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6B03)

作品数:31 被引量:92H指数:5
相关作者:王旭范利华项剑刘会郭兆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国政法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9篇法医
  • 20篇法医学
  • 13篇法医临床
  • 13篇法医临床学
  • 6篇诱发电位
  • 6篇视力
  • 5篇视诱发
  • 5篇视诱发电位
  • 4篇等速肌力
  • 4篇多焦
  • 4篇视敏度
  • 4篇敏度
  • 4篇肌力
  • 3篇多焦视诱发电...
  • 3篇正常人
  • 3篇视功能
  • 3篇视功能评估
  • 3篇肌肉
  • 3篇常人
  • 2篇等速肌力测试

机构

  • 15篇中国政法大学
  • 15篇中华人民共和...
  • 7篇苏州大学
  • 4篇华东政法大学
  • 4篇复旦大学上海...
  • 3篇南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5篇王旭
  • 9篇范利华
  • 9篇项剑
  • 7篇刘会
  • 6篇郭兆明
  • 6篇于丽丽
  • 5篇夏晴
  • 5篇高东
  • 5篇彭书雅
  • 5篇夏文涛
  • 4篇刘冬梅
  • 4篇周姝
  • 4篇陈捷敏
  • 4篇周晓蓉
  • 4篇黄婷婷
  • 3篇杨小萍
  • 3篇刘瑞珏
  • 3篇张敏
  • 2篇冉聃
  • 2篇陈芳

