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4-011)

作品数:164 被引量:1,268H指数:17
相关作者:周晓农陈家旭周艺彪姜庆五李石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1篇医药卫生
  • 13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0篇吸虫
  • 62篇血吸虫
  • 52篇虫病
  • 45篇吸虫病
  • 43篇血吸虫病
  • 29篇钉螺
  • 22篇日本血吸虫
  • 17篇免疫
  • 13篇原虫
  • 11篇寄生
  • 10篇隐孢子虫
  • 10篇孢子虫
  • 10篇基因
  • 9篇抗原
  • 8篇疟原虫
  • 8篇寄生虫
  • 8篇传染
  • 6篇蛋白
  • 6篇钉螺分布
  • 5篇疫情

机构

  • 79篇中国疾病预防...
  • 36篇江苏省血吸虫...
  • 25篇复旦大学
  • 15篇安徽省血吸虫...
  • 9篇河南农业大学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吉林大学
  • 6篇江苏省寄生虫...
  • 4篇湖南省血吸虫...
  • 4篇普格县疾病预...
  • 4篇安徽省阜阳市...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福建省疾病预...
  • 3篇湖北省疾病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浙江省医学科...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广东省疾病预...
  • 2篇蚌埠医学院

作者

  • 31篇周晓农
  • 20篇陈家旭
  • 19篇周艺彪
  • 19篇姜庆五
  • 15篇李石柱
  • 14篇余传信
  • 13篇汪天平
  • 13篇张仪
  • 13篇蔡玉春
  • 12篇殷旭仁
  • 11篇梁幼生
  • 11篇钱春艳
  • 11篇张世清
  • 11篇赵飞
  • 10篇陈韶红
  • 9篇郭俭
  • 9篇张龙现
  • 9篇戴建荣
  • 9篇朱蓉
  • 9篇宋丽君

