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0325825)

作品数:81 被引量:1,448H指数:27
相关作者:孙立军彭勇袁峻刘黎萍崔鹏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3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主题

  • 64篇沥青
  • 42篇路面
  • 26篇沥青混合
  • 26篇沥青混合料
  • 26篇沥青路
  • 26篇沥青路面
  • 26篇混合料
  • 15篇道路工程
  • 15篇路工
  • 9篇应力
  • 8篇数字图像
  • 8篇数字图像处理
  • 8篇图像
  • 8篇图像处理
  • 8篇均匀性
  • 8篇抗剪
  • 7篇温度场
  • 7篇抗剪强度
  • 7篇剪应力
  • 6篇结构组合

机构

  • 79篇同济大学
  • 12篇清华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4篇扬州大学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重庆大学
  • 3篇北京特希达科...
  • 2篇上海市政工程...
  • 2篇中交第二公路...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交通部公路科...
  • 1篇上海市地质调...
  • 1篇江西赣粤高速...
  • 1篇山东省交通厅

作者

  • 78篇孙立军
  • 15篇彭勇
  • 9篇袁峻
  • 8篇刘黎萍
  • 7篇崔鹏
  • 7篇汤文
  • 6篇曹丽萍
  • 6篇邵敏华
  • 6篇董瑞琨
  • 5篇石永久
  • 5篇胡小弟
  • 5篇苏凯
  • 5篇王元清
  • 4篇吴建良
  • 4篇周晓青
  • 3篇贾璐
  • 3篇陈长
  • 3篇秦健
  • 2篇胡晓
  • 2篇李峰

