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1104)

作品数:24 被引量:126H指数:7
相关作者:高长青杨明肖苍松王共先傅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手术
  • 9篇机器人
  • 7篇微创
  • 5篇动脉
  • 5篇心脏
  • 5篇移植术
  • 5篇体外循环
  • 5篇旁路移植
  • 5篇旁路移植术
  • 5篇外科
  • 5篇外循环
  • 4篇远期
  • 4篇远期疗效
  • 4篇肿瘤
  • 4篇微创手术
  • 4篇疗效
  • 4篇冠脉
  • 4篇冠脉旁路
  • 4篇冠脉旁路移植
  • 4篇冠脉旁路移植...

机构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科隆大学

作者

  • 16篇高长青
  • 10篇杨明
  • 9篇肖苍松
  • 6篇傅斌
  • 6篇王共先
  • 5篇王加利
  • 5篇王刚
  • 4篇刘伟鹏
  • 4篇任崇雷
  • 4篇王嵘
  • 3篇王瑶
  • 3篇傅龙龙
  • 3篇张成
  • 3篇余月
  • 3篇吴扬
  • 3篇赵海智
  • 2篇王义兵
  • 2篇习海波
  • 2篇周晓晨
  • 2篇汪成

传媒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中国体外循环...
  • 2篇微创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Chines...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腹膜后入路机器人手术治疗肾肿瘤的技术与经验的探讨(附45例报告)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机器人手术治疗肾肿瘤的操作技术,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我院于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施行经腹膜后入路的机器人根治性肾切除术(robotic radical nephrectomy,RRN)25例(RRN组),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robotic partial nephrectomy,RPN)20例(RPN组)。结果:45例肾肿瘤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所有手术均未因机械臂体内外碰撞而影响手术操作,床边助手无操作障碍。其中RRN组平均手术时间84.4 min,平均失血量53.6 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4.9d;RPN组平均手术时间104.8min,平均失血量90.5ml,4例未阻断肾动脉,16例阻断手术侧肾动脉,均未阻断肾静脉,平均热缺血时间19.0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2d。术后病理检查示切缘均为阴性。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开展早期遵循先易后难的病例选择原则,采用经腹膜后入路进行机器人根治性肾切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肿瘤控制效果满意。
王共先傅斌刘伟鹏张成郭炬周晓晨雷恩俊徐英
关键词:肾肿瘤腹膜后入路
我国机器人手术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机器人手术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总结近10年来我国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关于机器人手术的文献进行检索,统计文献的年份分布、文献类型、发表期刊、作者、学科、发表单位、地区、机器人类型等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机器人手术/外科相关文献361篇,呈逐年递增趋势。发表机器人手术文献的单位共78个,分布在中国大陆共25个省市自治区,发表文献涉及几乎外科所有领域,发表文献的类型绝大多数为临床经验及综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相关研究占大多数(78.0%)。结论近10年来,我国机器人手术相关研究取得了迅速发展,仍需积极努力。
任崇雷高长青肖苍松杨明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文献计量学
机器人心脏手术的应用现状被引量:14
2012年
医疗机器人手术系统是现代电子科技与微创外科发展及融合的产物。1995年美国IntuitiveSurgical公司制造了"达芬奇"(da 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该系统于2000年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市场认证后,成为世界上首套可以正式在手术室中使用的机器人手术系统。与传统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实施心脏手术不同,机器人心脏手术可最大程度地减小手术切口、降低手术创伤,是目前微创心脏外科学最前沿的技术,同时也有望应用于远程急救医学,实现战争、地震等极端环境下的遥控手术。
杨明高长青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系统心脏手术微创外科心脏外科学体外循环手术切口
机器人辅助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的临床经验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总结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160例接受机器人辅助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矫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4例,女86例;年龄11~62(35±12)岁。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30例,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21例,二尖瓣前叶裂7例,二尖瓣前叶裂+左房黏液瘤1例。采用外周体外循环技术;于右侧胸壁打3个直径为0.8cm、1个直径1.5cm的小孔后,机器人辅助下完成心内畸形矫正。术中食管超声引导建立体外循环及评估手术效果,术后常规随访。收集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复查和随访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成功接受机器人辅助下心脏手术,无术式转化。其中76例房间隔缺损于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心脏停跳下房缺修补术的主动脉阻断时间随手术例数增加明显下降;心脏不停跳下房缺修补术手术时间随手术例数的增加逐步缩短。随访1~61个月,平均(29±16)个月,未见残余分流和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机器人技术可安全地应用于部分简单先心病矫正,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术式。
