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C0510007)
-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 相关作者:彭亦如翁家宝徐国兴陈奎治曹育红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新型光敏剂酞菁锌在兔眼组织分布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新型光敏剂酞菁锌在色素兔脉络膜和视网膜分布情况及其浓度的高峰期,为用金属酞菁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提供相关的参考方案。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健康有色家兔28只。方法6只兔静脉注射不同剂量酞菁锌药后进行眼底血管造影观察。对照组(2只)经耳缘静脉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组(20只)经耳缘静脉注入酞菁锌20mg/kg,在给药后5、10、15、30和60min摘除眼球作冰冻切片(每组8眼),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眼球的荧光分布。主要指标眼底血管造影荧光充盈情况及冰冻切片荧光程度。结果注射20mg/kg酞菁锌后10~20s,荧光造影显示脉络膜渐呈弥漫高荧光,随时间推移荧光强度逐渐减弱。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给药后10~20min为酞菁锌在眼组织分布的高峰期,30min后药物荧光有所下降,视网膜层仍有少量荧光,60min药物荧光基本已消退。结论酞菁锌主要迅速分布于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而其他组织如内层视网膜、巩膜等药物荧光分布少。提示酞菁锌介导的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最佳时间是给药后10~20min进行光照。
- 黄焱徐国兴彭亦如
- 关键词:酞菁锌光敏剂光动力疗法
- 新型空间链取代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被引量:2
- 2007年
- 高锰酸钾降解2-萘酚-6-磺酸钠合成了"分子碎片"4-磺酸钾基邻苯二甲酸(1)。1在钼酸铵催化下,用固相法合成了四-磺酸铝酞菁(2)。采用氨基转化的方法,2经磺酰氯化和Hinsberg磺酰胺化反应分别合成了四-磺酰氯铝酞菁(3)和新型空间链取代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酞菁(4)。1~4结构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对4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 林萍萍彭亦如张宏林金火翁家宝丁小霞
- 关键词:光物理性质
- 激光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 2007年
- 目的探讨鉴定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模型的一种客观可靠的方法。方法在间接检眼镜下用氩激光光凝有色家兔视网膜,分别于光凝后7、14、21、28天时行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和荧光血管造影(FFA),并做组织学检查。结果光凝后7、14天时,OCT检查见光凝斑视网膜变薄,脉络膜反射被遮蔽,FFA未见荧光渗漏,光镜检查见视网膜神经层变薄。光凝21天后,OCT检查见光凝斑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反射光带增厚,光凝后21和28天时,FFA检查分别有55%和35%的光斑有点状荧光渗漏,光镜检查有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结论OCT检查与FFA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相符合,OCT及FFA检查可作为鉴定是否有CNV形成的客观可靠的方法。
- 黄焱徐国兴彭亦如
- 关键词:新生血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荧光血管造影氩激光
- 八羧酸酞菁钴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研究
- 2008年
- 八羧基金属酞菁的周边四个苯环各带有两个羧基,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且吸收峰在670-700nm,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光敏剂,而且CoPc(COOH)8带有负电荷,对蛋白有很强的亲和作用。采用光谱法研究了CoPc(COOH)8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采用荧光光谱分析方法测定了CoPc(COOH)8与BSA的结合常数为K=6.94×105;以氯血红素(HE)、布洛芬(IB)、L-色氨酸(TRP)为BSA的分子配体,络合竞争法研究了它们对CoPc(COOH)8-BSA体系紫外光谱的影响,并且确定了CoPc(COOH)8与BSA的结合点为SiteIII。
- 李增富彭亦如赖文忠林武滔周文富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
- 光谱分析法研究八羧酸酞菁铝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被引量:9
- 2007年
