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1100)

作品数:50 被引量:306H指数:11
相关作者:邹晓峰张国玺王晓宁肖日海袁源湖更多>>
相关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赣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卫生厅重大科技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腹腔
  • 29篇腹腔镜
  • 28篇切除
  • 28篇切除术
  • 24篇手术
  • 18篇内镜
  • 17篇腔道
  • 17篇自然腔道
  • 17篇自然腔道内镜
  • 17篇内镜手术
  • 16篇阴道
  • 16篇经自然腔道内...
  • 12篇肾切除
  • 12篇肾切除术
  • 10篇阴道途径
  • 9篇输尿管
  • 9篇尿管
  • 9篇肿瘤
  • 8篇肾部分切除
  • 8篇肾部分切除术

机构

  • 32篇赣南医学院第...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赣南医学院
  • 2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黑龙江省森工...
  • 1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作者

  • 32篇邹晓峰
  • 31篇张国玺
  • 23篇王晓宁
  • 22篇袁源湖
  • 22篇肖日海
  • 20篇伍耿青
  • 18篇张旭
  • 17篇薛义军
  • 17篇刘佛林
  • 15篇马鑫
  • 15篇徐辉
  • 13篇龙大治
  • 12篇吴玉婷
  • 11篇廖云峰
  • 11篇杨军
  • 9篇刘全亮
  • 9篇江波
  • 7篇蒙美英
  • 7篇刘兰英
  • 7篇李宏召

