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5Z307)

作品数:13 被引量:63H指数:5
相关作者:高继慧陈国庆秦裕琨王帅吴少华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脱硫
  • 4篇烟气
  • 4篇脱硫脱硝
  • 4篇脱硝
  • 4篇NO
  • 3篇燃煤
  • 3篇燃煤烟气
  • 3篇煤烟
  • 3篇催化
  • 3篇催化氧化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同时脱硫
  • 2篇同时脱硫脱硝
  • 2篇脱除
  • 2篇气液
  • 2篇脱硫灰
  • 2篇吸收剂
  • 2篇钙基
  • 2篇钙基吸收剂
  • 2篇干法

机构

  • 13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3篇高继慧
  • 9篇陈国庆
  • 6篇秦裕琨
  • 6篇吴少华
  • 6篇王帅
  • 3篇付晓林
  • 3篇杜谦
  • 3篇龚泽儒
  • 3篇高建民
  • 3篇吴燕燕
  • 2篇徐莉莉
  • 2篇刘加勋
  • 2篇汪细河
  • 2篇赵海兵
  • 1篇张治国
  • 1篇尹伊郡
  • 1篇贾利峰
  • 1篇杨建国
  • 1篇王鹏

传媒

  • 5篇化工学报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动力工程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nO_x/RHA催化氧化NO制备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10年
以稻壳灰(RHA)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MnO_x/RHA催化剂,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制备条件对MnO_x/RHA催化氧化NO活性的影响,采用XRD、SEM、EDX和XRF等方法对催化剂特征及制备条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催化剂特征的分析发现,MnO_x主要以无定形颗粒状负载在RHA内表面和断面上;除煅烧时间外,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有显著影响。通过对催化剂及RHA表面微观形貌和组分的分析发现,随着煅烧温度升高,RHA表面MnO_x颗粒尺寸增大,MnO_x晶体含量增加,当煅烧温度由200℃上升到650℃时,MnO_x颗粒粒径由0.1μm增大到1.0μm。随着灰化温度升高,RHA表面结构由平板状向疏松蜂窝状和细丝状转变。
高继慧陈国庆杜谦徐莉莉付晓林秦裕琨
关键词:催化氧化稻壳灰脱硫脱硝
复合喷动烟气净化工艺气液主反应区段蒸发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针对一种新型半干法复合喷动烟气净化工艺,提出了使用截面温度标准差判定蒸发过程的分析方法,利用双回路抽气式温度、湿度测量装置和可测量径向截面温度分布的网状测量装置对该工艺的气液主反应区段进行了蒸发特性研究。详细研究了分析方法、雾化气液比、烟气温度、烟气速度对蒸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气温度对蒸发特性有显著影响,由120℃上升至180℃可使气液主反应区缩短34%;雾化气液比由0.1上升到0.3可使气液主反应区缩短23.5%以上;烟气速度对气液主反应影响较小,但较低烟气速度有利于离子吸收反应的进行。
高继慧龚泽儒陈国庆刘加勋赵海兵
关键词:气液反应标准差烟气净化
复合喷动塔内蒸发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分析了描述喷动塔内气液流动、雾化、蒸发、碰壁的数学模型,运用上述模型模拟脱硫塔内蒸发特性,得到了入口介质条件对塔内蒸发特性及液相水含量的影响,通过与实验值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液滴蒸发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距离喷嘴300 mm处达到最大值;在一、二级塔体交界处,由于受多级喷动结构影响,液滴蒸发速率明显升高;液滴截面质量流率沿塔体轴向逐渐降低,在1 500 m处基本蒸发完毕;蒸发强度与喷嘴雾化压力呈非单调关系,烟气温度和含湿量对一级塔内液态水含量有3倍5倍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基本一致,可以作为研究塔内液滴蒸发特性的有效工具。
陈国庆高继慧龚泽儒高建民秦裕琨
关键词:数值模拟
燃煤烟气NO/SO_2对Cl/Cl_2形成过程的影响机制被引量:5
2010年
燃煤烟气中Cl/Cl2的形成过程对Hg0的转化有重要影响。应用CHEMKIN软件包,在典型燃煤烟气温降速率下,通过化学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NO/SO2对Cl/Cl2形成过程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Cl原子形成过程中OH是重要反应物,NO抑制Cl原子形成的原因是由于NO会与Cl原子生成反应竞争反应物OH。另外,NO与OH反应后的产物HONO会与Cl原子反应生成HCl和NO2,从而进一步降低烟气中的Cl原子浓度。SO2会大量消耗反应体系中的O原子,而O原子主要通过OH转化生成,O原子的大量消耗促进了OH转化为O原子,使得OH在Cl原子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被削弱,从而使SO2抑制了Cl原子形成。Cl2主要通过Cl原子转化形成,因此Cl原子的形成受到抑制将同时导致Cl2形成过程受到抑制。
王帅高继慧吴燕燕汪细河吴少华
关键词:燃煤烟气CHEMKIN化学动力学