杨明高长青肖苍松王刚王加利吴扬
关键词:微创手术心脏缺损先天性
机器人分站式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的近期随访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总结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支架植入的杂交手术近期临床结果。方法2007年1月~2013年5月,35例患者接受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支架植入的分站式杂交手术。患者的年龄为56.7±9.6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3例;冠脉双支病变10例,三支病变25例,冠脉病变支数2.7±0.5支。首先完成机器人辅助下内乳动脉游离和非体外循环下、内乳动脉到前降支的吻合,术后2周内行其余病变冠脉的支架植入术,支架植入同期造影检查桥血管的通畅性。术后6个月、1至5年时复查64排CT,明确动脉桥血管和支架的通畅性,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分站式杂交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平均动脉桥血流量为36.0±22.5mL/min,支架植入时动脉桥血管造影检查通畅率为100%。35例患者共植入49枚支架,植入1.34±0.6枚,其中23例患者植入支架1枚,11例植入2枚,1例植入3枚。无失访患者,随访时间6~62(17.5±11.6)月。术后6个月时桥血管和支架内闭塞各1例,但无临床症状,其余患者桥血管及支架保持通畅,无心绞痛及MACE事件发生。结论机器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支架植入的分站式杂交有良好的近期桥血管和支架通畅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多支冠脉病变的微创方案。
杨明高长青刘帅吴扬肖苍松王嵘
关键词:冠心病杂交技术微创手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机器人辅助经腹膜后腔入路超薄肾实质层肾部分切除术的经验介绍(附58例报告)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介绍肾肿瘤的机器人辅助经腹膜后腔入路超薄实质层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技术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1月的58例肾肿瘤行机器人辅助经腹膜后腔入路超薄肾实质层肾部分切除术,正常肾实质切除层厚控制在0.2cm左右。男3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6.3±4.9)岁,平均体质指数(22.5±4.2)kg/m^2,平均肿瘤最大径(3.2±2.1)cm,肿瘤临床分期均为cT1期,术前患侧eGFR平均(79.3±13.1)ml·min^(-1)·1.73m^(-2)。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无输血病例,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47例,错构瘤5例,乳头状瘤3例,囊性肾癌2例,嗜酸性细胞瘤1例;无切缘阳性。平均手术时间(54.5±21.3)min,平均失血量(79.9±40.1)ml,平均热缺血时间(13.2±8.3)min。平均随访9(5~14)个月,均无肿瘤复发表现。术后1周患侧eGFR平均(65.4±8.3)ml·min^(-1)·1.73m^(-2);术后3个月患侧eGFR平均(71.4±12.1)ml·min^(-1)·1.73m^(-2),与术前相比未显著降低(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经腹膜后腔入路超薄实质层肾部分切除术是T_1期肾肿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在确保肿瘤控制效果的前提下可较好地保留患肾功能。
周晓晨刘伟鹏张成李煜王共先傅斌
关键词:肾肿瘤
后腹腔镜肾上腺大肿瘤的手术方法与技巧被引量:13
2013年
1992年9月Petelin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1].1个月后,Gagner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3例经腹腔途径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2].1992年Gaur首次介绍了如何制备后腹腔操作空间以完成肾输尿管手术,自此,经后腹膜腔途径得以发展并被逐渐采用[3].1993年Clayman成功地开展了经后腹膜腔肾上腺手术的动物实验[4].1995年来自土耳其的Mercan等介绍了8例俯卧位经后腹膜腔肾上腺手术,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50(90~300)min,未出现术中或术后并发症[5].发展至今,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已成为肾上腺良性肿瘤的金标准术式,基本取代了传统开放手术.然而,对于直径大于6 cm的肾上腺大肿瘤是否采取腹腔镜手术以及腹腔镜入路的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
傅斌张旭王共先马鑫李宏召王保军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腹腔镜后腹膜腔微创
单纯前降支病变机器人冠脉旁路移植术与药物洗脱支架的远期疗效对比
2017年