传媒

  • 17篇微创泌尿外科...
  • 1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0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3篇2016
  • 11篇2015
  • 8篇2014
  • 16篇2013
  • 4篇2012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附3例报告)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可行性,并总结手术技巧。方法:对3例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加扩大淋巴结清扫,并在腹腔镜下制备Studer新膀胱术。结果: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510、470和450min,出血量300、150和210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3、20(阳性1枚)和25枚,手术切缘阴性。术后第2天下地活动,第3天肠功能恢复,术后1个月行膀胱造影确定没有吻合口漏后拔除尿管和双侧输尿管支架管,无输尿管返流,肠漏和尿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7、13和16天,术后随访分别为4、3和3个月,肾功能均正常,无复发或转移。结论:根据初期的手术操作过程和随访结果,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更多的操作经验,长期和随机的对照研究将有助于对这一技术的评估和推广。
陈光富瓦斯里江.瓦哈甫马鑫许勇李宏召董隽张旭
关键词:完全腹腔镜膀胱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两种不同缝合方式的安全性和预后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两种不同缝合方式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资料。术中行单层8字间断缝合肾脏创面者136例,分层缝合法修补肾脏组织缺损者17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肿瘤特性,围手术期预后以及术后肾功能差异。结果:术后8字缝合组和分层缝合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4个月和30个月。两组在患者年龄(P=0.064),体质指数(P=0.611),手术时间(P=0.196),术中出血量(P=0.824),术中(P=0.655)和术后并发症(P=0.135)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分层缝合组的肿瘤直径较8字缝合组大(3.4∶2.6cm,P=0.008)。两组在肿瘤位置(P=0.396)和切缘距离(P=0.070)之间没有差异。分层缝合患者在热缺血时间(18∶20 min,P=0.021),引流管留置时间(3.7∶4.3d,P=0.022)和住院时间(5.8∶6.2d,P=0.037)方面优于8字缝合患者。两组之间肌酐(sCr)的术前术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7)。评估术前术后肾小球率过滤(eGFR),分层缝合组eGFR降低程度低于8字缝合组(6.7∶8.9ml·min-1·1.73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分层缝合法修补肾脏创面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是安全有效的。改进的腔镜下缝合技术较腔内打结技术更易掌握,并且可以有效地缩短热缺血时间,从而减少手术对肾功能的影响。
瓦斯里江.瓦哈甫李宏召张旭马鑫陈光富丁强王保军郑涛史涛坪
关键词:肾肿瘤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7cm肾肿瘤的可行性(附28例报告)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7 cm肾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3月行RLPN的28例肾肿瘤患者资料.28例平均体质指数23.6 kg/m2,麻醉评分1~2分,术前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有其他邻近脏器浸润、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结果:本组2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平均出血量50 ml;平均热缺血时间23 min.平均术后卧床时间5.5 d;平均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5d;平均术后引流量195 ml;平均术后住院8d.术后病理示肿瘤直径7~16 cm,平均8 cm.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5例,脂肪瘤1例,Ⅰ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例.术后随访7~52个月,平均34.5个月,所有患者肾功能正常且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对于≥7 cm的肾肿瘤,RLPN在技术层面是可行和安全的,但必须谨慎选择病例.目前还需要长期的、大量的临床资料对这一术式进行全面的评估.
瓦斯里江.瓦哈甫李宏召张旭马鑫陈光富丁强王保军郑涛史涛坪
关键词:肾肿瘤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经尿道NOTES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附3例报告)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报告经尿道NOTES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的初步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3例经B超、CT和IVU检查确诊的肾囊肿患者行经尿道NOTES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左侧2例,右侧1例。术中经尿道置入输尿管软镜至收集系统,寻找囊肿;无法寻及者,辅助以B超定位。予钬激光于囊肿壁最薄处作"十"字切开,扩大切口至1.5~2.0cm。留置F7输尿管双J管,将其近端留置于囊肿内。结果:3例手术均顺利。1例进镜至肾盂后寻及囊肿,2例在超声引导下定位。中位手术时间45(30~125)min,无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B超或CT示肾囊肿直径均缩小1/2以上。结论:经尿道NOTES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具有安全、微创、简便可行、并发症少、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美容效果极佳等优点,适合内生性肾囊肿的治疗。
张国玺徐辉邹晓峰袁源湖肖日海杨军刘敏伍耿青王晓宁薛义军钟辛江波徐瑞权邹毓华
关键词: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肾囊肿
经脐入路辅助耻骨上或经阴道穿刺通道腹腔镜粘连肾切除技术的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经脐人路辅助耻骨上或经阴道穿刺通道腹腔镜粘连肾切除技术的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5月~2014年6月采用肾周筋膜内肾切除技术48例(A组),其中行经阴道混合NOTES(TV—NOTES)23例(A,组),耻骨上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SA-LESS)25例(A2组),男21例,女27例,平均年龄37.5岁;包括肾结核4例,非特异性感染脓肾44例,其中既往有肾脏手术史11例。采用肾周筋膜外整块肾切除技术45例(B组),其中行TV-NOTES21例(B1组),SA—LESS24例(B2组),男17例,女28例,平均年龄39.2岁;包括肾结核5例,非特异性感染脓肾40例,其中既往有肾脏手术史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后住院天数、中转开放手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88例手术成功完成,A组5例中转开放手术。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中转开放手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入路新型腹腔镜肾周筋膜外粘连肾整块切除技术安全、可行,术程简洁,降低了手术难度,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美容效果佳等优势,有临床应用价值。
廖云峰徐辉邹晓峰张国玺肖日海袁源湖伍耿青王晓宁刘佛林薛义军龙大治龙大治吴玉婷江波刘林伟
关键词:经脐入路肾切除术
