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JKGHAZ-0042)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云美厚赵秋芳聂岩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地震采集
  • 2篇虚拟现实
  • 2篇整合教学
  • 2篇课程
  • 1篇地震采集系统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工程
  • 1篇虚拟漫游
  • 1篇战略思维
  • 1篇系统开发
  • 1篇漫游
  • 1篇教学效果
  • 1篇课程教学
  • 1篇课程整合
  • 1篇教学尝试
  • 1篇教学模式
  • 1篇教学实践
  • 1篇厚层
  • 1篇仿真

机构

  • 5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云美厚
  • 2篇赵秋芳
  • 2篇聂岩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应用地球物理学”课程整合教学尝试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应用地球物理学"课程中勘探方法众多以及各种勘探方法内容的相似性、研究对象的一致性等特点,通过开展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整合、学科知识整合、教学手段整合以及教师资源整合等多项举措,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大胆革新,在强化共性的同时,更好地突出了各种勘探方法的个性特征。教学内容得到了大幅度精简,教学手段得到明显的改善。既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同勘探方法单独教学所造成的内容交叉和重复,又提高了课堂学时的利用率和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云美厚
关键词:整合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整合教学在“应用地球物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在"应用地球物理学"教学中,通过引入整合教学方法,不仅较好地实现了不同勘探方法以及不同专业课程内容、概念等的融合,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应用地球物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通过"薄层"与"厚层"概念教学范例成功地诠释了整合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重要性。联想使知识得以扩展,对比使问题得以明晰。严谨细致的教学研究工作是实现整合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云美厚
关键词:整合教学薄层厚层
基于战略思维的“应用地球物理学”教学实践被引量:6
2012年
"应用地球物理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学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学好本课程是任课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用战略思维指导"应用地球物理学"教学,以全局的发展的观点为导向,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与时俱进,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云美厚赵秋芳
关键词:战略思维地质工程
虚拟地震采集仿真系统开发被引量:2
2016年
鉴于野外地震采集具有系统庞大、仪器昂贵、成本高、风险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高仿真性的优点,开发虚拟地震采集仿真系统用于地震采集人员培训或高校实践教学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简单、快速、高效的原则,以加拿大ARAM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ARAM ARIES便携数字地震仪为原型,借助于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和中视典VRP三维引擎平台,实现了地震采集仪器系统中检波器、采集站、交叉站、爆炸机、记录仪等各部件的仿真建模,开发完成了虚拟地震采集系统VSAS1.0版本,该系统仿真效果真实感强、渲染速度快、交互性能良好.对于地震采集人员培训以及高校实践教学而言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
聂岩云美厚赵秋芳
关键词:虚拟现实地震采集MAXVRP
虚拟地震采集系统天空仿真及漫游实现被引量:2
2013年
鉴于野外地震采集具有系统庞大、仪器昂贵、成本高、风险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开发虚拟地震采集仿真系统无疑对于地震采集实验教学和人才培训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天空仿真是虚拟地震采集系统野外作业工区视景仿真的重要内容.按照简单、快速、高效的原则,在详细阐述天空仿真和漫游实现方法的基础上,借助于VC++6.0和OpenGL平台,实现了晴天、阴天、雾天等多种静态自然景象的仿真开发,同时实现了步行和飞行两种模式的漫游功能.仿真结果真实感强、渲染速度快、交互性能良好,对于提升虚拟地震采集仿真系统的逼真度和沉浸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聂岩云美厚
关键词:虚拟现实地震采集虚拟漫游OPENG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