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1105)

作品数:65 被引量:608H指数:17
相关作者:方驰华杨剑张鹏范应方曾宁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华医学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可视化
  • 21篇三维可视化
  • 17篇切除
  • 16篇切除术
  • 15篇肿瘤
  • 15篇外科
  • 14篇肝切除
  • 13篇手术
  • 13篇肝切除术
  • 11篇诊疗
  • 11篇肝胆
  • 10篇导航
  • 9篇肝癌
  • 8篇分子
  • 7篇影像
  • 7篇原发性
  • 7篇原发性肝癌
  • 7篇肝脏
  • 6篇胆胰
  • 6篇吲哚菁绿

机构

  • 4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4篇华南师范大学
  • 7篇中华医学会
  • 6篇中国医师协会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洛阳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威尔斯亲王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深圳旭东精工...

作者

  • 38篇方驰华
  • 13篇杨剑
  • 12篇曾宁
  • 12篇范应方
  • 12篇张鹏
  • 10篇祝文
  • 10篇项楠
  • 8篇钟世镇
  • 7篇李兴民
  • 6篇鲍苏苏
  • 4篇刘允怡
  • 4篇齐向东
  • 3篇张斌
  • 3篇贾富仓
  • 3篇赵卉
  • 2篇刘文瑛
  • 2篇叶荣强
  • 2篇田捷
  • 2篇马立敏
  • 2篇潘家辉

