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6B02)

作品数:24 被引量:135H指数:8
相关作者:陈忆九万雷邹冬华黄平李正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国政法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0篇法医
  • 10篇法医病理
  • 10篇法医病理学
  • 10篇病理
  • 5篇等离子体质谱
  • 5篇电感耦合
  • 5篇电感耦合等离...
  • 5篇电感耦合等离...
  • 5篇质谱
  • 5篇离子
  • 4篇等离子体质谱...
  • 4篇电感耦合等离...
  • 4篇血液
  • 4篇质谱法
  • 4篇法医临床
  • 4篇法医临床学
  • 4篇法医学
  • 3篇螺旋计算机
  • 3篇法医毒理学
  • 2篇动脉

机构

  • 15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中国政法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3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华东政法大学
  • 2篇新疆警察学院
  • 2篇济南市人民检...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苏州高新区人...

作者

  • 9篇陈忆九
  • 7篇万雷
  • 7篇邹冬华
  • 6篇黄平
  • 6篇李正东
  • 5篇刘宁国
  • 5篇杨天潼
  • 4篇常林
  • 4篇卓先义
  • 4篇邵煜
  • 4篇王旭
  • 4篇张素静
  • 4篇张凤芹
  • 3篇狄胜利
  • 3篇郭兆明
  • 3篇马栋
  • 3篇朱广友
  • 3篇秦志强
  • 3篇项剑
  • 3篇尤萌

