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2006]6016)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张爱华黄晓欣董学新潘雪莉梁冰更多>>
相关机构:贵阳医学院解放军第44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省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中毒
  • 6篇砷中毒
  • 5篇燃煤污染
  • 5篇燃煤污染型
  • 4篇基因
  • 3篇地方性砷中毒
  • 3篇转移酶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中毒患者
  • 2篇砷中毒患者
  • 2篇硫转移酶
  • 2篇谷胱甘肽
  • 2篇谷胱甘肽硫转...
  • 2篇谷胱甘肽硫转...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标志
  • 1篇启动区

机构

  • 6篇贵阳医学院
  • 2篇解放军第44...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张爱华
  • 4篇黄晓欣
  • 3篇董学新
  • 2篇潘雪莉
  • 2篇梁冰
  • 1篇赵转地
  • 1篇张碧霞
  • 1篇杨光红
  • 1篇杨大平
  • 1篇陈强
  • 1篇岑笃才
  • 1篇罗鹏
  • 1篇徐晓静
  • 1篇李健
  • 1篇杨婷婷
  • 1篇韩雪
  • 1篇洪峰
  • 1篇李军

传媒

  • 3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准剂量在燃煤砷暴露人群肝损害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探讨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燃煤砷暴露人群肝损害的生物接触限值,筛选监测砷致肝损害的敏感生物学标志。方法以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118例砷暴露者为砷暴露组.非砷污染区50例居民为对照组。以尿砷、发砷(Ag—DDC法测定)作为接触指标;总胆汁酸(TBA,酶循环法测定)、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rrs,化学比色法测定)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重氮试剂比色法测定)作为肝细胞损害效应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作为肝纤维化效应指标(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运用基准剂量(BMD)法计算各效应指标对应的尿砷和发砷的BMD及其95%可信区间下限值(BMDL),并根据BMD和BMDL大小判断各效应指标的敏感性。结果砷暴露组的砷接触指标尿砷(98.50mg/kgCr)、发砷(7.42mg/kg)和肝损害效应指标TBA、GSTs、γ-GT、HA、PC—Ⅲ、Ⅳ·c的几何均数(6.78μmol/L、22.05U/L、48.04U/L、85.19μg/L、89.76μg/L、86.85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尿砷(22.98mg/kgCr)、发砷(1.28mg/kg)和肝损害效应指标(4.63μmol/L、13.76U/L、36.45U/L、54.62μg/L、74.45μg/L、54.81μg/L,P〈0.01),尿砷、发砷与肝损害效应指标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P〈0.05或〈0.01)。尿砷的BMD和BMDL范围分别为49.53~101.96、39.02~70.15mg/kgCr,发砷的BMD和BMDL范围分别为3.04~5.02、2.36~3.25mg/kg。肝细胞损害指标的敏感顺序均为GSTs〉TBA〉γ-GT;而肝纤维化指标的敏感顺序均为HA〉Ⅳ·C〉PC—Ⅲ。结论根据肝损害生物学标志的最低尿砷、发砷BMDL值,结合当地健康人群尿砷、发砷平均值,建议燃煤砷暴露者肝损害的生物接触限值尿砷为35.00mg/kgCr,发砷为2.50mg/kg。GSTs、TBA、γ-GT和HA、Ⅳ·C、PC—Ⅲ分别能不同程度地反映燃煤砷�
张爱华李军洪峰罗鹏杨光红杨大平黄晓欣张碧霞董学新
关键词:砷中毒肝损害生物学标志
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DNA甲基转移酶1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DNA甲基转移酶1(DNMT1)mRNA在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患者中的转录及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地砷病发生、发展乃至癌变中的作用。方法2008年,在贵卅f省兴仁县交乐乡燃煤污染型地砷病病区,按“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选择68例地砷病患者(轻度24例、中度28例,重度16例),其中有40例经过皮肤病理学诊断,分为一般病变组(20例)、癌前病变组(14例)及癌变组(6例)。在距病区约12km的非砷暴露村大果朵村.选择23例居民作为对照组。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采集上述被调查者的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血中DNMT1mRNA的表达。另收集自愿接受手术治疗的61例地砷病患者皮肤组织标本(一般病变34例、癌前病变21例,癌变6例)和15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地砷病患者皮肤及对照皮肤组织中DNMT1蛋白的表达。结果轻、中、重度地砷病患者外周血DNMT1mRNA表达分别为0.22183±0.59509、0.24611±0.50979和0.38927±0.41133,轻、中度患者的DNMT1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69595±0.46398,P均〈0.01);一般病变组、癌前病变组和癌变组患者外周血中DNMTlmRNA表达分别为0.32064±0.54746、0.31309±0.52913和0.15907±0.34256,均低于对照组(0.69595±0.46398,P均〈0.05)。一般病变组、癌前病变组以及癌变组皮肤DNMT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24%(30/34)、100.00%(21/21)和100.00%(6/6),与对照组[0(o/15)]比较表达增强(P均〈0.01),并随患者皮肤损害程度加重而逐渐增强(r=0.740,P〈0.01)。结论DNMT1参与了砷中毒的发生发展,其蛋白表达增强是砷中毒发生的早期事件,DNMT1有望成为砷中毒诊疗的新靶点。
潘雪莉张爱华黄晓欣
关键词:砷中毒DNA甲基转移酶1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ERCC6、XPA多态性与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关系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切除交叉互补基因6(ERCC6)、着色性干皮病基因(XPA)的多态性与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贵州省205例砷中毒患者和187例健康人群的ERCC6A3368G、ERCC6C-6530G、XPAA23G的基因多态性,计算发病风险(比值比,O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ERCC6A3368G、ERCC6C-6530G、XPAA23G多态位点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209、2.963、3.335,P均〉0.05);携带ERCC6A3368G多态位点AG+GG基因型的个体较AA基因型的个体,其砷中毒的发病风险降低(ORadj=0.282,95%CI:0.126~0.628,P=0.002);未发现单一的ERCC6C-6530G、XPAA23G多态性与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发病风险间的相关关系;携带5种联合基因型[(ERCC6A3368G位点AG+GG)+(ERCC6C-6530G位点CC)基因型(ORadj=0.287,95%CI:0.087—0.946,P=0.040)、(ERCC6A3368G位点AG+GG)+(ERCC6C-6530G位点CG+GG)基因型(ORadj=0.226,95%CI:0.077—0.661,P=0.007)、(ERCC6A3368G位点AG+GG)+(XPAA23G位点AA)基因型(ORadj=0.150,95%CI:0.038~0.596,P=0.007)、(ERCC6A3368G位点AG+GG)+(XPAA23G位点AG+GG)基因型(ORadj=0.325,95%CI:0.118—0.897,P=0.030)、(ERCC6C-6530G位点CG+GG)+(XPAA23G位点AA)基因型(ORadj=0.397,95%CI:0.162~0.975,P=0.036)]的个体砷中毒的发病风险降低。结论携带ERCC6A3368G位点突变基因型AG+GG的个体砷中毒的发病风险降低:具有ERCC6、XPA2种基因、3个多态位点的联合可降低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的发病风险。
