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SH001)

作品数:24 被引量:187H指数:9
相关作者:陈兴鹏张子龙薛冰郭晓佳逯承鹏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佛蒙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可持续发展
  • 6篇生态
  • 6篇能值
  • 4篇能值分析
  • 3篇循环经济
  • 3篇生态经济
  • 3篇物质代谢
  • 3篇旅游
  • 2篇植被
  • 2篇生态环境
  • 2篇能值分析理论
  • 2篇农业
  • 2篇人地系统
  • 2篇网络
  • 2篇经济增长
  • 2篇可持续发展评...
  • 2篇可持续发展指...
  • 2篇环境承载力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农业

机构

  • 22篇兰州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佛蒙特大学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省科学院

作者

  • 21篇陈兴鹏
  • 9篇张子龙
  • 8篇薛冰
  • 7篇郭晓佳
  • 5篇逯承鹏
  • 3篇鹿晨昱
  • 3篇耿涌
  • 3篇焦文婷
  • 2篇黄艳
  • 1篇伍俊辉
  • 1篇程秋梅
  • 1篇赵永波
  • 1篇李勇进
  • 1篇赵延德
  • 1篇张艳秋
  • 1篇张满银
  • 1篇王雨
  • 1篇张骞文
  • 1篇李恒吉
  • 1篇马玲

传媒

  • 7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统计与决策
  • 2篇甘肃农业
  • 2篇发展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旅游科学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嘉兴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森林植被对降水径流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森林对水文的影响是有条件的,在强调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的同时不能片面地夸大它的积极作用,也不能忽视它的消极影响。只有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才能合理地确定不同地区的生态建设目标和措施,才能真正改善环境。
朱黎晖
关键词:植被径流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与分析——以甘肃省正宁县为例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在详细调查正宁县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的基础上,介绍了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类型的构建及指标的计算方法、赋值等,并对该区域的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
马玲
关键词: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白银市资源型企业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白银市重点资源型工业企业在产品、副产品或废弃物方面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的目的首先在于揭示白银市企业网络的基本特点,从而使得企业不是用偶然的外部联系这一短期机制来获取竞争能力,而是利用网络拓展其知识基础,达到整个网络的互利和共生;其次,为构建企业间合作环境管理网络甚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性网络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银市资源型企业间联系较为密切,个体间的联系以最终产品联系为主,区内企业对外依存度高,区外企业在企业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
李勇进陈兴鹏陈文江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企业网络
中国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测度的比较被引量:9
2009年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三维模型,构建了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在分析运算各子系统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区域可持续发展度、协调度及可持续性的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中国西北地区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与实际发展状况相一致的结论。
杨冕陈兴鹏薛冰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三维模型发展度协调度
基于元指标理论的庆阳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元指标理论,构建了庆阳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对庆阳各县(区)1990年以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8年,庆阳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总体上是在逐渐增强,但这种增强的主要拉动力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社会的迅速进步,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目前部分县区已经出现了减弱的态势。
鹿晨昱陈兴鹏薛冰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方法,运用协调度以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其中阿克塞、肃北、肃南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类区域,天祝、甘南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区域,而张家川和临夏处于失调状态。基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分析结果,结合甘肃民族地区资源优势,提出了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
鹿晨昱陈兴鹏黄艳
关键词: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少数民族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人地系统物质代谢和生态效率研究——基于能值分析理论被引量:4
2010年
以能值分析理论为基础,选取能够充分反映人地系统的主要能值指标,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1985~2005年人地系统的物质代谢和生态效率(即可持续性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21年来,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产出效率不断降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值废弃率、环境负荷率均呈持续增长趋势;人口与环境的矛盾不断激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降低。最后,在定量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人地系统演变的趋势进行了简要预测及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向和措施。
郭晓佳陈兴鹏张满银
关键词:能值分析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甘肃少数民族地区
旅游收入增长驱动因素的定量辩识被引量:12
2009年
文章应用PLS法,选取主控自变量因子建立单因变量的PLS回归分析模型,并以甘肃省嘉峪关市为实证分析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收入增长驱动因素的主导因子为物价水平指数而不是游客人数,说明传统的游客数量粗放扩张型旅游业发展模式有待调整。
郭晓佳陈兴鹏张子龙逯承鹏
关键词:旅游收入影响因子分析
基于能值分析的县域生态经济系统物质代谢与可持续发展评价——以甘肃省正宁县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该区既是煤炭资源集中地、辐射能源高值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并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面临着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文中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通过建立能值指标体系,定量地评价区域的物质代谢效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物质代谢的优化措施,以促进西部县域的快速、和谐发展。
焦文婷陈兴鹏张子龙逯承鹏郭晓佳
关键词:物质代谢能值分析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演变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效应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被引量:20
2010年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案例,基于1985年以来的相关历史统计数据,以能值分析计算结果为基本依据,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结构分解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经济发展对环境压力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反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5年间,经济发展对区域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对环境产生的压力也不断加大;废弃物排放量随着经济增长在不断加大,而且还未出现废弃物排放量有所降低的趋势。无论是以物质投入为表征的环境压力,还是以废弃物排放为表征的环境压力,都呈上升趋势,导致其上升的主要因素都是经济规模效应,经济结构效应在初期表现出对环境压力的抑制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大,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演化,经济结构开始表现出增量效应。技术效应对环境压力的增加总体表现出抑制作用,但不足以抵消经济规模的增量效应。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和重组区域社会经济活动过程显得非常迫切,这种迫切性将是进一步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来源。
薛冰张子龙郭晓佳陈兴鹏耿涌
关键词:生态经济经济增长环境压力能值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