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30021)

作品数:17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王伟谢敏杰喻志源杨锦珊张兆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细胞
  • 6篇蛋白
  • 6篇缺血
  • 6篇脑缺血
  • 5篇星形
  • 5篇星形胶质
  • 5篇星形胶质细胞
  • 5篇周期
  • 5篇细胞周期
  • 5篇胶质
  • 5篇胶质细胞
  • 4篇再灌注
  • 4篇神经元
  • 4篇灌注
  • 3篇凋亡
  • 3篇灶性
  • 3篇灶性脑缺血
  • 3篇增殖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机构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王伟
  • 7篇喻志源
  • 7篇谢敏杰
  • 4篇杨锦珊
  • 4篇余樱
  • 4篇张兆辉
  • 3篇刘阳
  • 2篇孙谦
  • 2篇张秋佳
  • 2篇徐莉
  • 1篇彭希
  • 1篇徐江
  • 1篇丁凤菲
  • 1篇周珂
  • 1篇朱碧峰
  • 1篇张函
  • 1篇肖君
  • 1篇何丹
  • 1篇刘淼
  • 1篇吕家高

传媒

  • 5篇神经损伤与功...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Journa...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EphA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特点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EphA受体在海马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及全脑缺血再灌注组40只,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观察假手术组及缺血组在缺血后不同时间点(6 h、1 d、3 d、7d)EphA受体m RNA含量变化的情况,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EphA4受体在海马的细胞定位。结果:EphA1-A8及EphA10 RNA在正常海马组织均有表达,EphA4受体含量多。在缺血状态下,EphA1、EphA2、EphA3、EphA6、EphA7及EphA8的mRNA表达水平一过性上调,EphA4、EphA5和EphA10的m RNA表达水平逐步上调;EphA4受体亦是缺血后变化最显著的EphA受体。免疫荧光双标显示EphA4主要分布于海马CA1-CA3区及DG区Neu N阳性锥体神经元。结论:在海马不同的EphA受体对缺血呈现出不同的应答模式,EphA4是海马正常条件下表达最为丰富的EphA受体并且在缺血条件下出现最为显著地表达变化。EphA4受体主要分布于海马CA1-CA3区以及DG区NeuN阳性锥体神经元。
杨锦珊龙根徐莉谢敏杰王伟
关键词:锥体神经元
糖氧剥夺诱导神经元磷酸化Rb蛋白表达特点及其与凋亡关系研究
2012年
目的观察糖氧剥夺(OGD)诱导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细胞内磷酸化Rb蛋白(p-Rb)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其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OGD1 h后恢复糖氧供给(OGD/R)6 h、12 h和24 h组。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神经元p-Rb表达特点及其与TUNEL染色的关系。结果 p-Rb在OGD/R各组神经元的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主要在神经元细胞浆内强表达,OGD/R6h组p-Rb与TUNEL染色共定位细胞比例开始增高,12 h达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OGD/R24 h组很少观察到两者共定位染色。结论 Rb磷酸化介导的神经元细胞周期紊乱可能是缺血缺氧诱导的神经元早期凋亡机制之一。
余樱张兆辉喻志源王伟
关键词:神经元凋亡细胞周期
VEGF/VEGFR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研究VEGF/VEGFR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与VEGFR抗体组,每组36只,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假手术组不造成缺血。VEGFR抗体组在造模前20 min侧脑室注射VEGF抗体,假手术组、对照组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3组在造模后1、3、7 d Bederson评分、VEGFR及缺血半暗带VEGFR2的变化。结果:VEGFR抗体组的Bederson评分在第1、3天高于对照组(P<0.05),VEGFR的表达在第1、3天低于对照组(P<0.01),但较假手术组高;VEGFR抗体组VEGFR2表达在第1、3天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VEGF活化刺激VEGFR表达上调,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加速新生血管形成。
何佳丁凤菲刘敏珍王伟
关键词:VEGFVEGFR缺血半暗带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磷酸化Rb蛋白与凋亡神经元的共定位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磷酸化Rb蛋白(p-Rb,ser 795)的表达定位与神经元凋亡的时空关系。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1h再灌注12h,1d,3d,7d组。利用TUNEL法检测缺血周边区细胞凋亡情况;TUNEL与p-Rb荧光双标观察神经元凋亡与p-Rb表达、定位的关系。结果缺血半暗带内大部分TUNEL阳性细胞为神经元;大鼠MCAO再灌注12h和1d,TUNEL与p-Rb分别以重叠和镶嵌的方式共定位;再灌注3d,7d发生p-Rb核浆转移的神经元与TUNEL染色细胞仍然分别维持在高水平,但是两者却没有明显的共定位关系。结论 p-Rb可能参与短暂局灶脑缺血后神经元早期凋亡过程,间接或者不参与神经元晚期凋亡过程。
余樱张兆辉喻志源王伟
TREK-1通道活性改变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双孔钾通道TREK-1活性改变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对照组(10只)和干预组(25只)。建立大鼠光化学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不注射玫瑰红,干预组侧脑室注射不同浓度(100μmol/L、250μmol/L、500μmol/L、1 mmol/L)亚麻酸(LIN),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正常生理情况下TREK-1在大脑神经细胞中的表达,TUNEL及DAPI双标法检测缺血边缘区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结果:正常生理情况下,TREK-1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大量细胞凋亡,Bcl-2/Bax值下降,p-erk蛋白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细胞凋亡显著减少,Bcl-2/Bax值上升,p-erk蛋白降低(P<0.05)。结论:TREK-1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TREK-1激动剂LIN可显著抑制脑缺血后细胞凋亡,上调Bcl-2与Bax比值,抑制erk磷酸化。
刘阳孙谦王伟谢敏杰
关键词:脑缺血TREK-1亚麻酸凋亡
MRS2179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MMP-9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P2Y1受体抑制剂MRS2179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MMP-9表达及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MRS2179组各15只。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经侧脑室注射5μL人工脑脊液(aCSF),MRS2179组侧脑室注射5μL MRS2179(2 nmol)。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不予缺血。缺血再灌注24 h后,应用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染料(EB)溢出量定量检测BBB通透性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MMP-9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假手术组、MRS2179组的脑含水量分别为(81.72±0.23)%、(77.65±0.27)%、(79.92±0.24)%(n=6),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1);MRS2179组较模型组有所下降(P<0.01),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模型组梗死侧脑组织血管外EB溢出量为(1737.60±67.46)ng/g,显著高于假手术组(324.18±63.35)ng/g(P<0.01);MRS2179组梗死侧脑组织血管外EB溢出量为(1165.15±93.26)ng/g,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n=6)。假手术组、模型组、MRS2179再灌注24 h梗死边缘区脑组织中相对MMP-9蛋白含量分别为(0.52±0.05)、(1.69±0.08)、(0.99±0.10)(n=3),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MRS2179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结论:P2Y1R抑制剂MRS2179可能通过降低MMP-9表达,降低BBB通透性,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后脑水肿程度。