传媒

  • 53篇中国血吸虫病...
  • 2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8篇中国寄生虫学...
  • 15篇中国病原生物...
  • 10篇中国人兽共患...
  • 6篇中华流行病学...
  • 6篇热带病与寄生...
  • 4篇气候变化研究...
  • 3篇中国地方病学...
  • 3篇中国兽医科学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中国兽医杂志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13篇2013
  • 29篇2012
  • 46篇2011
  • 41篇2010
  • 16篇2009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苯双脒治疗钩虫感染效果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三苯双脒治疗钩虫感染的效果。方法以横断面调查中发现的钩虫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三苯双脒和阿苯达唑治疗,观察两组钩虫感染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共调查47例钩虫感染者,实验组23例,对照组24例。三苯双脒和阿苯达唑治疗钩虫感染转阴率分别为95.65%和95.83%,不良反应率分别为8.70%和8.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三苯双脒治疗钩虫感染的疗效与阿苯达唑相仿。
田利光程国金汪峰峰郭俭蔡玉春汪天平陈家旭周晓农
关键词:钩虫三苯双脒阿苯达唑
基于数据关联的疾控信息元数据规范设计被引量:1
2009年
通过"分析疾控行业各类数据集的特点来制定标识元数据、复用现有元数据标准组织技术元数据和使用数据关联关系的方式来表述元数据所体现出的业务逻辑关系"这三种方法,来建立包含核心元数据和关联关系元数据的疾控信息数据仓库元数据规范,由3个元数据子集构成。疾控信息元数据库的关联关系是整合疾病预防控制领域各类数据库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关系型数据库的重要衍生,为构建疾控信息数据仓库提供了有效指引。
沈海默陈盈陈家旭
关键词:元数据数据关联
血吸虫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09年
血吸虫免疫逃避机制是血吸虫抵抗宿主而得以存活的重要因素,目前较肯定的机制主要是抗原改变和免疫调节。抗原改变主要是血吸虫抗原的变异、模拟和伪装,使宿主的免疫监视功能敏感度下降;免疫调节主要是血吸虫通过合成神经分子、蛋白酶、细胞因子及其他小分子物质,阻断宿主补体的激活,抑制宿主的免疫细胞功能,从而下调宿主的免疫功能,这两种机制均有利于血吸虫在宿主体内的存活。
曹建平胡媛沈玉娟周何军陈勤刘述先
关键词:血吸虫免疫逃避免疫调节
不同区域范围实施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实施传染源控制措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效果。方法分别以行政村、乡镇以及水系流域为区域范围,实施以机代牛、卫生改厕等传染源控制措施,观察螺、病情变化情况,评价其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结果以行政村为区域范围的8个村在实施传染源控制措施3年后,人群平均感染率由4.72%降为0`.33%,降幅为93.01%;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由0.0088只/0.11m^2降为0.0015只/0.11m^2,降幅为95.45%。铜陵县老洲乡在整乡推进传染源控制措施3年后,人群平均感染率由4.78%降为0.08%,降幅为98.33%;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由0.015只/0.11m^2降为0。贵池区秋浦河流域、长江及九华河流域、升金湖流域分别在实施传染源控制措施4年、3年、2年后,人群平均感染率分别由4.65%、4.52%、3.65%降为1.32%、1.75%、1.91%,降幅分别为71.61%、61.28%、47.67%;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分别由0.0075只/0.11m^2、0.005 2只/0.11m^2、0.0053只/0.11m^2降为0.000 4只/0.11m^2、0、0,降幅分别为94.67%、100%和100%。急性血吸虫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实施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防治效果较为巩固。
张世清何家昶汪天平陈更新潘新平鲍建国张先友姚振琪王跃明任晓联邓玉军操治国
关键词:传染源血吸虫病
2006~2010年安徽省钉螺分布调查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安徽省钉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每年春季,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对全省现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以及可疑有螺环境进行螺情分布情况调查,建立各环境钉螺调查数据库,统计分析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活螺密度以及感染性钉螺密度等螺情指标。结果安徽省有螺环境和感染性钉螺环境数量均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0年查出的有螺环境和感染性钉螺环境数量分别较2006年减少了7.25%和56.12%。全省有螺面积2006~2010年总体变化不大,呈窄幅波动状态,但不同类型环境中湖滩钉螺面积2009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其钉螺面积2009年较2008年增加了34.98%。全省感染性钉螺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9年感染性钉螺而积由2006年1285.9895hm^2下降为560.253 8hm^2,下降了56.43%。但2010年感染性钉螺面积有所回升,2010年全省感染性钉螺面积较2009年上升了28.87%。2006~2010年全省活螺平均密度均在1只/0.11m^2以下,但感染性钉螺密度自2006年以后下降较为明显,2007年较2006年下降了59.07%,2007~2010年全省感染性钉螺密度在0.00062~0.00088只/0.11m^2之间波动。结论安徽省感染性钉螺分布环境数量呈现徘徊以及感染性钉螺面积出现上升势头的状况,将成为全省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的重要隐患,为实现到2015年全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应进一步推广实施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对易感环境药物灭螺力度。
张世清高风华何家昶汪天平张功华汪昊虞贝贝
关键词:钉螺感染性钉螺
定性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及其SAS实现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主成分分析在定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及其SAS实现。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某血吸虫病流行区1 247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1个家庭经济状况的变量主要受前6个主成分的影响,6个主成分依次主要综合了一般的日常生活用品、家庭收支情况、家庭固有资产或不动产、高消费家庭生活用品、家庭农用机械及耕牛的信息。结论进行主成分分析时,应根据数据类型选用合适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获得更为客观的分析结论。
徐俊芳李石柱贾铁武刘琴周晓农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Observasion of the pseudopodium-mediated invasion of Toxoplasma gondii into macrophages
<正>Toxoplasma gondii is a kind of protozoan parasite which can infect almost all nucleated cells.Invasion,intr...
Yongsheng JiXinlei YanXianyong Liu索勋
文献传递
郑州市某医院住院病人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为了解郑州市住院病人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尤其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甲醛—乙酸乙酯—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卢戈碘液染色法对该地区某医院住院病人4836份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查。结果检出肠道寄生虫6种,总感染率为1.26%,发现了卡耶坦氏环孢子虫感染病例,且感染率最高,为0.45%;蓝氏贾第鞭毛虫、圆线虫和钩虫感染率次之;混合感染病例1例,感染率为0.02%。结论郑州市住院病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低,但机会性原虫感染病例增加,应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孙艳茹席建伟姚惠霞许金玲王鹤磊王强齐萌徐利纳张龙现
关键词:住院病人肠道寄生虫
湖北钉螺基因组5种抽提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5种方法提取湖北钉螺基因组DNA,PCR扩增线粒体基因组的COⅡ基因以比较其扩增效果,从而选择适合湖北钉螺大样本基因组抽提的最佳方法。方法将50只钉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用OMEGA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天根海洋动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简化基因组抽提方法、CTAB法和饱和酚抽提法抽提单只湖北钉螺基因组DNA,从消化、抽提时间、抽提浓度、成本等方面评价各种方法的优劣;PCR扩增线粒体基因组COⅡ基因,测定目的条带相对浓度以衡量扩增效果。结果 5种方法均能提取基因组DNA,消化时间最短的为饱和酚法,其余均为3 h;抽提时间最短的为两种试剂盒和CTAB,最长的为简化法;抽提成本最高的为OMEGA试剂盒法,最低的为CTAB法。5种方法PCR均扩增出COⅡ基因,但目的条带浓度有一定差异,其中OMEGA公司和天根公司试剂盒及实验室简化法提纯的模板PCR扩增浓度较高。结论用OMEGA公司生产的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抽提湖北钉螺基因组DNA效果好,但成本较高,适用于对小样本的抽提;简化法从提纯效果、成本等方面评价,较适用于大样本抽提。
马琳李石柱杨频尤平周晓农
关键词:湖北钉螺基因组DNA抽提方法
东洞庭湖钉螺自然消亡地区单壳类软体动物分布调查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东洞庭湖钉螺自然消亡地区单壳类软体动物的分布,探索钉螺消亡的可能原因,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年8月对钱粮湖、建新、君山公园地区进行水体单壳类软体动物调查,对样本进行分类鉴定后,对数据进行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不同现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比较。结果所收集样本初步鉴定为腹足纲3科6种:圆口螺科包括湖北钉螺,豆螺科包括纹沼螺、长角涵螺、中华沼螺、赤豆螺,椎实螺科1种未鉴定到种,暂定为萝卜螺。君山公园外洲水体共采集到单壳类软体动物4 553只,其中钉螺1 264只;建新未采集到钉螺,其余单壳类软体动物共计336只;而钱粮湖仅采集到7只长角涵螺、2只中华沼螺和1只纹沼螺。3个现场螺类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225,P<0.01)。钱粮湖地区、建新地区及君山公园的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02 8、0.718 6及0.678 8,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21 5、1.431 3及1.199 9。结论钱粮湖地区钉螺消亡的同时,其他种类单壳类软体动物无论是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已十分稀少,两者原因是否相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林瀚周艺彪郑盛邦伍劲屹宋秀霞何忠游加边蔡斌赵根明姜庆五
关键词:钉螺血吸虫病软体动物东洞庭湖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