SO_2对钙基吸收剂吸收NO的作用机理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低温条件下SO2对Ca(OH)2吸收NO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烟气中O2和H2O对SO2促进Ca(OH)2吸收NO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烟气不含SO2时,Ca(OH)2对NO基本无吸收作用;烟气中SO2的存在对NO吸收具有促进作用。H2O和O2对SO2促进NO吸收有显著影响;当烟气不含O2时,即使大量的SO2被吸收,NO吸收效率仍较低;只有SO2与O2和H2O共存才能促进NO吸收。脱硫产物CaSO3对NO无氧化作用;NO、H2O和SO2未在吸收剂表面产生可分解释放NO2的大分子中间配合物。分析认为在脱硫过程中产生了可以促进NO与O2反应的非稳定中间活性组分。
高继慧陈国庆付晓林杜谦高建民秦裕琨
关键词:钙基吸收剂脱硫脱硝
半干法脱硫灰对Hg^0的催化氧化及吸附特性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新型一体化脱硫工艺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的脱硫灰为吸附剂,使用固定床反应器,在模拟烟气的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半干法脱硫灰对汞的吸附及催化氧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吸附于脱硫灰表面的汞主要以Hg2+的形态存在,多数情况下,更高的汞氧化率伴随有更高的汞吸附率,HCl、Cl2、NO2在脱硫灰的催化作用下能有效氧化Hg0,且不同组分对Hg0的氧化作用可以累积,而NO和SO2抑制了脱硫灰对汞的吸附。脱硫灰中未燃尽碳和Fe2O3对脱硫灰吸附和催化氧化气态汞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汞吸附率和氧化率在使用两种脱硫灰作为吸附剂时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这是传质过程和反应速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王帅高继慧吴燕燕吴少华
关键词:半干法脱硫灰催化氧化
半干法压力旋流式喷嘴雾化性能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10年
对压力旋流式脱硫雾化喷嘴雾化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各因素对雾化液滴粒径的影响,得到了喷嘴下游流场内液滴粒径和速度空间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雾化液滴粒径与雾化压力和喷嘴直径成正比,与雾化介质黏度和表面张力成反比;液滴速度沿轴向方向急剧衰减,在距喷嘴200mm处几乎不发生变化,而在径向方向上呈中心低,边缘高的分布;在破碎和聚合的作用下,液滴粒径沿轴向方向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大颗粒主要集中在雾炬外围.试验结果与计算值基本吻合.
高继慧陈国庆高建民秦裕琨
关键词:压力雾化雾化特性半干法数值模拟
基于低温联合脱除的中低温Hg形态转化机理被引量:3
2009年
与其他燃煤污染物联合脱除是解决燃煤汞排放问题的有效手段,促进Hg0向Hg2+的形态转化可以提高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对燃煤汞排放的控制能力。应用汞形态转化实验台,在中低温条件下研究分析Cl2、SO2、H2O以及NO2对Hg0氧化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中低温条件下,10μl·L-1Cl2可以氧化90%以上的Hg0。SO2对Hg0形态转化过程的影响呈现区间性变化,按照SO2浓度由小到大可划分为3个区间,只有在第(Ⅱ)区间内SO2浓度才能显著影响Hg0的形态转化过程。H2O与Cl2反应的生成物HCl可以氧化Hg0,但其在中低温条件下氧化Hg0的能力弱于Cl2,使得H2O的存在抑制了Hg0的形态转化。将NO氧化为NO2后进行脱除是低温条件下联合脱除的重要路线,NO2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自由氧原子可以将Hg0氧化为HgO,这增强了低温条件下汞与NOx联合脱除的技术可行性。
汪细河高继慧王帅杨建国杜谦吴少华
关键词:燃煤烟气
气液共存区域温湿度场的测量及液相分布的表征方法
2009年
分析了喷雾干燥器内气液共存区域烟气湿度的表征方法,设计了可实现多点同步采集的湿球温度测量装置和试验平台,进行了温湿度场测量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干球温度为90~120℃、湿球温度为40~60℃的反应器工作区间内,可以采用湿球温度定性表征烟气湿度的变化;增湿操作进行后,存在30~40s的湿球温度值稳定测量时间;接近测量对象湿球温度的增湿水温有利于减少测量干扰;与单点测量结果对比,液相稠密区和稀疏区均较吻合;通过对比分析裸电偶测量值与湿球温度,可定性获得被测截面的液相分布特征.
高继慧陈国庆龚泽儒赵海兵刘加勋
关键词:喷雾干燥热电偶
单光路冷原子吸收法在线测量气态痕量汞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建立单光路冷原子吸收在线测Hg小型实验装置,应用HydraAA全自动测Hg仪,采用湿化学法测量吸收液中的Hg浓度,通过测量结果计算出气体中的Hg浓度,测量结果表明渗透管渗透速率稳定。在此基础上,根据Lambert-Beer定律,通过原子吸收的方式测量痕量气态Hg的吸收强度,并与湿化学法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表明单光路条件下,冷原子吸收可用于纯净气体中Hg浓度的测量,进一步的研究应当以如何提高系统适应性及抗干扰能力为主要方向,光源强度的脉动可通过监测Hg的其他谱线来消除;外界环境的干扰,例如气体中存在粉尘或吸收池镜片存在污染等,可通过光电耦合变化作用予以消除。
王帅王鹏汪细河高继慧张治国吴少华
关键词:原子吸收HG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