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1211A035)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贾文霄王红王云玲刘莹王皓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结核
  • 4篇脊柱
  • 4篇脊柱结核
  • 4篇成像
  • 3篇影像
  • 3篇加权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影像学
  • 2篇手术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加权
  • 2篇弥散加权成像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结核
  • 2篇灌注
  • 2篇艾滋病
  • 2篇艾滋病患者
  • 2篇病患
  • 2篇病理

机构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贾文霄
  • 5篇王红
  • 4篇王云玲
  • 3篇刘莹
  • 2篇马景旭
  • 2篇王皓
  • 1篇赵丽萍
  • 1篇聂聪科
  • 1篇李章宇
  • 1篇滕心瑞
  • 1篇刘波

传媒

  • 4篇新疆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建立新西兰白兔脊柱结核的两种方法比较研究
2012年
目的: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构建兔脊柱结核动物模型,为研究脊柱结核早期病变及影像学表现提供实验载体。方法:选择兔龄24周龄以上健康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4组(A、B、C、D),A、B为感染组,每组10只;C、D为对照组,每组5只。A、B感染组分别采用侧方入路和后方入路注入结核杆菌;C、D对照组分别采用侧方入路和后方入路注入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1、2、3周每组在麻醉下钳取实验动物术后椎体行病理学检查。结果:B组兔子死亡1只,术后1周A、B组抗酸杆菌实验均为阴性:术后2周A组病理检查9/10抗酸杆菌阳性,1/10抗酸杆菌阴性,B组抗酸杆菌实验2/9阳性,7/9阴性;术后3周A、B组抗酸杆菌均为阳性。C、D组病理均阴性。术后病理结果采用来两独立样本的卡方检验,P<0.05,认为A组术后2周抗酸杆菌阳性率高于B组。结论2种手术均成功建立了兔脊柱结核模型。侧方入路比后方入所诱发的脊柱结核出现更早,进展较快且动物术后并发症少,存活率高。
王云玲刘莹王红贾文霄
关键词:新西兰白兔脊柱结核手术入路
MR弥散及灌注成像评价兔脊柱结核病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灌注成像(PWI)在兔脊柱结核发病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手术建立兔脊柱结核动物模型(病变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空白组,在手术后第4、6、8周分别行常规MRI、DWI及PWI扫描,观察常规MR表现;选定感兴趣区测量正常椎体与病变椎体的ADC值,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测量正常椎体与病变椎体的相对信号强度增加率(△SI)、最大线性斜率比值(SSmax)、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值,并对△SI、SSmax、MTT、TTP值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于第8周行MR检查结束后处死,经病理学证实为结核感染纳为研究对象。结果手术成功建立脊柱结核动物模型。脊柱结核动物模型术后第4、6、8周椎体及椎间盘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但常规MR及DWI出现信号异常,术后第8周病变椎体的ADC值高于正常椎体的ADC值(t′=17.35,P<0.05)。术后第6周病变椎体△SI、SSmax、MTT、TTP值均达到最大,与正常椎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周病变椎体骨组织和纤维结缔组织内可见结核样肉芽肿及干酪样坏死。病变椎体骨小梁断裂,其周围为炎性肉芽组织,有大量淋巴细胞和纤维细胞,炎性组织内死骨形成。结论 DWI扫描ADC值测量及PWI成像能够为脊柱结核早期诊断提供一定依据,为临床干预提供影像学信息。
王云玲王红马景旭贾文霄
关键词:脊柱结核弥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
脊椎结核病理机制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2012年
结核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与肺结核一样,骨关节结核近年的发病率也存在明显上升的趋势。骨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bone and joint)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以发病缓慢,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全身乏力,午后低热,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
滕心瑞贾文霄
关键词:病理机制脊椎结核影像学骨关节结核全身中毒症状全身乏力
磁共振成像对关节结核的诊断探讨
2012年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结核病在我区具有高发及复发趋势,其中关节结核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关节结核的X线及CT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敏感性强,因此在关节结核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17例经关节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关节结核患者的MR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就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刘莹聂聪科李章宇贾文霄
关键词:关节结核磁共振成像艾滋病患者CT影像表现关节镜手术影像资料
高分辨CT(HRCT)在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患者的增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结核病在我区具有高发及复发趋势,其中肺部结核发病率居于首位,本研究对我院于2009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27例,肺部高分辨CT(HRCT)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就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赵丽萍王红王皓贾文霄
关键词: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艾滋病患者肺结核患者影像学特点
MR-PWI评价早期兔脊柱结核血流灌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MR灌注加权成像(PWI)在早期兔脊柱结核血流灌注动态化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手术建立兔脊柱结核动物模型(病变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空白组,造模后4、6、8周对其分别采用MRI常规及PWI扫描,观察常规MRI表现及病变椎体的血流灌注变化,选定感兴趣区并分别测量正常椎体与病变椎体的相对信号强度增加率(△SI)、最大线性斜率比值(SSmax)、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值,所测得的△SI、SSmax、MTT、TTP值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病变组动物于第8周行MR检查结束后处死,经病理学证实为结核感染纳为研究对象。结果成功建立脊柱结核动物模型。造模4、6周病变椎体、椎间盘X线、CT表现正常,8周后部分椎体骨质破坏。常规MRI显示为长T1、长T2信号,DWI高信号。术后6周病变组△SI、SSmax、MTT、TTP值均达到最大,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 PWI能较好地评估早期脊柱结核血流灌注变化,为临床干预提供影像学信息。
王云玲白山.军斯汗王红马景旭贾文霄
关键词:脊柱结核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
MR弥散加权成像在兔脊柱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兔脊柱结核发病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5只,应用外科手术建立兔脊柱结核动物模型,在手术后4、6、8周分别采用常规MRI及DWI扫描,观察MR表现并测量正常椎体与病变椎体的ADC值,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建立脊柱结核动物模型。脊柱结核动物模型术后第4、6、8周椎体及椎间盘形态未见明显异常,DWI出现异常信号,且病变椎体与正常椎体ADC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病变椎体的ADC值高于正常椎体。结论 DWI分析及ADC值测量能够为脊柱结核早期诊断提供一定信息。
刘莹王云玲王红王皓刘波贾文霄
关键词:脊柱结核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