- 以八羧酸酞菁铝配合物(AlPc(COOH)8)为红区荧光探针,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AlPc(COOH)8)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测定了八羧酸酞菁铝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位置数和结合常数,结果分别为n=5.7,K=5.74×105和K=3.51×105,两种分析方法结果基本一致。以氯血红素(HE)、布洛芬(IB)、L-色氨酸(TRP)为分子探针,用络合竞争法研究了它们对AlPc(COOH)8-BSA体系紫外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往体系中加入HE后,AlPc(COOH)8的单体吸收峰增强,体系由结合态往游离态“转变”,而加入TRP和IB后,吸收光谱未观察到明显的变化,由此确定AlPc(COOH)8与BSA的结合点为SiteⅠ。
- 陈奎治彭亦如林伟曹育红徐国兴翁家宝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
- 轴向苏木精取代-四磺酸钛氧酞菁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在四磺酸钛氧酞菁(TiOPcS4)的中心金属原子Ti的轴向上引入天然配体苏木精,合成轴向取代酞菁配合物———苏木精-四磺酸钛氧酞菁(TiOPcS4-hematoxylin)。方法采用高锰酸钾降解2-萘酚-6-磺酸钠合成分子碎片4-磺酸邻苯二甲酸单钾盐,通过“固相熔融法”合成四磺酸钛氧酞菁,以此为原料,DMF作溶剂,与苏木精反应合成TiOPcS4-hematoxylin,并对分子碎片以及相关化合物进行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谱(氢谱)与热重和差热分析表征。结果表征和确定TiOPcS4-hematoxylin的组成和结构,比较TiOPcS4-hematoxylin与TiOPcS4的紫外光谱和稳定性,前者光谱红移,且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强,在水溶液中不易聚集。结论TiOPcS4-hematoxylin吸收波长略微红移,热稳定性良好,是一类有潜力的光敏剂。
- 曹育红彭亦如郑思宁陈奎治翁家宝徐国兴
- 二-吡啶氧基-轴向取代-四-α-(3-戊氧基)锡(IV)酞菁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 2008年
- 以3-硝基邻苯二甲腈为起始原料,与正戊醇反应合成3-戊氧基邻苯二甲腈(1),然后在高温溶剂1-氯萘中经缩聚反应合成二氯-轴向取代-四-α-(3-戊氧基)锡酞菁(2),2进一步与2-羟基吡啶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合成二-吡啶氧基-轴向取代-四-α-(3-戊氧基)锡酞菁配合物3,同时对相关化合物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 NMR,UV/Vis,荧光和质谱表征.
- 彭亦如曹育红黄风华翁家宝黄小霞
- 轴向取代邻苯二氧-四-α-(戊氧基)钛酞菁配合物的合成被引量:3
- 2008年
- 以1-氯萘为溶剂,3-戊氧基邻苯二甲腈与TiC l4经高温缩合反应制备四-α-(戊氧基)钛氧酞菁(2);2与邻苯二酚反应合成了新型轴向取代邻苯二氧-四-α-(戊氧基)钛酞菁配合物,其结构经荧光光谱,UV-V is,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
- 丁小霞郑思宁彭亦如翁家宝林萍萍张宏
- 关键词:邻苯二酚配合物
- SFOBACU工艺用于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采用砂滤-臭氧-生物活性炭-紫外线(SFOBACU)工艺在某污水处理厂开展了以污水再生回用为目的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试研究.采用预氧化和充分曝气,加强生物活性炭(BAC)柱对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能力.研究表明:在臭氧消耗量为5.0~6.7mg/L、接触时间为20min、生物活性炭空床停留时间为20 min时,出水NH_4^+-N、TOC、COD_(Mn)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5、6.3、6.7mg/L,浊度为1.5NTU,UV254平均值为0.08cm^(-1),色度小于1倍.NO_2^--N质量浓度小于0.5mg/L,pH值在7左右,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总数为0,出水水质达到再生回用标准;生态毒性试验umu检测蛄果为阴性,致癌风险下降了91.8%.整个工艺有效保证了再生水回用的生态安全性,是一种有效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艺.
- 甘莉陈震彭亦如林玉满金晓英王清萍
- 关键词: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臭氧生物活性炭
- 四磺基酞菁钴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以高锰酸钾降解薛氏钠盐(6-羟基-β-萘磺酸钠)合成4-磺基邻苯二甲酸,并以此为原料"固相熔融法"合成了四磺基酞菁钴(CoPcS4)。CoPcS4在DMSO中发生解聚,随着pH值的升高,解聚增加。CoPcS4以二聚体形式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后具有更强的光敏活性。分别采用紫外和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准确测定了四磺基酞菁钴与BSA的结合位置数和结合常数。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数量级皆为105L.mol-1。CoPcS4与BSA的首要结合位置为SiteⅠ和SiteⅡ,两种结合位置的结合能力差别不大。结果表明,CoPcS4可与牛血清白蛋白很好地结合,白蛋白起到存储与转运作用。
- 黄焱徐国兴彭亦如翁家宝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