大嗜铬细胞瘤营养血管病理解剖的认识及后腹腔镜解剖性切除的手术技巧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大嗜铬细胞瘤血供病理改变的表现特点,总结后腹腔镜下处理病理血管的有效方法,提高后腹腔镜处理大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技巧,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22例后腹腔镜大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手术录像回顾性分析,对术中大嗜铬细胞瘤局部血管病理改变特点进行解剖观察分析,认识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营养血管的病理解剖特点,根据病理血管特点设计了解剖分离顺序和束状分离结扎的技术方法.选取9例患者进行验证手术,肿瘤最大径7~10 cm.手术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按张旭指出的三个解剖层面进行肾上腺腺体和瘤体解剖分离,根据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营养血管病理解剖的特点,采用电凝处理瘤体表面迂曲的出血血管,应用束状分离结扎的技术方法处理瘤体基底病变血管.结果:后腹腔镜下观察到大嗜铬细胞瘤局部血管主要有两种病理改变,一是瘤体表面血管增多扩张,呈网状布满瘤体表面极易出血;二是瘤体基底血管增粗变多,丰富紊乱,血管在基底部放射状进入瘤体,瘤体的血供主要在基底部呈近似三角形分布.9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成功实施.采用电凝处理表面迂曲的出血血管和按血管走行分布应用束状分离结扎的技术方法处理瘤体基底病变血管,效果良好,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90~110 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瘤体最大径6~10 cm.病理均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5~7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肾上腺大嗜铬细胞瘤营养血管的病理改变表现主要是血供明显增多,网状血管布满瘤体表面,主体血供分布在瘤体基底的三角区域内,束状分离结扎是处理这些病变血管的有效方法.根据其血管的病理解剖特点为依据改良的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技术是安全有效的.
蔡伟郭刚李宏召祝强俞鸿凯张旭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总结采用da Vinci S机器人系统完成机器人辅助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totally robotic-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tRARC)加原位回肠新胱术的临床技术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5年7月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9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4(3764)岁。术前肿瘤活检病理诊断为浸润性或高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前检查均未发现有其他邻近脏器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均低于T3N0M0。9例患者全部为全麻下行tRARCC加腔内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结果: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平均时间520(360780)min;平均出血量555(3001200)ml;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3(423)枚。术后23 d下地活动,34d肠功能恢复,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0(1032)d。患者术后1个月行膀胱造影确定无吻合口漏后拔除尿管和双侧输尿管支架管。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8(141)个月,人组所有病例肾功能均正常,尿控较满意,无肾积水。结论:根据初期的手术操作过程和随访结果,tRARC加原位新膀胱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更多的操作经验、规范的手术流程和长期和随机的对照研究将有助于对这一技术进行评估和推广。
陈光富张鹏张旭马鑫李宏召孙圣坤朱捷杨国强黄双艾青
关键词:全腹腔镜膀胱切除术原位新膀胱术
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输尿管下段肿瘤的初步经验(附7例报告)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技术治疗输尿管下段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7例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输尿管下段肿瘤患者实施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记录围手术期参数,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引流管的拔除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时间,输尿管残端病理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如膀胱、手术区域肿瘤复发的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26(86~160) min.1例患者腹腔镜探查下段输尿管周围粘连严重无法手术,局部取活检,放置钛夹标记术后放疗用,只行单纯肾及输尿管中上段切除.平均出血量112 (20~200) ml.病理结果1例pT3,3例pTz,3例pT1.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6(5~8)天.平均随访6(1~10)个月.因输尿管周围粘连未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的患者术后4月死于肿瘤肺转移.其他患者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初步的数据说明采用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输尿管下段尿路上皮癌是可行的、安全有效的.
马鑫刘启明俞鸿凯张旭
关键词:输尿管肿瘤尿路上皮癌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肾切除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总结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肾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1月施行的178例经阴道NOTES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已婚已育女性。年龄23~71岁,平均47岁。体重指数14.7~31.9 kg/m2,平均23.6 kg/m^2。术前诊断为无功能肾142例,肾肿瘤29例( T1 N0~1 M025例、T2 N0~1 M04例),肾结核7例。行经阴道混合NOTES肾切除术160例,其中单纯性肾切除术132例、根治性肾切除术28例;经阴道纯NOTES肾切除术18例,其中单纯性肾切除术17例、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分别采用Satava和Clavien-Dindo分级系统评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定义为Satava分级≥Ⅱ级或Clavien-Dindo 分级≥Ⅲ级的并发症。分析并发症尤其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本组术中、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0例(22.5%),其中严重并发症13例(7.3%),包括术中11例(6.2%)、术后2例(1.1%)。所有并发症均采用器官修补或切除、血栓取出、止血等措施得到妥善处置,转归良好。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病例。经阴道混合与纯NOTES肾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发生例数[11例(6.9%) vs.2例(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2)。手术开展初期(≤30例)与后期(>30例)相比,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例数[6例(20.0%) vs.5例(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4),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4例(13.3%) vs.16例(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1)。结论经阴道NOTES肾切除术安全可行,但存在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应采取个体化方案进行防治。
张国玺刘全亮邹晓峰袁源湖肖日海薛义军刘佛林钟辛邹毓华谢昆林夏维肖观称郭桂军张兆林
关键词: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肾切除术并发症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辅助腹腔镜下重复肾输尿管切除术三例报告被引量:7
2015年
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我们采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辅助腹腔镜下重复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者3例,疗效满意。
刘佛林薛义军邹晓峰张国玺肖日海袁源湖伍耿青王晓宁吴玉婷龙大治杨军刘敏廖云峰邹毓华谢昆林
关键词:肾输尿管切除术内镜手术腹腔镜阴道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疗效满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