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M2008001)

作品数:6 被引量:147H指数:6
相关作者:蒋琪霞彭青周昕李晓华朱礼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伤口
  • 3篇愈合
  • 3篇伤口愈合
  • 3篇伤口治疗
  • 3篇湿性疗法
  • 2篇压伤
  • 2篇伤口护理
  • 2篇护理
  • 2篇负压
  • 2篇负压伤口治疗
  • 1篇应用及效果
  • 1篇远红外线
  • 1篇照射
  • 1篇照射时间
  • 1篇乳膏
  • 1篇三乙醇胺乳膏
  • 1篇湿敷
  • 1篇慢性伤口
  • 1篇创伤
  • 1篇创伤伤口

机构

  • 4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蒋琪霞
  • 4篇李晓华
  • 4篇周昕
  • 4篇彭青
  • 3篇朱礼霞
  • 1篇胡素琴
  • 1篇黄秀玲
  • 1篇李洋
  • 1篇张媛

传媒

  • 4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三乙醇胺乳膏湿敷创伤伤口的疗效评价及其愈合计分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湿敷减轻创伤伤口的疼痛和促进愈合效果,探讨愈合计分用于评价创伤伤口疗效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入选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三乙醇胺乳膏涂抹加保湿覆盖,对照组采用藻酸盐敷料覆盖。观察比较治疗后第3、第7、第14、第21天伤口疼痛计分、伤口愈合计分、伤口面积缩小率、治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治愈率100%,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1 d内伤口疼痛计分、愈合计分随治疗时间增加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伤口面积缩小率也增加明显(P<0.05)。结论伤口愈合计分用于创伤伤口疗效评价是客观可行的综合指标,三乙醇胺乳膏湿敷用于创伤伤口,其减轻伤口疼痛、促进伤口缩小和缩短愈合时间的效果优于单用藻酸盐敷料,使用安全便捷。
蒋琪霞李晓华周昕彭青黄秀玲李洋朱礼霞
关键词:创伤伤口护理湿性疗法伤口愈合
负压闭合技术在处理慢性伤口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被引量:26
2009年
目的:负压闭合技术是治疗伤口的新技术,国内相关临床应用及研究刚起步。文中探讨负压闭合技术用于处理慢性伤口的操作流程、适宜疗程及效果。方法:12例伤口面积〉100 cm2或有潜行、腔道引流不畅或久治难愈(病程≥1个月)的慢性或伴发感染的伤口,采用"便携式压力可控式负压伤口治疗仪"和十步法操作流程行负压伤口治疗,规定疗程30-50 d。观察治疗前后伤口愈合计分、治愈率、愈合方式和愈合时间。结果:12例负压治疗时间(27.7±22.6)d,9例愈合,1例好转,2例经湿性治疗后转外科手术治疗愈合,治愈率91.7%,愈合时间(59.36±22.88)d。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所需愈合时间越长,其他因素与愈合时间和治愈率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负压闭合技术适用于任何年龄患者的慢性伤口,适宜疗程30-50 d,有助于提高难愈伤口的治愈率。
蒋琪霞李晓华胡素琴彭青周昕
关键词:负压伤口治疗湿性疗法慢性伤口
负压伤口治疗联合湿性疗法用于交通挤压伤的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负压治疗和湿性疗法是2种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的新方法。文中观察比较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联合湿性疗法(moist wound therapy,MWT)与单纯使用MWT用于交通挤压伤伤口的效果。方法对入选的32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PWT+MWT组和MWT组,每组16例,NPWT+MWT组采用负压治疗21d后使用标准湿性疗法至愈合,MWT组采用标准湿性疗法至愈合。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21d采用相同方法测量伤口面积、深度、潜行和肉芽组织覆盖伤口床的百分率,计算面积、深度、体积和最大潜行的缩小率并记录100%肉芽覆盖伤口床时间及愈合时间。结果 2组治愈率均为100%,NPWT+MWT组在负压伤口治疗后21d的伤口面积、体积、深度和最大潜行缩小率均优于MWT组(P<0.05);100%肉芽覆盖伤口床时间NPWT+MWT组短于MWT组[(25.00±5.77)d vs(41.25±18.32)d,P=0.000];NPWT+MWT组愈合时间较MWT组缩短2周左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63±22.38)d vs(83.56±55.31)d,P=0.597]。结论负压伤口治疗治疗适用于软组织挤压伤,结合湿性疗法可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有利于伤口缩小和愈合。
蒋琪霞朱礼霞张媛李晓华彭青周昕
关键词:负压伤口治疗伤口愈合
红光和红外线辅助伤口治疗的照射时间与效果观察被引量:48
2011年
目的近年来已有关于物理干预辅助治疗伤口以减轻疼痛与促进愈合的研究,但尚缺乏不同光源物理干预治疗的时间与效果研究。文中旨在比较红光(red light,RL)照射与远红外线(far infrared ray,FIR)照射2种物理干预辅助伤口治疗的效果及有效作用时间。方法将90例伤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3组伤口的处理方法除物理干预方法与时间外均相同,分别为RL治疗20 min(RL20组)、FIR治疗10 min(FIR组)和RL治疗10 min(RL10组)。治疗前后7、14、21和28 d分别测量伤口温度、疼痛计分、伤口面积并计算每组伤口的缩小率和治愈率,记录愈合时间。结果 3组伤口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P〉0.05),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1,P〉0.05)。治疗28 d后伤口缩小率均〉50%,提升伤口温度1~2℃。3组伤口患者治疗前后第7-28天疼痛计分减少均≥6分,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20组治疗第28天伤口面积明显缩小(P〈0.01),FIR组第14、28天伤口缩小明显(P〈0.05)。RL10组第21、28天缩小明显(P〈0.05)。结论 RL与FIR辅助伤口治疗效果相当,但RL治疗具有照射均匀、穿透深度深、操作方便、安全性强等优点;照射10 min和20 min的效果相近。建议RL辅助治疗伤口每次10 min、连续14 d为宜。FIR治疗以热辐射效应为主,照射时间10 min/次、疗程根据伤口可延长14 d以上。
蒋琪霞周昕彭青李晓华
关键词:远红外线伤口护理伤口愈合
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0年
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是近十多年来提出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文中对技术的材料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朱礼霞蒋琪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