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04JY029-079-1)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曾智陈玉成梁玲张海宏熊素彬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管
  • 3篇球囊
  • 3篇球囊损伤
  • 3篇内膜
  • 3篇内膜增殖
  • 2篇丹参
  • 2篇丹参酮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球囊损伤
  • 2篇血管内膜
  • 2篇血管平滑肌
  • 2篇血管平滑肌细...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细胞
  • 2篇迁移
  • 2篇细胞
  • 2篇细胞骨架
  • 2篇细胞迁移
  • 2篇肌细胞
  • 1篇丹参酮IIA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曾智
  • 4篇陈玉成
  • 3篇张海宏
  • 3篇梁玲
  • 2篇熊素彬
  • 1篇谢强
  • 1篇孙明亮
  • 1篇梁玉佳
  • 1篇李卫华
  • 1篇龙波
  • 1篇吴荣
  • 1篇粱玉佳
  • 1篇陈怀生

传媒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药材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局部灌注丹参酮ⅡA纳米球对损伤血管内膜MM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纳米球对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5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动脉损伤模型组(A组),空白纳米粒组(B组)以及丹参酮ⅡA纳米球组(C组),A组与C组每组为15只,B组为5只,然后局部灌注空白纳米粒以及PLGA包载的丹参酮ⅡA纳米球于球囊损伤后的兔颈动脉内,观察内膜增殖以及MMP-2表达的情况。结果局部灌注28d后C组与另两组相比,内膜面积明显减少(P<0.01),MMP-2表达进行IOD值分析,发现C组和A组在同一时期比较,其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丹参酮A纳米粒不仅表现出显著抑制损伤后血管内膜增殖的效应,而且能够明显减少MMP-2的表达。
梁玲李卫华吴荣谢强熊素彬李斌曾智
关键词:球囊损伤内膜增殖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丹参酮ⅡA对体外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A对体外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丹参酮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兔胸主动脉,用组织贴块法培养,设立空白对照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A共同孵育24 h、48 h和72 h,采用MTT法观察该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法观测细胞迁移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DNA含量;TRITC-鬼笔环肽标记F-actin,观察该药物对细胞骨架微丝结构的影响。结果1同一时间点,丹参酮A各浓度组显著抑制体外培养兔VSMC增殖和迁移。细胞的A570值(24 h、48 h、72 h分别为r=-0.762,P=0.000;r=-0.837,P=0.000;r=-0.944,P=0.000)、迁移距离(24 h、48 h、72 h分别为r=-0.966,P=0.000;r=-0.980,P=0.000;r=-0.966,P=0.000)与浓度呈负相关;2作用24 h后,处于G0/G1期的VSMC百分比增加,细胞DNA含量减少,凋亡率增加。兔VSMC在G0/G1期所占比例(r=0.962,P=0.000)、凋亡率(r=0.982,P=0.000)和浓度呈正相关;3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兔VSMC的细胞骨架结构有所改变,对照组中细胞骨架呈极性分布,定向伸展,可见伪足;药物干预组细胞骨架呈非极性分布,未见伪足。结论丹参酮A对体外兔VSMC的增殖和迁移有抑制作用,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滞兔VSMC通过细胞周期的限制点,使其停滞于G0/G1期,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影响细胞骨架微丝结构来实现。
张海宏陈玉成梁玲曾智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周期细胞骨架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殖的抑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新生内膜增殖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取纯种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采用球囊导管扩张法制作左髂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模型,术后按体重配对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7.5~9mg/只/天,稀释为4ml溶液静脉注射,疗程6天;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术后7天、14天和28天处死实验兔,并取出左侧髂动脉,制作石蜡切片,分别行HE染色、凋亡的TUNEL病理分析。结果:(1)HE染色形态学分析显示:术后14天治疗组中膜、内膜面积比7天有所增加,但小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3和〈0.001);术后28天治疗组中膜、内膜面积较术后14天减少,而对照组仍保持增加趋势,两组中膜、内膜面积均有明显差异(P值均〈0.001)。(2)细胞凋亡TUNEL分析:术后28天治疗组和对照组中膜、内膜凋亡细胞数均达到最大;术后7、28天治疗组与对照组中膜、内膜凋亡细胞数无明显差异,而术后14天两组中膜、内膜凋亡细胞数差异均较明显(P值分别为0.031和0.029)。结论: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有抑制动脉损伤后内膜增殖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有关,但其临床实际运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玉成陈怀生龙波梁玉佳曾智
关键词:髂动脉球囊损伤新生内膜
丹参酮IIA纳米球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的抑制被引量:5
2007年
制备丹参酮IIA纳米球,以用于观察局部灌注后对损伤血管内膜增殖的抑制。通过超声乳化法制备了PLGA包载的、载药量为1.55%±0.016%(mg/mg),平均粒径为119nm的丹参酮IIA纳米球,将其和空白纳米粒分别局部灌注于球囊损伤后的兔颈动脉内,对内膜增殖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8d丹参酮IIA纳米粒组与空白纳米粒组和动脉损伤模型组相比,内膜面积明显减少(P<0.01);空白纳米粒组与模型组的内膜面积比较,无明显变化(P=0.302);内膜面积/中膜面积作为内膜增殖指数的指标,丹参酮IIA纳米粒组比动脉损伤模型组减少了39.7%。本实验成功地研制了丹参酮IIA纳米粒,局部灌注于内膜剥脱后的血管内,不仅证实了其组织相容性,而且显示出良好的局部摄取,以及显著抑制损伤血管内膜增殖的效应。
梁玲陈玉成熊素彬曾智孙明亮张海宏
关键词:球囊损伤内膜增殖
丹参酮ⅢA抑制体外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及机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初步探讨丹参酮ⅡA影响体外兔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兔胸主动脉的中膜平滑肌细胞,经传代后分组培养。用划痕法在相差显微镜下观测丹参酮ⅡA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并采用TR ITC-鬼笔环肽标记平滑肌细胞F-actin,观察该药物对细胞骨架微丝结构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方式抑制体外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同时,丹参酮ⅡA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骨架微丝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结论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有抑制作用,上述作用可能与影响细胞骨架微丝结构有关。
陈玉成张海宏粱玉佳曾智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迁移细胞骨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