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1101)

作品数:11 被引量:79H指数:5
相关作者:张旭马鑫陈光富符伟军徐阿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嵩明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手术
  • 3篇尿道
  • 3篇外科
  • 2篇电切
  • 2篇电切术
  • 2篇针状电极
  • 2篇输尿管
  • 2篇尿道膀胱
  • 2篇尿道膀胱肿瘤
  • 2篇尿管
  • 2篇前列腺
  • 2篇肿瘤切除
  • 2篇肿瘤切除术
  • 2篇外科手术
  • 2篇细胞
  • 2篇瘤切除术
  • 2篇泌尿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嵩明县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武警总部机关...

作者

  • 7篇张旭
  • 4篇马鑫
  • 3篇徐阿祥
  • 3篇李宏召
  • 3篇符伟军
  • 3篇陈光富
  • 2篇王保军
  • 2篇闫永吉
  • 2篇杨国强
  • 2篇孙圣坤
  • 2篇许勇
  • 2篇黄庆波
  • 2篇杨明辉
  • 2篇李如亮
  • 2篇李春平
  • 2篇杨爱东
  • 2篇李建昌
  • 2篇卢峰
  • 2篇胡雅婷
  • 1篇熊江

传媒

  • 6篇微创泌尿外科...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阶段化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及家属进行阶段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至12月住院的126例手术患者及家属实施阶段化健康教育,运用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测评,同时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统计,并与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的123例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化健康教育后,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了解及其满意度,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P<0.01或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阶段化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和不良事件发生。
胡智飞侯兰李蕊张静明少雄马鑫
关键词:健康教育泌尿外科
ALS2CL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3年
目的观察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正常肾组织中ALS2CL基凶的表达及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免疫组织化学(IPH)及Westernblot检测26例配对癌组织/癌旁正常肾组织标本及2株ccRCC来源细胞(786/0、SN12-PM6)中ALS2CL基凶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S2CL基凶mRNA在65.38%(17/26)的ccRCC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在786/0、SN12-PM6中表达亦显著下调;IPH结果示73.08%(19/26)ccRCC组织ALS2CL蛋白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Westernblot结果示53.58%(14/26)ccRCC组织ALS2CL蛋白表达下调,2株细胞ALS2CL蛋白表达亦下调,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其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S2CL基因表达缺失或下调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密切相关。
向威赵军刘周强曾鹏蒋国松章小平陈朝晖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基因表达抑癌基因
输尿管镜辅助开放性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附16例报告)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在开放性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11月~2013年8月采用输尿管镜辅助开放性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6例.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一次性取净率87.5%(14/16)、2例残余结石经ES WL 治疗后排净.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辅助开放性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最大程度地保护肾功能,结石取净率高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李如亮李春平杨明辉洪光亮杨爱东邓声治卢峰胡雅婷闫永吉
关键词:复杂性肾结石输尿管镜
无闭孔神经反射的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电切术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电切术避免闭孔神经反射的可行性。方法:12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均位于膀胱侧壁,直径1~4cm。采用硬膜外麻醉,以等离子针状电极距肿瘤基底周边1cm电凝膀胱壁黏膜层后,将针尖插入肌层,向远离膀胱壁方向牵拉、切断,直至显露半透明的膀胱外层纤维结缔组织,在肌层与结缔组织之间剥离膀胱肿瘤,完整切除肿瘤基底所在膀胱壁全层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分期。结果:共切除12枚肿瘤,单枚肿瘤切除时间3~30min,平均(12.7±10.4)min;所有病例均未加用闭孔神经阻滞,术中均无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术中出血极少,术后无继发出血。留置尿管3~7d。切除肿瘤均获得完整病理分期:T1期6枚,T2a期4枚,T2b期2枚。随访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切割精准、出血少、可获取完整标本的优点。在切除膀胱侧壁肿瘤时能避免闭孔神经反射,为膀胱侧壁肿瘤的切除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李建昌徐阿祥孙圣坤杨国强许勇陈光富符伟军张旭
