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SH012)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7H指数:7
- 相关作者:陆益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模式及误区——一种社会学的理解被引量:35
- 2007年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现代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以及农村发展滞后的中国现实背景和乡村建设相关知识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发展战略。对这一战略的理解需要把握新的农村建设和建设新的农村两个方面,并从多元化和城市化模式中探寻新农村建设路径。避免陷入守土保农观、狭隘建设观、片面问题治理观,以及政治运动化、形式主义和机械模仿等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
- 陆益龙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 户口一元化改革:问题与对策——对四省市试点改革经验的调查被引量:16
- 2009年
- 中国户籍制度由于二元户口划分和迁移限制而变成一种粘附性制度。目前,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之分的户口一元化改革已在部分省市试点推行,但在试点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根据对四省市试点改革经验的调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实质上是法规条例滞后而进行随意改革的结果。因此,推进户口一元化改革,可考虑法律修订或户籍立法优先策略,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改二元户口为统一公民身份,从而改变户口的难迁移性,实现自由迁徙。
- 陆益龙
- 关键词:户籍制度城镇户口农业户口
- 转型社会的农村各阶层分析——新农村建设的经验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明确建设的对象和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问题。对农村阶层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把握结构变迁中各阶层的社会需要特征,由此进一步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方向、重点内容,以及调动各阶层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和途径。经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各阶层具有与改善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三类普遍性需求。在农业补贴、增加收入来源和减轻负担的三类差异性需求方面的阶层差异,反映出中层和中下层群众对农业收入增长的期望比底层群众更为强烈。农村社会结构转型的现实预示着,农村中下层以下的群众,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同时也是最需要在建设中得到发展的阶层。
- 陆益龙
- 关键词:转型社会农村阶层分析新农村建设
- 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需求与供给被引量:5
- 2007年
- 中国在转型时期推行的新农村建设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制度建设。在不同地区,农村发展的模式不同,对制度的需求也不同。要提供有效的制度,需要在制度供给中遵循政府主导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多种模式与目标统一相结合、规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 陆益龙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需求及影响因素--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分析被引量:19
- 2008年
- 科学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科学地认识农民和农村现状,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为全面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需求和心态提供了系统数据。调查显示,农民的相对剥夺性需求依次是:扩大收入、减轻负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保险保障体制、充实公共管理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农民的期望性需求依次是:保险保障、农业补贴、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对这些需求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农民对农业的依赖、非农业收益机会递减、社会保障及公共品获得较少。
- 陆益龙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需求影响因素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比较——凤阳县小岗村和赵庄的经验被引量:10
- 2007年
- 模式是在经验中形成的路径和策略。总结和比较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结构和特征,是为了理解行动或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和赵庄的新农村建设实践,选择了外部资源推动型和当地精英推动型两种不同模式。它们共同的局限,在于资源获取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角色的不对称性。
- 陆益龙王成龙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 流动的村庄:乡土社会的双二元格局与不确定性——皖东T村的社会形态被引量:20
- 2008年
- 在安徽东部T村,向城市流动的群体范围在不断扩大,村民生活方式越来越趋向二元化,流动导致了乡土社会双重二元化格局的形成。在这一格局中,农民经受着既非市民亦非农民的身份认同困惑,以及对未来预期的高不确定性。对城市和乡村的不确定预期,使得农村居民不得不通过不断的流动来增加保障。不确定性造成农民发展风险和成本的提高,同时也可能引发农民重复投资和资源的浪费。
- 陆益龙
- 关键词:乡土社会不确定性社会形态
- 城乡体制改革:下一个改革目标——体制改革30年经验总结被引量:9
- 2008年
- 纵观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再到城市分步骤、分城乡来推进的。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无论在农业经营体制,还是在城市国有企业改制方面,改革都取得了较大成功。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社会各方面虽然经历了改革带来的阵痛过程,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较为成功的,新的体制对推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已经并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30年的改革,唯一没有触动或较少触动的领域可以说是城乡二元体制了。尽管近年来的一些改革政策开始惠及农民和农村,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依然没有得到有效和深入的改革。本文旨在从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城乡二元体制的主要表现和影响以及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的途径等方面,系统阐述中国改革要把城乡体制改革作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目标。
- 陆益龙
- 关键词:城乡关系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构性困境——安徽凤阳县的经验考察被引量:5
- 2007年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意义就是要推进乡村社会的发展。在凤阳县新农村建设实践经验中,显现出制约乡村发展的问题并非一般问题而是乡村过密化的结构性困境,它受复杂的综合性因素的影响。要走出这一结构性困境,新农村建设需要在宏观层面上再次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农业外转移,扩大对乡村的资本、技术和信息投入。
- 陆益龙王成龙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结构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