传媒

  • 15篇法医学杂志
  • 3篇中国法医学杂...
  • 3篇中国司法鉴定
  • 2篇证据科学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4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2例外科医疗损害鉴定回顾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外科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案例的一般特点,为此类鉴定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2008—2010年受理的112例外科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科医疗过失行为的常见表现形式为手术操作不当(28.57%)、告知与说明不充分(26.79%)和病情监测不力(22.32%)。损害结果以残疾或功能障碍最多见(61.61%),死亡次之(31.25%),一过性损害、未遗有明显不良后果少见(7.14%)。医疗过失行为在损害结果发生中起次要作用(26.79%)、同等作用(19.64%)、轻微作用(14.29%)多见。结论外科医疗损害鉴定应重点关注手术操作、医患沟通及病情监测等环节,在与损害结果因果关系的判定上慎用医疗过失参与度。
项剑常林王旭张凤芹
关键词:法医学外科案例分析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与GEPI对手功能评定的比较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对我国《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与美国医学会制定的《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第6版)在手功能评定方面的规定进行比较研究。从解剖结构缺损功能缺失、运动功能丧失、感觉功能丧失和综合评定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异同,并评析手功能评定的理论和方法。
杨天潼王旭狄胜利张凤芹郭兆明项剑于丽丽杨英凯尤萌卢炜琳常林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伤残评定手功能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被引量:17
2013年
通过对我国目前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二元化"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指出两种鉴定制度设计的利弊,尤其认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过度关注"违法性",未关注注意义务。据此,从合法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方面初步探讨构建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一元化"鉴定模式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建立"一元化"的鉴定主体、鉴定方法和鉴定制度的可能性,有助于确保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朱广友特来提.赛依提
关键词:侵权责任司法鉴定
加热板消解-ICP-MS检测血液中的33种元素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对比微波消解方法,建立加热板消解-电感偶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血液中33种元素的方法.方法 以双氧水和浓硝酸为消解试剂,分别采用微波消解和加热板加热的湿法消解方法,对血液进行消解后检测,对两组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两种前处理方法无显著性差异,所建立的加热板加热消解方法,其33种元素方法检出限为0.0002 ng/mL (Cs) ~ 21.8 ng/mL(Ca),准确度为91%~112%,日内精密度为0.5%~8.9%,日间精密度为0.4%~10.9%.结论 加热板消解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大量样本的检测.
张素静马栋王跃进卓先义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血液湿法消解微波消解
闭锁小带蛋白-1在脑外伤后皮质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在脑外伤后皮质中不同时段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小鼠脑外伤模型,分为脑外伤后1h、3h、6h、12h、24h、3d、7d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脑皮质中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检测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损伤皮质区ZO-1的表达。结果脑外伤后1 h皮质中EB含量开始增加,伤后1-3 d达高峰,伤后7 d接近正常。 Western印迹法显示,ZO-1在损伤1 h后表达下调,损伤1-3 d达到最低值,损伤7 d后明显回升,但仍低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脑皮质血管中ZO-1呈强阳性表达,损伤后表达逐渐减弱,损伤3 d后阳性表达几乎消失,之后逐渐恢复。结论 ZO-1在脑外伤后皮质区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表达规律,与脑外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规律呈负相关,为推断脑外伤损伤时间提供了新指标。
王涛孟颖邹冬华李正东陈忆九陶陆阳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脑损伤小鼠
MSCT鉴定高坠死亡1例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对高坠伤的损伤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通过对高坠伤的分析和观察重建高坠过程,从而探讨MSCT在分析高坠伤案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真实的高坠伤案例为对象,分别运用MSCT平扫、三维重建技术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联合运用系统尸体解剖分析高坠伤死亡方式等特点,比较尸体解剖和MSCT在获取损伤信息方面的差异。结果MS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发现全身多部位骨折以及肝破裂,尸体解剖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对应,推断死亡原因为高坠致全身多发伤。结论 MSCT在高坠伤案件致伤方式分析中可作为传统尸体解剖的补充手段。
韩顺琪万雷黄平陈忆九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高坠
Chlorpyrifos Determined in Human Blood by UPLC-MS/M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oisoning Cases被引量:1
2015年
QIAO ZhengYAN HuiZHUO Xian-yiSHEN Bao-hua
湖南省人群血液中33种元素的正常值范围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调查湖南省一般人群血液中33种元素[锂(Li)、铍(Be)、硼(B)、镁(Mg)、铝(Al)、钙(Ca)、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镓(Ga)、砷(As)、硒(Se)、铷(Rb)、锶(Sr)、锆(Zr)、钼(Mo)、银(Ag)、镉(Cd)、锑(Sb)、铯(Cs)、钡(Ba)、金(Au)、汞(Hg)、铊(Tl)、铅(Pb)、钍(Th)、铀(U)]的正常值范围。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血液中33种元素,测定其正常值范围,并考察区域、性别和年龄对人群血液中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建立了湖南省人群血液中33种元素的正常值范围,其中B、Mg、Ca、Ti、Mn、Fe、Co、Cu、Zn、As、Se、Rb、Sr、Ag、Cd、Cs、Hg和Pb在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因年龄不同有差异的元素有Co、Ni、Cs和Hg(P<0.05),男性因年龄不同有差异的元素有Cu、Se和Hg(P<0.05)。结论不同地区人群血液中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建立了湖南省四个市的正常值范围。
王瑶张素静王跃进卓先义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血液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MSCT鉴定交通事故致死2例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交通事故的致伤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MSCT在分析交通事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例交通事故为对象,运用MSCT平扫、三维重建技术以及心脏穿刺造影技术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结合尸表检查分析交通伤形成机制等特点。结果案例1 MSCT结合心脏穿刺造影,发现死者右心破裂,死亡原因为交通事故挤压胸部致右心破裂、心脏压塞。案例2 MSCT发现左侧躯干部损伤引起脾破裂、腹腔出血,死亡原因为失血合并创伤性休克。结论 MSCT对于骨骼损伤、软组织损伤、血液改变均具有良好的观察效果,MSCT平扫结合心脏造影有助于诊断心血管系统的损伤。
韩顺琪万雷秦志强邓恺飞张建华刘宁国邹冬华李正东邵煜陈敏黄平陈忆九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
人体胸廓骨骼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建立完整的人体胸廓骨骼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探索力作用变化趋势。方法对尸体胸部进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扫描,使用有限元建模软件根据CT图像数据对胸廓骨性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并生成有限元模型,模拟胸廓右季肋部遭受速度为4、6与8m/s的钝性物体正面击打,分析胸廓受击打后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结果成功构建解剖学高仿真度的人体胸廓有限元模型,模型体网格平均质量>0.7。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胸廓受击打后发生局部弯曲及整体变形,应力与应变产生于初始打击部位肋骨,后沿肋骨向两侧传播,并于肋骨后侧及近胸骨处集中,6m/s与8m/s的打击速度可造成打击部位肋骨应变值超出相应强度极限,发生骨折。结论应用有限元建模分析软件能够建立符合真实情况的高质量的人体胸廓三维有限元模型,且模型可用于分析外力作用下胸廓骨性结构的应变趋势,为胸部损伤的致伤方式推断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邵煜黄平李正东刘宁国万雷邹冬华陈忆九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生物力学螺旋计算机胸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