传媒

  • 14篇中华外科杂志
  • 12篇中国实用外科...
  • 7篇中华消化外科...
  • 4篇计算机应用与...
  • 2篇腹部外科
  • 2篇计算机与现代...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微型机与应用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机器人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0篇2020
  • 16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4篇2014
  • 7篇2013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化辅助技术在神经纤维瘤手术方案选择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神经纤维瘤手术方式选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0年12月到2013年12月,对27例神经纤维瘤患者行颅脑CT扫描,应用Mimics 16.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快速成型技术打印模型,多学科设计确定手术方案,手术按预先设计进行。结果计算机辅助设计可在虚拟空间中确定手术方案,侵及颅内的病变与神经外科联合手术,其他眼部、颌骨疾患及整形手术分步进行,提高了治疗效果,平均缩短手术时间2 h。结论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神经纤维瘤并发脑膜脑膨出术前模拟手术设计,可前瞻性地了解手术步骤,精确定位治疗范围,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齐向东王伟民张斌白红民马立敏秦建增钟世镇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脑膜脑膨出快速成型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导航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附视频)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联合吲哚氰绿(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导航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9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AR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导航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1例肝癌患者。患者男,56岁,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分期为Ⅰb期。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规定。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术前评估和虚拟肝切除,“五孔法”行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采用AR技术将三维模型与3D腹腔镜手术图像进行实时融合,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进行手术实时导航肝切除。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术前三维可视化评估示肿瘤主要位于Ⅶ、Ⅷ段,压迫肝右静脉,且肝动脉存在变异,肝右动脉起源自肠系膜上动脉。虚拟仿真右半肝切除示切除肝体积796.6 ml,剩余肝体积529.0 ml,剩余肝体积占全肝体积40%。术中采用AR技术和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观察肝脏表面未发现转移病灶,沿荧光分界线标记出肝切除平面,与缺血线相一致。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60 min,术中出血量250 ml。术后病理学检查示肝细胞癌。术后未发生出血、胆漏、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7 d。结论AR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实时导航3D腹腔镜右半肝切除安全、可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驰华张鹏张鹏杨剑曾思略祝文文赛
关键词:吲哚花青绿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术
数字医学技术在肝胆胰外科的应用:20年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被引量:9
2021年
数字医学对我国肝胆胰外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医理工多领域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诊疗研发与实践,使数字医学经历了从数字虚拟人、三维可视化、分子荧光影像到数字智能化20年发展的历程。基于不同阶段我国数字医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可分为4个重要阶段:数字医学1.0(2002—2004年,数字虚拟人),实现了数字化人体解剖;数字医学2.0(2004—2014年,三维可视化及三维打印),实现了数字虚拟人向数字医学转化和复杂性肝胆胰疾病三维诊治;数字医学3.0(2014—2019年,精准导航肿瘤边界和微小肿瘤的分子荧光影像),实现了肿瘤三维可视化形态学诊断向肿瘤吲哚菁绿分子影像诊断;数字医学4.0(2019年至今,数字智能化),实现了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三维腹腔镜导航肝切除术和肿瘤光声成像。在20年的历程里,我国学者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创新,在数字医学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未来,人工智能深度机器学习、多模态图像实时融合导航手术、光声成像、靶向分子探针等前沿技术将协同推动数字医学4.0的发展,引领数字医学5.0的到来。
方驰华田捷张鹏刘允怡钟世镇
关键词:普通外科
计算机辅助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脏肿瘤诊断和手术导航中的应用指南(2019版)(英文)被引量:7
2019年
计算机辅助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可以从三维的形态解剖和细胞功能水平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侦测,从而导航肝癌解剖性、功能性、根治性的肝切除术,临床应用证明其有重要的诊疗价值,此项技术现已在全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为规范计算机辅助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脏肿瘤精准诊疗中的应用,本指南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流程;(2)ICG分子荧光成像的机制及应用流程;(3)三维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临床应用;(4)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能从分子、细胞水平层面实现肿瘤边界界定、肝段和肝叶切除切线的确定;微小病灶或转移灶的侦测;术中根据肝脏肿瘤的荧光信号特点,结合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可初步判定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分化程度;肝切除后对肝断面进行残留肿瘤病灶和胆漏的检测。计算机辅助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脏肿瘤诊断和手术导航中的应用,为肝脏肿瘤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字智能化外科诊疗技术,该项技术亦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为肝脏肿瘤的精准诊疗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方驰华LU QipingLAU Wanyee
关键词:吲哚菁绿肝脏肿瘤导航手术
门静脉高压症的现代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对血流动力学改变、侧支循环的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sophagogastric varices,EGV)进行详细评估,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诊断技术的改进带来了疾病诊疗体系的革新.目前超声、CT与MRI新技术的应用共同构成了PHT全新的诊断评估体系.
叶荣强方驰华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影像学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理生理过程动力学改变诊疗体系
数字智能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导航肝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被引量:13
2022年
由于原发性肝癌转移特点为沿荷瘤门静脉供血的肝段在肝内播散,而解剖性肝切除术能够将主癌灶切除的同时也将荷瘤肝段内微小转移灶完全切除,从而对荷瘤肝段进行彻底的切除,达到肿瘤根治性治疗、延长病人总生存期、降低术后转移及复发风险的临床目标。
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智能化外科专业委员会方驰华姜洪池梁力建杨剑项楠曾宁曾思略张鹏
关键词:吲哚菁绿肝脏肿瘤肝切除术
一种软件保护虚拟机的指令解析器方案
2013年
未经处理的传统二进制可执行代码容易遭到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逆向工程和篡改等恶意攻击。进程级虚拟机软件技术近年来被用于软件保护领域。本文描述一种新颖的进程级软件保护虚拟机指令解释器方案,该方案使用自定义的SEH(Structured Exception Handling,结构化异常处理)控制虚拟指令的获取。结果表明,该方案为虚拟机中其他保护手段提供了平台,并能在现有基础上增加逆向分析的难度。
荣国桢李兴民
关键词:SEH
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诊断原发性肝癌与术中导航操作诊疗规范(2021版)被引量:19
2021年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分子荧光影像是指用于侦测、显示、导航外科肿瘤切除的新型术中荧光成像技术。目前在肝胆外科、乳腺外科、胃肠外科等已经得到广泛应用[1-4]。ICG是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可被波长范围在750~810 nm的外来光所激发,发射波长840 nm左右的近红外光[5]。随着精准肝切除理念的提出。
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智能化外科专业委员会方驰华王晓颖刘允怡曾思略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吲哚菁绿诊疗
沉浸式手术环境的研究与实现被引量:5
2013年
研究数字医学领域仿真手术问题,为加强外科虚拟手术平台的体验度和人性化交互,辅助并普及虚拟手术仿真训练与教学,提出基于虚拟现实、红外感应、立体视觉和手势识别的沉浸式手术仿真环境。采用成本低廉基于立体视觉和红外捕捉的空间交互方式,对仿真手术刀实现定位,用简便成本低的技术突破虚拟手术平台因价格高昂无法推广的瓶颈,并结合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势识别指令,构建出结合虚拟手术操作和场景漫游功能的沉浸式手术环境。仿真结果表明,沉浸式手术环境具有仿真体验度好、现实医学应用意义强、普及容易等特点,满足医疗外科手术的模拟与训练要求。
潘伟洲赵仕豪徐泽坤李兴民
关键词:虚拟现实红外感应立体视觉手势识别
胆囊癌三维可视化诊治专家共识(2018版)被引量:24
2018年
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肿瘤恶性程度高,总体预后差,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术手段[1-2]。术前的精准评估和规范的根治性手术是提高胆囊癌诊治疗效的重要措施[3-4]。
王坚方驰华闫加艳
关键词:胆囊癌三维可视化术前评估临床分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