关键词:膀胱肿瘤尿路上皮癌膀胱部分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闭孔神经反射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附500例报告)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总结早期开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应用的经验,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在泌尿外科中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10月~2013年11月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500例患者.结果:500例中497例成功完成手术,上尿路手术135例,占27.16%,包括肾上腺癌切除术2例(0.4%)、肾部分切除术60例(12.07%)、肾根治性切除术37例(7.44%)、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6例(1.21%)、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例(0.6%)、肾盂成形术11例(2.21%)、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4例(2.82%)、输尿管探查松解术1例(0.2%)、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及端端吻合1例(0.2%).下尿路手术362例,占72.84%,包括前列腺癌根治术319例(64.19%)、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及回肠膀胱术24例(4.83%)、原位新膀胱术7例(1.41%)、输尿管皮肤造瘘3例(0.6%)、盆腔肿物切除术3例(0.6%)、精囊肿物切除术4例(0.8%)、膀胱结石碎石术1例(0.2%)、骶骨加固术1例(0.2%).中转开放手术3例,包括腹膜后纤维化松解术1例、前列腺癌根治术1例、膀胱全切1例,占0.6%.无显著并发症发生.结论:遵循开放手术及普通腹腔镜原则,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技术上是安全有效的,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失血少及学习曲线短等优点.
张旭高江平符伟军董隽陈光富徐阿祥马鑫李宏召史立新王威朱捷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泌尿外科
经腹膜外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应用现状被引量:3
2016年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目前在欧美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以Da Vinci系统为代表的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技术的逐渐成熟,手术精准性得到极大提升。经腹膜外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具有避免肠管损伤及尿漏引起的腹腔并发症的特点,更加适用于肥胖、既往腹腔手术史及肠道造瘘的特殊患者。本文就该手术方式目前的围术期情况、手术效果、肿瘤学效果进行综述。
王磊张旭
关键词:前列腺机器人腹腔镜肿瘤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附53例报告)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 KRP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5月行PKRP治疗BP H 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无输血、直肠损伤病例;术后4例轻度尿失禁,1周~1个月后完全恢复。随访1~6个月,I PSS、QOL、Qmax、剩余尿量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结论:P KRP 治疗BP H 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李如亮李春平杨明辉洪光亮杨爱东邓声治卢峰胡雅婷闫永吉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散发性双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散发性双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外科处理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79例散发性双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男56例,女23例;年龄25~ 74岁,平均52岁.同时性双肾癌64例,异时性双肾癌15例,均无家族病史.T1期肿瘤68例,T2期肿瘤8例,T3期肿瘤3例.结果 79例患者均行双侧手术治疗,其中34例(43.0%)行双侧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37例(46.8%)行一侧NSS加对侧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6例(7.6%)行一侧RN加对侧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1例(1.3%)行一侧NSS对侧RFA,1例(1.3%)行双侧RN.184枚肿瘤中171枚有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158枚(92.4%),乳头状肾细胞癌7枚(4.1%),嫌色细胞癌4枚(2.3%),肉瘤样癌2枚(1.2%).双侧透明细胞癌55例,双侧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15例伴有一侧肾脏多发病灶(2~6枚).77例(97.5%)获随访,随访时间9~ 1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59例(76.6%)无瘤生存,9例(11.7%)带瘤生存,9例(11.7%)死亡.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为89.8%,3年总体肿瘤无进展生存率为87.1%.多因素分析提示较高的肿瘤核分级(P=0.005)、高肿瘤T分期(P=0.022)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双侧NSS(P=0.157)并未增加肿瘤术后复发的风险.结论 散发性双肾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经积极的双侧手术治疗可取得与单侧肾肿瘤相当的预后,NSS为治疗双肾癌的首选方法.
巩会杰王保军张旭马鑫李宏召李世超黄庆波牛少曦
关键词:肾肿瘤外科手术
针状电极膀胱黏膜剥脱治疗输尿管口旁浅表性膀胱肿瘤5例报告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切除术中采取膀胱黏膜剥脱法处理输尿管口旁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5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均位于输尿管开口10cm内。采用硬膜外麻,以等离子针状电极距肿瘤周边1cm电凝正常膀胱黏膜后,将针尖插入黏膜下层,将肿瘤所在部位膀胱黏膜完整剥脱,观察手术时间、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分期。结果:共切除输尿管口旁肿瘤5枚,单枚肿瘤切除时间5~15min,平均(78±62)min;所有病例均未行闭孔神经阻滞,术中均无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术中出血极少,术后无继发出血,留置尿管24~48h 。切除肿瘤均获得完整病理分期:Ta 期4枚,T1期1枚。随访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无输尿管反流、输尿管口狭窄、肾及输尿管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切除术采用黏膜剥脱法治疗输尿管口旁浅表性膀胱肿瘤,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李建昌张凌君孙圣坤徐阿祥杨国强许勇陈光富符伟军张旭
关键词:膀胱肿瘤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输尿管口
以细胞骨架为靶点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详细介绍了细胞骨架的构成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以细胞骨架主要组成成分为靶点的抗癌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以细胞骨架及其相关调控因子为靶点开发新型抗肿瘤相关药物给予了展望。
张鹏张旭
关键词:细胞骨架抗肿瘤药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