目的分析比较行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与机器人冠脉旁路移植术(robotically assiste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R-CABG)对单纯前降支病变(isolated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disease,i LAD)的远期疗效。方法采集2007年4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行R-CABG的223例患者及2011年4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行前降支DES治疗的4 047例患者信息,共筛选符合条件的DES患者496例,R-CABG患者108例。筛选后根据重点基线数据进行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匹配后共纳入216例患者(DES 108例,R-CABG 108例)。对其进行随访,对比两组的死亡率、心梗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再次再血管化(repeat 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r-TLR)发生率、主要不良心血脑管事件(main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events,MACCE)及心绞痛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心梗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及MAC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ES组r-TLR发生率高于R-CABG组(6.48%vs 0.93%,P=0.033 9)。DES组与R-CABG组相比有较高的心绞痛再发率(27.78%vs 8.33%,P=0.000 4)及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9.26%vs 1.85%,P=0.020 9)。结论接受R-CABG与DES的i LAD患者死亡率、心梗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及MAC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R-CABG患者r-TLR免除率及心绞痛缓解效果优于DES患者。
李双磊陈韵岱高长青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机器人
3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总结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2年术后病理诊断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年间乳头状肾细胞癌共32例,占同期肾细胞癌5.99%.其中男27例,女5例,年龄54.5(37~74)岁.就诊时10例腰痛,7例出现肉眼血尿,2例出现腰痛伴血尿,余无明显症状.25例行后腹腔镜手术,7例行开放手术治疗,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区别,但腹腔镜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肿瘤平均最大径为5.1 cm.T1aN0M0 12例,T1bN0M0 15例,T2aN0M0 3例,T1bN1M0 1例,T3aN0M1 1例.2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9~46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好发于男性,与肾透明细胞癌对比,在临床表现上无明显差异,但影像学表现、病理形态及临床转归有所不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目前首选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效果相似,微创优势显著.本病预后较好.
刘旮傅龙龙余月王义兵傅斌王共先
关键词:肾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手术
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术期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比研究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CPB)和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复杂冠脉病变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围术期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553例在本院诊断为复杂冠脉病变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患者接受CPB(n=392)或OPCAB(n=161)治疗,采用1∶1配对方法,以EuroSCORE危险因素及术前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配对标准,两组各纳入患者60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结果及术前术后左室形态及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运重建结果比较:OPCAB组处理的靶血管数目明显低于ONCAB组[(2.37±0.80)支vs(3.05±0.74)支,P=0.000],完全再血管化程度亦低于ONCAB组(55%vs 83.3%,P=0.000)。心脏超声结果比较:OPCAB组术后LVEF及LVEDD较术前均有改善,ONCAB组术后LVEF较术前无明显改善,LVEDD较术前有所缩小;两组患者术后术前LVEF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而LVEDD差值比较无差异(P=0.251)。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方面,OPCAB组在呼吸机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ON-CAB组[(15.61±13.62)h vs(30.03±35.65)h,P=0.004;(3.21±1.38)d vs(4.99±3.31)d,P=0.000;(13.97±6.77)d vs(17.59±12.39)d,P=0.049],两组患者住院死亡率及其它严重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复杂冠脉病变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OPCAB和ONCAB均为安全可行的血运重建方式,围术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低,但术后早期OPCAB改善心功能效果较ONCAB明显。
申磊磊高长青王嵘肖苍松王瑶龚志云赵海智
关键词:血运重建非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心功能不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