力学模型
三轴转向车辆侧向稳定性控制策略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关于汽车转向稳定性能优化问题,根据三轴转向车辆线性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基于质心零侧偏角控制策略的三轴转向车辆各动力学参数与转向中心纵向位移的关系;结合整车侧向稳定性条件,通过分析转向中心纵向位移对整车侧向稳定性和转向灵活性的影响,得出了转向中心纵向位移临界值和前轮过渡角的表示公式;根据整车侧向稳定性条件和适度质心侧偏角条件,提出了质心零侧偏角调度控制策略;利用MATLAB对质心零侧偏角控制策略和质心零侧偏角调度控制策略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证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
李耀旭王云超冯培锋
关键词:多轴转向质心侧偏角
转向液压管路对多轴转向响应特性的影响
2015年
通过三轴液压转向实验平台,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转向液压系统模型。分析了压力、流量、管路长度、管路内径以及管路材料等单因素对转向油缸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针对压力、流量、管路内径等非线性影响因素以及系统PID参数进行了正交仿真实验,给出了优化结果和PID参数。结果表明:压力升高、响应速度加快,但在10~11 MPa范围内较为稳定;流量在14 L/min时响应速度最快且最不稳定;管路内径在11~17 mm范围内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管路长度增加,响应滞后,稳定性减弱;比例系数P对响应时间的影响比较敏感、积分系数I对平滑性影响较大、微分系数D对稳定性较为敏感。
庞文杰王云超
关键词:AMESIM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