传媒

  • 26篇同济大学学报...
  • 10篇公路交通科技
  • 7篇建筑材料学报
  • 5篇中南公路工程
  • 4篇公路
  • 3篇重庆建筑大学...
  • 3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华东公路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长沙交通学院...
  • 1篇石家庄铁道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15篇2008
  • 21篇2007
  • 23篇2006
  • 11篇2005
  • 1篇2004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路面非周期一维温度场的傅里叶级数解被引量:14
2012年
首先把路面温度场简化为非周期一维温度场,用分离变量法得到齐次边界条件下与温度场基本方程相容的傅里叶级数;然后用格林公式在边界展开热传导方程,得到傅里叶级数系数的常微分方程组,并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最后用实测数据标定的材料参数预测路面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傅里叶级数第4项仅在-0.1℃~0.1℃范围内波动;初始温度扰动对温度场有短时影响,如果扰动深度增大则影响时间变长;用实测数据标定模型后,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路面温度场,标准差为1.88℃。
吴建良孙立军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面傅里叶级数温度场
沥青路面结构行为方程中材料影响系数的确定方法被引量:6
2006年
沥青路面的结构行为方程为基于性能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先前的研究仅较好地考虑了荷载、环境和结构等因素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而对材料因素的影响考虑得较为粗略。鉴于材料影响的复杂性,论文从较为宏观的角度通过改性沥青和普通沥青结构行为方程和现场疲劳方程的建立给出改性沥青影响系数与改性-普通沥青寿命比值的关系,从而利用此关系以及通过试验获得的改性沥青和普通沥青混凝土的疲劳方程即可确定结构行为方程中的材料影响系数。
孙立军刘黎萍
关键词:沥青路面改性沥青
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针对目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严重的问题,采取柔化基层的方法优化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一方面这样并不会降低路面的结构承载力,另一方面基层模量与沥青面层模量的合理匹配,使面层内的剪应力和层底拉应力均控制在较低的应力水平,避免早期损坏的发生。同时,采用一种全新的抗剪性能评价方法——单轴贯入试验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评价,并铺筑了试验路,结果表明该设计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提出的设计理念及试验方法、材料级配,对于国内类似工程必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我国道路设计理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苏凯孙立军石鸿
关键词:沥青路面单轴贯入试验有限元优化设计
国际平整度指数与行驶车速的关系被引量:30
2005年
基于1/4车辆模型国际平整度指数的理论推导,通过分析了考虑粘性阻尼的两自由度车辆强迫振动模型的振动特性,得到简谐激振力下国际平整度指数的数学解析式.通过分析典型路面波长国际平整度指数与行驶车速的关系图,发现国际平整度指数与速度之间不是单调增长关系,除路面因素外,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主要受车辆系统自振频率的影响.
周晓青孙立军
关键词:国际平整度指数行驶车速
沥青混合料均匀性与材料力学性能关系被引量:18
2009年
为研究沥青混合料均匀性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指标,对沥青混合料均匀性与材料单轴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以及抗剪强度间相互关系展开定量地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均匀性与材料力学性能的绝对数值间没有直接的、明显的相关性,而与材料力学性能变异性间却有.均匀性较差的沥青混合料,其力学性能的变异性较大;均匀性较好的沥青混合料,其力学性能的变异性稍小.这表明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对控制材料力学性能变异性有着重要意义.
彭勇孙立军石永久王元清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力学性能数字图像处理
沥青混合料泊松比的测试方法被引量:20
2006年
已有的沥青混合料泊松比的测定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大类,直接测量法较为合理.介绍了电阻应变法和MTS(材料试验机)环向引伸仪法两种直接测量方法,并分别给出了它们的实验原理、设备和方法.对比分析表明,MTS环向引伸仪法在沥青混合料的泊松比测量上具有优越性.采用MTS环向引伸仪法测量了沥青混合料AC13在不同温度下的泊松比,并对结果进行了初步回归分析,发现在高温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大于0.5,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泊松比,这表明采用弹性理论进行沥青路面高温性能研究和设计的方法值得商榷.
邵显智邵敏华毕玉峰孙立军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泊松比
沥青路面Top-Down开裂成因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4
2006年
源于路表面的轮迹带附近的纵向开裂(Top-Down开裂)是重交通沥青路面的主要损坏类型之一,也是国际沥青路面工程界对道路损坏研究的新热点。为此在实测轮胎接地压力的基础上,建立了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出4条实际道路的最大拉、剪应力值及其位置,绘制了它们的等值线图。对最大拉、剪应力位置与开裂现象,最大应力值与应力强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轮载下强大的剪应力是造成Top-Down开裂的主要原因。
李峰孙立军
关键词:沥青路面TOP-DOWN开裂拉应力剪应力
沥青路面温度场数值预估模型被引量:47
2007年
为了准确预估在环境因素作用下沥青路面的温度分布状况,根据热传导基本理论,建立了沥青路面温度场数值预估模型,并使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其求解.为了验证该模型的精度,在全国多个地区设立观测站,埋设温度传感器,实测沥青路面温度分布数据并收集与其相关的各种气象数据,如气温、太阳辐射、风速等.结果表明,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估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沥青路面内的温度分布状况.
贾璐孙立军黄立葵秦健
关键词:沥青路面温度场
沥青混合料拉伸疲劳试验下疲劳损伤特性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利用MTS810型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沥青混凝土小梁试件在低温下进行了常应变的等应变率加载模式的拉伸疲劳试验。试验时按三角波形加载,并考虑了不同拉伸应变水平。由试验结果得到了不同应变水平下的沥青混合料峰值拉伸应力值并计算了每个循环内的耗散能。由疲劳试验结果结合能量原理提出了一种考虑拉伸应变水平的疲劳损伤模型。
周晓青李宇峙应荣华邵腊庚孙立军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凝土路面分析仪APA的发展与应用被引量:9
2007年
沥青混凝土路面分析仪APA,是一种以沥青混合料轮辙深度为主要评测指标的试验室加速加载测试装置,近年来其广泛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性能评价中,并且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对APA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而后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为其进一步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
曹丽萍孙立军董泽蛟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