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RK003)

作品数:8 被引量:110H指数:6
相关作者:陈卫高爽周皓靳永爱王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生育率
  • 3篇人口
  • 3篇总和生育率
  • 2篇人口流动
  • 2篇生育水平
  • 1篇性别偏好
  • 1篇选择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人口
  • 1篇人口管理
  • 1篇人口状况
  • 1篇生命表
  • 1篇生育
  • 1篇生育率转变
  • 1篇生育行为
  • 1篇生育政策
  • 1篇实有人口
  • 1篇实有人口管理
  • 1篇收入分配
  • 1篇平等性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互联网络...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篇陈卫
  • 2篇高爽
  • 1篇靳永爱
  • 1篇周皓
  • 1篇王莉

传媒

  • 3篇人口研究
  • 3篇人口与经济
  • 1篇人口学刊
  • 1篇学海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北京市内人户分离人口状况:基于户籍登记的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文章分析北京市2010年市内人户分离人口的基本特征:集中分布在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性别结构大致均衡;中青年人是人户分离人口的主体;受教育程度以中学文化程度为主;婚姻状况以有配偶为主;跨区县人户分离现象居多;跨区县人户分离人口户口所在地与现住地相邻;不愿意迁移户口是人户分离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大量市内人户分离人口不仅削弱了户籍管理职能,影响了基层的政权建设和社区管理,影响着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效开展。文章为此提出改革方向及可行性建议。
王莉
关键词:户籍制度实有人口管理
论内在总和生育率被引量:7
2013年
在不断完善对时期生育率的测量指标中,人口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基于对生育行为各个方面进行控制的生育率指标,以便获得更为准确的生育水平度量。对生育率的数量成分和进度成分的分解,使得我们对时期生育率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针对递进生育率和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缺陷,澳大利亚学者提出了内在总和生育率的指标,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它能更准确测量生育率的数量效应和进度效应。内在总和生育率是对生育的年龄、胎次和间隔同时进行控制的生育率指标,反映的是生育行为内在稳定的生育水平。本文对这一方法进行介绍,并利用我国1988年2‰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数据,说明该指标的构建和计算过程。
高爽陈卫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
2000年以来中国生育水平评估被引量:37
2014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的启动实施单独二孩的生育政策,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生育政策调整决策。而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取决于生育水平有多低和生育政策是否仍然可以有效调节生育行为。本研究利用普查数据、教育数据和公安数据,对我国2000年以来的生育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综合各种评估进行判断,前期的生育率低至1.5,而近年来的生育率有所回升,接近1.7。考虑到本研究的假设,这可能是较高的估计。结合我国目前的生育意愿为1.9个孩子,可以认为,我国的生育水平尚处于较为适度的低水平,生育政策仍然在调控生育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陈卫
关键词:生育水平总和生育率普查数据教育数据
中国的经济平等与生育率被引量:3
2010年
在生育率的经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将有助于降低生育率。本文检验这种假设在中国是否成立。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在地市级水平上分析收入和收入分配对生育率的影响,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在控制其他社会经济发展变量的条件下,考察收入分配对一般生育率的作用。结果显示:收入分配越平等,一般生育率越低,两者存在显著的关系。本文最后还讨论了政策和方法意义。
陈卫
关键词:生育率收入分配平等性
中国人口的流动预期寿命被引量:7
2013年
随着我国人口流动率的不断增长,人口流动的长期化趋势日益明显。对于流动的长期化或处于流动状态的时间长度,一般使用流动人口在目的地的平均居住时间长度来衡量。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和指标,即流动预期寿命。它是指在给定的分年龄人口流动率的条件下,人们预期在流动状态下度过的年数。它是通过编制生命表进行计算的。平均居住时间受到年龄结构的影响,而平均流动预期寿命排除了年龄结构的影响。通过人口普查数据的计算,我国人口的平均流动预期寿命在过去10年增长了一倍,由2000年的5.4年上升到2010年的10.8年,2010年男性的平均流动预期寿命略高于女性。人口流动的常态化和长期化成为日益显著的趋势。
陈卫
关键词:人口流动流动率生命表
中国生育率转变中的数量和进度效应被引量:20
2013年
通过对总和生育率、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及内在总和生育率的对比分析,对中国生育率转变过程中生育行为的结构进行剖析,对生育的数量效应、进度效应在生育率变动中的各自的作用进行定量分解。内在总和生育率在估计时期生育水平上,是比总和生育率和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更好的指标,能够更准确测量生育的进度效应。结果表明1970年代我国生育率下降中的数量效应占比远超进度效应,达到3/4;1980年代数量效应的比例也达到2/3;1990年代,数量效应作用比例为略高于50%;而2000年以来数量效应和进度效应的作用此消彼长,总体而言,数量效应不足50%。1970年代,进度效应使总和生育率下降0.2~0.4;1980年代,进度效应很小;而1990年代以来,进度效应使总和生育率下降0.1~0.2。
陈卫高爽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
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的影响:基于选择性的分析被引量:32
2015年
文章借助反事实因果推论框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以克服传统人口统计学的弱点,使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以曾生子女数和普查前一年的生育作为生育水平指标,尝试讨论流动人口的选择性对估计其生育水平的影响作用;并在控制选择性后,比较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差异,以期为深入讨论人口流迁与生育的因果关系提供基础。Heckman二阶段模型表明,观测到的流动与非流动人口生育水平差异由于选择性而存在偏差。三种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得到一致结果:剔除人口流动的选择性后,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显著低于非流动人口;且两者的差异大部分可以被选择性所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人口流动有助于降低生育水平。
周皓
关键词:人口流动生育水平选择性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微观的视角被引量:12
2014年
本文在微观视角上考察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情况,分析违反政策生育行为发生的水平和影响因素。根据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数据计算,1990年以来违反政策生育的比例为18.95%,但不同人群和不同政策类型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在控制宏观和中观因素的条件下,回归模型对违反政策生育行为的微观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个人特征显著影响违反政策生育行为的发生,同时,社会环境、家庭因素也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对于完善生育政策具体重要的启示意义。
陈卫靳永爱
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生育行为性别偏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