徐晓静张爱华梁冰韩雪董学新黄晓欣
关键词:砷中毒
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及MGMT mRNA的表达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了解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血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及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 mRNA转录表达的情况,探讨两者间关系及其在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99例砷中毒患者和103例正常对照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情况;同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中61例砷中毒患者皮肤组织中MGMT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砷中毒组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阳性率为40.4%,对照组为2.91%;随病情加重砷中毒患者甲基化阳性率逐渐升高,轻、中、重度砷中毒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2.73%、39.02%和52.78%,非癌变组与癌变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7.78%和6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②随着砷中毒患者皮肤病变的加重,MGMTmRNA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其表达率在非癌变组与癌变组分别为71.05%和30.4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MGM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阳性率升高与该基因mRNA表达降低有关联(r=0.456,P=0.01)。[结论]MGMT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是砷中毒发生发展乃至癌变发生的早期事件;MGMT基因启动区高甲基化可导致MGMTmRNA转录水平下降并可能是进一步导致蛋白活性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爱华陈强李健潘雪莉赵转地黄晓欣岑笃才
关键词:燃煤污染型砷中毒MGMT基因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O1基因Glu155△Glu位点多态性与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O 1基因Glu155△Glu位点多态性与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with confronting twopair primers,PCR-CTPP)技术检测贵州省130例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人群的GSTO1 Glu155△Glu基因型,DNA测序验证检测结果.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GSTO1 Glu155△Glu多态性与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PCR-CTPP法检测出的Glu/Glu和Glu/△Glu基因型结果与DNA测序结果一致.砷中毒组GSTO1 Glu155△Glu位点Glu/Glu和Glu/△Glu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94.85%(92/97)和5.15%(5/97),对照组分别为99.15%(117/118)和0.85%(1/11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6,P<0.05),两组均未检测到△Glu/△Glu基因型,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发现GSTO1 Glu155△Glu的多态性是燃煤污染型砷中毒发病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85,95%可信区间(CI):1.39~17.48].结论 GSTO1 Glu155△Glu多态性与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的发病风险有一定关联,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梁冰张爱华董学新
关键词:砷中毒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基因DNA甲基化、mRNA和蛋白表达与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1(GSTPl)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mRNA和蛋白表达与砷中毒的关系。方法123例砷中毒患者来自贵州省兴仁县交乐村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按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其中轻度42例、中度41例,重度40例。在距病区约13km的非砷暴露村.选择47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根据知情同意的原则,采集被调查者的外周血,用PCR法检测外周血GSTPl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GSTPlmRNA表达。取自愿手术治疗的53例砷中毒患者的皮肤病理标本,其中一般病变28例、癌前病变20例、癌变5例,以病理学诊断无异常的15例非肿瘤手术患者的皮肤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皮肤组织中GSTPl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按病情分组中,外周血GSTPl基因DNA甲基化阳性率轻(28.57%,12/42)、中(57.10%,23/41)、重度(65.00%。26/40)砷中毒组与对照组(6.38%,3/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值分别为7.792、26.000、33.412,P均〈0.01);在按皮肤病理诊断分组中,GSTPl基因DNA甲基化阳性率一般病变(21.43%,6/28)、癌前病变(50.00%,10/20)、癌变组(80.00%,4/5)与对照组(6.67%,1/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值分别为3.562、7.468、10.756,P均〈O.05)。GsTPl基因DNA甲基化阳性率随砷中毒患者病情及皮肤病理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趋势x。=38.239、x。=13.659,P均〈0.01)。与对照组(0.18426)比较,中(0.08777)、重度(0.05693)砷中毒组外周血GSTPlmRNA表达显著降低(P均〈0.01),其中重度砷中毒组低于中度砷中毒组(P〈0.01);与对照组(0.33845)、一般病变组(0.27674)比较,癌前病变组(0.10481)、癌变组(0.04370)GSTPlmRNA表达显著降低(P均�
杨婷婷张爱华黄晓欣董学新
关键词:砷中毒DNA甲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