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702)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成海赵志敏郭涛陶艳艳杨烁慧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肝脏
  • 1篇当归
  • 1篇当归补血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新生
  • 1篇血汤
  • 1篇氧化氮
  • 1篇药效
  • 1篇一氧化氮
  • 1篇细胞
  • 1篇纤维化
  • 1篇纤维化肝脏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细胞
  • 1篇肝纤维化
  • 1篇肝硬化
  • 1篇肝脏血管
  • 1篇NO
  • 1篇补血
  • 1篇补血汤

机构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赵志敏
  • 2篇刘成海
  • 1篇唐礼瑞
  • 1篇沈丽
  • 1篇杨烁慧
  • 1篇叶伟成
  • 1篇陶艳艳
  • 1篇郭涛
  • 1篇黄恺

传媒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欧当归内酯A对实验性纤维化肝脏NO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欧当归内酯A调节纤维化肝脏NO释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欧当归内酯A 3 mg/kg组、欧当归内酯A 6 mg/kg组,每组10只。以四氯化碳(CCl4)与高脂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化模型,连续6周。药物观察组于造模第4周腹腔注射给药至结束。观察肝组织炎性反应及胶原沉积、eNOS表达及MDA、SOD、NO、NOS水平。体外以800μmol/L氯化钴作用于SK-HEP-1细胞24 h诱导细胞缺氧损伤,药物处理后观察细胞活力、vWF表达、上清及胞内NO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欧当归内酯A各组肝细胞变性和炎性反应坏死有所减轻,纤维化改善;高剂量组SOD和MDA显著改善,NO和NOS降低,eNOS阳性表达下降(P<0.05)。体外实验显示,药物干预后细胞活力得到改善,vWF平均荧光强度减弱,NO释放显著改善(P<0.05)。结论:欧当归内酯A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调节NO释放有关。
赵志敏黄恺黄恺刘成海沈丽
关键词:肝纤维化内皮细胞一氧化氮
当归补血汤及其拆方影响肝脏血管新生的药效特点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及其拆方影响肝脏血管新生的抗肝纤维化的药效特点。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黄芪组、当归组及索拉非尼对照组。以四氯化碳(CCl4)与高脂低蛋白饮食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通过病理对肝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试剂盒测定血清肝功能、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电镜观察肝窦内皮窗孔结构;同步辐射X线二维成像观察微血管。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时用LSD进行两两比较,方差不齐时用Tamhane's T2。结果当归补血汤及其拆方组白蛋白(Alb)显著提高(P<0.05)、AST显著降低(P<0.05);当归补血汤及黄芪组ALT显著降低(P<0.05);各用药组肝组织Hyp含量显著降低。各用药组血管纹理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窗孔数量增加。当归补血汤及其拆方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全方及拆方组NOS显著降低(P<0.05),黄芪组MDA显著降低(P<0.05),全方组及黄芪组NO显著降低(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及其拆方具有抗肝纤维化及抗血管新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窦内皮细胞损伤、抗脂质过氧化有关,黄芪改善炎症、抗脂质过氧化及NO释放作用较为突出。
郭涛赵志敏杨烁慧唐礼瑞谭烨陶艳艳刘成海
关键词:肝硬化血管新生当归补血汤当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