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1LZUJBWZD005)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李燕武传鹏王学俭孙颖颉睿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正义
  • 3篇女性
  • 2篇正义感
  • 2篇社会
  • 2篇主义
  • 2篇网络群体
  • 2篇网民
  • 1篇道德
  • 1篇信息社会
  • 1篇型构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蕴涵
  • 1篇秩序
  • 1篇秩序建构
  • 1篇中国化研究
  • 1篇社会视阈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生态...
  • 1篇生态

机构

  • 11篇兰州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5篇李燕
  • 4篇武传鹏
  • 3篇王学俭
  • 3篇孙颖
  • 1篇黄英伟
  • 1篇颉睿
  • 1篇李晓莉
  • 1篇李东坡
  • 1篇张智
  • 1篇李育卿
  • 1篇李秀颖

传媒

  • 2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南京人口管理...
  • 1篇辽宁行政学院...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电子政务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婚姻法新解释下的女性安全性问题被引量:1
2012年
婚姻法新解释遵循了个人财产权优先的原则,更加重视契约精神,但是由此也给女性的安全带来很多问题。使女性在客观上受到威胁,在主观上也感到恐惧。文章主要从客观方面讨论女性安全问题,研究威胁女性安全性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武传鹏李秀颖
关键词:婚姻法
关于和谐社会视阈下推进性别正义的思考
2011年
性别正义追求男女两性尤其是女性根据自身特点获得平等机会与和谐发展的社会正义价值。文章尝试将社会性别纳入和谐社会视角,在全面理解性别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意义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的性别正义缺失问题,并就推进性别正义的现实途径进行了探索。
武传鹏李育卿
关键词:和谐社会女性
实现公平正义的制约要素与发展动力——以西部地区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西部地区公平正义问题,从宏观角度而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凸显问题;从微观角度而言,是其自身内在诸多要素结构性和制度性矛盾的体现。实现西部地区公平正义,要着重分析经济发展缓慢、制度建构滞后、区域环境封闭、民族成分多元、文化形态落后五个制约要素,构建国家扶持力、经济发展力、制度规范力、文化促进力、道德引领力、民族团结力和地域优势力有机结合而成的发展动力系统。
李燕李东坡
关键词:公平正义发展动力
国内关怀伦理研究综述被引量:5
2012年
随着历史的进步,女性运动日益高涨,关怀伦理作为女性伦理学的重要理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各学者的重视。本文从国内学者对关怀伦理的研究现状出发,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梳理。主要从关怀伦理的概念、关怀与正义的关系、关怀伦理的重要性,以及学者们对关怀伦理的质疑,还有关怀伦理在实践中的应用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通过对该研究在国内研究的综合阐述与概括,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关怀伦理的重视,为今后更深的研究打下做铺垫。
颉睿武传鹏
关键词:关怀伦理女性
西部农村女性家庭地位与权利意识——基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农村地区的调查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了解西部农村女性的家庭地位与权利意识情况,对甘肃省嘉峪关市三个行政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婚姻自主权、家庭实权、家庭地位满意度等方面内容,并得出结论:农村女性教育水平低下、权利意识缺乏等是影响其家庭地位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提高农村女性家庭地位与权利意识的对策。
李燕孙颖黄英伟
关键词:农村女性家庭地位权利意识女权主义女性人口
网民正义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非理性的博弈及消解被引量:2
2013年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驱动力来自网民正义感(阻力)和非理性(动力)的博弈,而两者的合力决定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构建了制衡机制的模型并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防范和化解提出新思路:1.提升网民信息素养,"消解"网络异化带来的负效应2.加强网络舆论监督,重视网络舆情发展中的蝴蝶效应3.合理运用议程设置,发挥沉默螺旋的正效应4.完善网络立法,为保障社会正义提供法律依据。
李燕孙颖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非理性博弈
意义彰显·思想蕴涵·现实型构——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自然理论被引量:2
2013年
研讨并揭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自然理论,是当前亟需取得成果突破的重要课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自然理论的"意义彰显"主要体现在它实现了人类生态理论史上深刻而重大的转折以及它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就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自然理论的"思想蕴涵"而论,它立足于自然、人类、社会的三维立体图景,辩证地概括了自然、人、社会的总体关系,还从劳动和物质变换洞察出了自然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既理性论证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然、人、社会的异化状态,又科学预见了共产主义条件下自然、人、社会的本旨所在,从而为资本主义必然过渡到共产主义提供了生态维度的逻辑支撑。谈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自然理论的"现实型构",可以从方法基石、历史境遇、实际情况、开放借鉴、开拓创新和实践要求等六个方面去获取相应的策略和路径。
王学俭
关键词:恩格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失地农民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一个解释框架——以刘能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理论为基础被引量:3
2012年
近年来,因征地拆迁所导致的失地农民集体行动的频发,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将刘能关于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理论解释框架应用于失地农民集体行动研究,可展现失地农民集体行动具体发展过程的真实图景,探究其易发频发的深层原因,并在对上述框架的缺陷和不足做出补充的基础上,实现对失地农民集体行动的掌控。
李燕武传鹏
关键词:失地农民集体行动
精神生产视野中的公民文化成长与培育被引量:4
2013年
尝试将公民文化培育研究置于精神生产理论的视野下是基于精神生产与公民文化培育之间的逻辑关联:一是公民文化与精神生产在价值诉求上相耦合;二是精神生产为公民文化培育提供了良性的社会土壤;三是公民文化的成长是精神生产的重要内容。要实现社会转型期我国公民文化培育的目标,应当着眼于文化引领、道德维护、秩序建构等诸方面的路径选择。
王学俭李晓莉
关键词:公民文化文化引领秩序建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设立八年来,已取得重大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亟须加强和改进的问题。结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应主要从强化学科问题意识、明确学科方向定位、优化学科结构体系、规划学科发展战略、营造学科学术环境方面加强和改进。
王学俭张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