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W017)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虞万里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上海图书馆藏稿本《齐鲁韩三家诗释》初探被引量:4
- 2011年
- 存世朱士端《齐鲁韩三家诗释》抄稿本有三种,湖北省图藏本系手写初稿,上图藏本是手写再易稿,国图藏本则为清稿本,三本递衍之迹明显,然皆非最后定稿本。朱氏为清中期宝应学者,与当时名宿往来交游,师承切磋,对文字、音韵素有专攻。将之运用于《诗释》之中,使其书之研究视角开阔,取得一定成就。《诗释》对两汉经师和著作多有归派,并另撰有九篇专论。将专论与《诗释》比观,并分析《诗释》内容,可全面了解其三家诗学观,也可由此论定该著在清代三家诗学研究史中之地位。
- 虞万里
- 关键词:稿本三家诗
- 《诗经》異文与经师训诂文本探赜被引量:2
- 2014年
- 文献自传播开始就产生异文,异文产生途径,有方音声韵近同之记字、同义近义之替代、形同形近之误认误钞等多种。高邮王氏父子发明训诂之指存乎声音,使诸多难解之古籍异文文句得以怡然理顺,后之综理异文者,遂多以声韵近同之通假解之,于形讹与义通,以及因通假而形讹、因形讹而通假、因义通而形讹、因形讹而义通等例外因素关注不多。《诗经》异文形成于先秦而盛行于两汉,裂变于六朝而定型于唐宋。《释文》和经史文献中存有上千例《诗经》异文,兹选取其中因同义或近义而替换之异文,予以疏证,并藉司马迁《史记》以训诂改易《尚书》文字的实例和六朝新产生《毛诗》异文之实况为佐证,揭开《诗经》异文同音近音通假外鲜为人所关注之另一面,重新评判陈乔枞、王先谦等所提出汉儒守师法不改经字之说,期使汉代四家《诗》授受传播轨迹更清晰地呈现出来。
- 虞萬里
- 董逌所记石经及其《鲁诗》异文被引量:2
- 2015年
- 董逌处南北宋之交,是最早用石经文字校勘传世文本者。唯其身世与伪楚政权张邦昌有瓜葛,《宋史》未予列传,所著《诗故》一书又失传,故世之言汉石经者,多举洪适《隶释》为言,而忽略董逌其人。本文从史传与书画文献中勾稽其生平行历,得其生卒约略之年及其主要行事,推其于汉石经搜辑校勘之经历。载有汉石经残字信息之《诗故》虽已失传,摘录其成果之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尚存,故爬梳辑录,予以疏证,在洪适《隶释》之外,又得一定数量之残石文字。汉石经残石文字凡已见于宋人所载者,不可能再得之于地下,故文献所载一字一划皆可宝贵。表揭董逌搜辑残石文字,既可填补宋代石经研究史之空白,亦可作为当今鉴定石经残石文字真伪之标本。
- 虞万里
- 关键词:生平《鲁诗》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