张秋佳杨锦珊刘阳王伟
关键词:血脑屏障脑水肿基质金属蛋白酶-9
Inhibitory Effects of Roscovitine on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In Vitro
2014年
Abnorma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 are the major cause of in-stent restenosis(ISR). Intervention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VSMC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antirestenotic therapy. Roscovitine, a second-generation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can inhibit cell cycle of multiple cell types.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roscovitine on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VSMCs in vitro by flow cytometry, Brd U incorporation and wound healing assay, respectively.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roscovitine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G0/G1 phase cells after 12 h(69.57±3.65 vs. 92.50±1.68, P=0.000), 24 h(80.87±2.24 vs. 90.25±0.79, P=0.000) and 48 h(88.08±3.86 vs. 88.87±2.43, P=0.427)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Roscovitine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VSMCs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way.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roscovitine showed increased capacity for growth and migration inhibition. Roscovitine(30 μmol/L) led to an almost complete VSMCs growth and migration arrest. Combined with its low toxicity and selective inhibition to ISR-VSMCs, roscovitine may be a potential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stenosis diseases and particularly useful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SR.
张双双王伟赵崇强谢敏杰李闻宇杨向俐吕家高
关键词:体外增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TREK-1激动剂亚麻酸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诱导电流和摄取谷氨酸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双孔钾通道TREK-1激动剂亚麻酸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诱导电流和摄取谷氨酸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海马脑片膜片钳技术研究TREK-1激动剂亚麻酸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诱导电流的影响;原代培养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TREK-1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采用谷氨酸浓度检测法观察TREK-1激动剂亚麻酸对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的影响。结果 TREK-1在星形胶质细胞上表达丰富,谷氨酸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产生内向电流,与对照组相比,给予TREK-1激动剂亚麻酸干预后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诱导电流显著增加(P<0.05),并显著增强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能力(P<0.05)。结论 TREK-1在星形胶质细胞上表达,TREK-1激动剂亚麻酸显著增加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诱导电流,增强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能力,提示TREK-1活性改变与星形胶质细胞平衡缓冲功能密切相关。
刘阳孙谦杨锦珊王伟谢敏杰
关键词:TREK-1亚麻酸谷氨酸摄取
磷酸化Rb蛋白在正常成年大鼠与脑缺血大鼠神经元内的表达变化
2012年
目的观察正常成年大鼠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内磷酸化Rb蛋白(p-Rb)的表达及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成年大鼠不同脑区神经元内p-Rb表达特点,比较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不同时间点(12h、1d、3d、7d)缺血半暗带内神经元p-Rb的变化特点。结果成年大鼠神经元内p-Rb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与对照组相比,MCAO再灌注后各时间点p-Rb免疫反应性均增强;再灌注1d,缺血半暗带内部分神经元p-Rb表达由细胞核转移到细胞浆。结论成熟神经元内p-Rb在细胞核内表达可能对于维持神经元的有丝分裂后状态有一定作用,当其发生核浆转移提示神经元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紊乱,可能再进入细胞周期。
余樱周珂张兆辉王伟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神经元细胞周期
缺氧/复氧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合成及释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条件下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活力变化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释放和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为正常组(N)及缺氧/复氧组(H/R)。在缺氧/复氧各个时间点,应用MTT法检测缺氧/复氧时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力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检测BDNF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上清中BDNF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缺氧6 h、复氧72 h以内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细胞活力不会发生明显改变,BDNF的释放量无明显变化,但是缺氧/复氧可诱导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BDNF表达量的增加。结论单纯的缺氧/复氧条件可影响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BDNF的合成,但不足以引起BNDF的释放改变以及细胞的活力变化。
肖君张函王伟谢敏杰喻志源何丹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