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01L079)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文锋侯树勋王庆雷邓志党张伟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力化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三维有限元
  • 1篇三维有限元分...
  • 1篇生物力学
  • 1篇髋关节
  • 1篇外固定
  • 1篇外固定器
  • 1篇稳定性
  • 1篇骨头
  • 1篇股骨
  • 1篇股骨头
  • 1篇固定器
  • 1篇关节
  • 1篇刚度

机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篇张伟佳
  • 1篇邓志党
  • 1篇王庆雷
  • 1篇侯树勋
  • 1篇李文锋

传媒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相关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不同骨断端间距(g)和骨-外固定杆间距(b-r)对骨-外固定器复合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7具新鲜成人尸体胫骨标本,制作骨折模型。使用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固定骨折模型,根据骨折断端间距(0、1mm),骨-外固定杆间距(10、25、40、55mm)的不同组合,将实验共分为9组(包括无骨折对照组)。应用MTS实验机(美国产)对每一标本进行轴向压、扭转、前/后、内/外侧弯等四种负荷下的力学测试。计算其刚度值,以此反映不同情况下外固定器的稳定性。对骨断端间距(g)与固定器与骨间距(b-r)进行2×4的析因分析。结果骨断端间距(g)的差异对抗压、抗前后弯、抗侧弯三种刚度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为0);骨与外固定杆间距(b-r)的差异对上述三种刚度也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对于抗扭转刚度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于四种刚度来说,两处理因素间均无交互效应(P>0.05)。结论骨断端间距(g)和骨-杆间距(b-r)对骨-外固定器复合体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新型套筒式外固定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韦兴侯树勋赵卫东宋占春张伟佳李文峰
关键词:生物力学刚度稳定性
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对股骨头峰值压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动力化髋关节外固定器对股骨头所受压力的影响。方法分别建立正常髋关节、安装单轴髋关节外固定器(A型)髋关节、安装双轴髋关节外固定器(B型)髋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接触压力分析的方法,观察并分析髋关节双足站立位、单腿站立髋关节中立位股骨头的峰值压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髋关节外固定器均能减少股骨头的接触压力(P<0.05),髋关节外固定器在双腿站立时减少最明显,B型髋关节外固定器较A型髋关节外固定器的股骨头接触压力减小。结论髋关节外固定器可减少股骨头的压力,可辅助治疗髋关节疾病。
王庆雷侯树勋李文锋张伟佳邓志党
关键词:髋关节有限元分析外固定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