传媒

  • 16篇法医学杂志
  • 12篇中国法医学杂...
  • 2篇中国司法鉴定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视力视器损伤”条款解读与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人体损伤程鉴定标准》"视力视器损伤"部分,在充分吸纳国内、国外新的损伤理念(如WHO关于盲目的分类、《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美国医学会《永久残损评定指南(GEPI)》)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该标准去除了旧标准中不适当的条款,增加了标准的可操作性,并使得标准更符合国际潮流。与旧标准相比,条款总体变化的情况如下:条目大量增加,条目由旧标准的19条目增加至39条目;条款内容细化;新增了视野缺损条款5个条目。上述变化,需要法医临床学工作者加以关注并正确解读。同时,在司法鉴定实践中,伪盲鉴别、视野检查及其客观评定方面的操作难度将大幅增加,相应的科学研究需同步跟进。本文对本标准运行中存在的技术难点给予了解读;同时详解了"视野有效值"的计算方法,即:实测视野有效值(%)=(8条子午线实测视野值之和/500)×100%。
王旭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眼损伤
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355例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主观听阈与客观听阈检查结果的差异性,探讨规范法医学听力检查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本所鉴定中心2004—2012年涉及听力障碍鉴定的355例(387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委托事项和听力学检验结果等。结果在收集的387耳鉴定中,委托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的有218耳(56.3%)、损伤程度鉴定的有106耳(27.4%)。在伤残等级鉴定中,主观听阈与客观听阈不一致的有120耳(55.0%),而在损伤程度鉴定中,主观听阈与客观听阈不一致的有69耳(65.1%)。结论由于伤者存在伪装或夸大听力障碍的情形,单纯依据主观听阈不能准确评定伤者是否存在听力障碍以及听力障碍的程度。在法医学鉴定中应该联合应用听性脑干反应、40Hz听觉相关电位、听性稳态反应等多种方法,确保听力障碍评定的可靠性。
杨小萍周晓蓉董大安范利华
关键词:法医学听力障碍案例分析
正常人四通道多焦视诱发电位双眼对称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正常人四通道mf VEP双眼对称性。方法以正常青壮年50例为对象,应用四通道mf VEP记录系统进行mf VEP检测。统计双眼各视野区域组合反应波振幅密度的95%置信区间、中位值,以及双眼不对称系数的均值、标准差。左、右眼振幅密度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不对称系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常人同一眼内视野不同位点的局部VEP振幅存在较大差异,但左、右眼同一位点的VEP波形大致相同。双眼视皮层对称性及视网膜对称性象限视野mf VEP振幅密度均相近,相同离心度圆环视野波形对称性良好,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眼中心视野10度内微小刺激单元mf VEP均具备对称性,周边刺激单元少量双眼不对称。结论正常人左、右眼相应视野区域mf VEP波形具有明显对称性,尤以圆环组合反应波对称性为佳。mf VEP双眼对照有望在法医学客观视野检测中发挥作用。
项剑王旭郭兆明杨英恺于丽丽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多焦视诱发电位
眼外伤评分法在机械性眼损伤中的法医学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眼外伤评分(ocular trauma score,OTS)在机械性眼损伤视力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1例机械性眼外伤(449眼,其中闭合性眼损伤317眼,开放性眼损伤132眼)进行OTS(以就诊初视力分级、眼球破裂伤、眼内炎、贯通伤或穿通伤、视网膜脱离、相对传入性瞳孔阻滞为评估指标),比较本组资料实际终视力比例与OTS标准终视力概率的差异,分析OTS分级与终视力之间的相关性,并对眼损伤的不同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际终视力比例与OTS标准终视力概率分布相比,除OTS-3级有所差异外,其余各级均无明显差异。实际终视力与OTS分级、OTS总积分均呈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71、0.73)。开放性眼损伤往往较闭合性眼损伤评分低、预后差,其中眼球破裂伤较眼球穿通伤预后更差。结论对眼外伤伤情进行OTS,可为法医学视力评估提供较为可靠的预测信息。
项剑郭兆明王旭于丽丽刘会
关键词:法医学眼损伤
视野有效值法和视野评分法评定视野损害的比较和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视野有效值法和视野评分法分别是当前国内、外用于评定视野损害的主要方法,本文对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内容、计算过程进行分析和比较。视野有效值法较便捷,可操作性强,当视野缺损位于周边视野时,视野有效值法适用性较好,但视野缺损累及中心10°视野时,存在较大误差,使用时应结合视力受损程度、其他检查等综合分析。视野评分法有诸多特殊规定,操作较繁琐,但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其依据的科学理念也值得在制修订相关标准时予以关注和借鉴。
项剑王旭郭兆明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
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在肌肉功能评定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3年
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为先进的肌肉功能评定技术,是一种全关节范围的连续动态测试,在肌肉功能评定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客观、量化地反映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肌力情况。本文综述了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及影响因素,阐述了该技术在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对法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黄婷婷黄婷婷范利华高东夏晴
关键词:法医学肌力
产瘫患儿臂丛神经损伤法医学鉴定1例
2013年
1案例1.1简要案情王某,女,5岁。2007年12月29日出生时,由于某县妇幼保健所在接生过程中操作不慎,使王某右臂丛神经损伤。现王某母亲将某县妇幼保健所诉至法院.法院委托本鉴定中心对王某医疗损害后的伤残等级及护理期、营养期进行法医学鉴定。
冉聃范利华程亦斌夏晴高东
关键词:法医学臂丛神经损伤产瘫
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在视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主要包括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和多焦视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可通过同时刺激大量局部视网膜区域得到各局部反应以客观评价视网膜功能和视网膜-皮层传导通路的状态,具有测试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在视网膜疾病和青光眼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在眼科临床中应用广泛。在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尤其是眼外伤后视功能的评估,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尚属较新的客观检查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mfERG和mfVEP技术的刺激方法、电极位置、分析方法及其在视功能评估中的研究现状,并初步探讨和展望了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彭书雅陈捷敏刘瑞珏周姝刘冬梅夏文涛
关键词:法医学多焦视觉电生理视功能
54例行为视力检验结果与鉴定意见不符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在眼外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中,视力下降是被鉴定人最常见的主诉。利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行为视力检验迄今仍是评价被鉴定人视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但因其受检验合作程度的影响,常需结合其他技术方法,全面分析、综合评定视力水平。
彭书雅陈捷敏夏文涛刘瑞珏王萌俞晓英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眼外伤视力障碍司法鉴定
微视野与视诱发电位在黄斑病变中的法医学应用
2015年
目的研究微视野仪与视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探索检测眼底黄斑病变者最佳矫正视力的途径。方法对62例黄斑病变者(黄斑病变组,62眼)及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6眼)进行最佳矫正视力、微视野仪及视诱发电位的检测。结果 (1)微视野仪检测示黄斑病变组视网膜平均敏感度、固视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置信椭圆面积均大于对照组;视诱发电位检测示0.5周期/度(circle per degree,cpd)及2 cpd P100波振幅较对照组降低,潜伏期延长(P<0.05)。(2)黄斑病变组最佳矫正视力与其视网膜平均敏感度、置信椭圆面积及黄斑中心2°、4°固视百分率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视网膜平均敏感度与P100波的振幅呈线性相关(P<0.05)。(3)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053 x1+0.008 x3+3.897(y为最佳矫正视力,x1、x3分别为视网膜平均敏感度与2 cpd P100波振幅)。结论联合使用微视野仪与视诱发电位有助于判断黄斑区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客观最佳矫正视力。
周姝刘冬梅彭书雅孙婧刘瑞珏夏文涛
关键词:法医学黄斑微视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