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

作品数:244 被引量:1,813H指数:19
相关作者:刘虹潘桂湘袁红霞王萌杨虹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0篇细胞
  • 28篇中医
  • 19篇中药
  • 16篇中医药
  • 16篇免疫
  • 15篇疗效
  • 13篇慢性
  • 11篇血管
  • 11篇香加皮
  • 11篇化疗
  • 11篇杠柳
  • 10篇临床疗效
  • 10篇免疫功能
  • 10篇杠柳毒苷
  • 9篇通络
  • 7篇动脉
  • 6篇调神
  • 6篇心肌
  • 5篇增殖
  • 5篇针法

机构

  • 94篇天津中医药大...
  • 16篇天津市南开医...
  • 15篇南京中医药大...
  • 10篇苏州大学
  • 10篇天津医院
  • 10篇天津市中医药...
  • 8篇天津市第一中...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广州市第一人...
  • 7篇天津中医学院
  • 7篇广州医学院附...
  • 6篇江苏省中医院
  • 6篇武警医学院附...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6篇天津市医药科...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天津市长征医...
  • 4篇苏州市中医医...
  • 4篇天津市天和医...

作者

  • 13篇刘虹
  • 9篇潘桂湘
  • 8篇杨虹
  • 8篇袁红霞
  • 8篇王萌
  • 7篇李洪胜
  • 7篇孙巍
  • 7篇杨波
  • 7篇高秀梅
  • 6篇于强
  • 6篇金珊
  • 6篇代二庆
  • 6篇乐音子
  • 6篇魏明刚
  • 5篇夏亚飞
  • 5篇徐瑾
  • 5篇孙伟
  • 5篇张丽娟
  • 5篇苏旭春
  • 5篇王远东

传媒

  • 20篇天津中医药
  • 9篇天津中医药大...
  • 8篇中草药
  • 7篇中国中医急症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辽宁中医杂志
  • 5篇中国临床药理...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吉林中医药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医杂志
  • 3篇河南中医
  • 3篇现代诊断与治...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13篇2021
  • 8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13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13篇2014
  • 18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1篇2010
  • 26篇2009
  • 16篇2008
  • 16篇2007
  • 21篇2006
  • 3篇2005
  • 9篇2004
2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寒喘合剂治疗小儿寒哮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观察小儿寒喘合剂治疗小儿寒哮的疗效。方法将19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小儿寒喘合剂,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肺功能、IgE、IL-4及IL-5的变化。结果两组疗效相近,但小儿寒喘合剂有更明显的化痰及改善患儿症状、体征、舌脉的作用,并能降低IgE、IL-4及IL-5水平,改善气道慢反应性炎症状态,其降低IL-4水平较对照组更加明显。结论小儿寒喘合剂治疗寒哮疗效肯定,其作用与控制气道变应性炎症有关。
任勤马秀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5疗效气道变应性炎症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门诊的常见疾病,国内报道的慢性前列腺炎(CP)发病率处在6.0%~32.9%之间不等[1]。慢性前列腺炎病因较多,病理变化复杂,临床上主要症状以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和疼痛为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药灌肠是CP的特色疗法,近年来,该疗法在CP的治疗中已得到临床验证,但多是各家研究.
张予东刘帅宋涛涛金珊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中药灌肠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QHF复方联合小剂量顺铂对小鼠H_(22)肝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QHF复方联合小剂量化疗药物顺铂(DDP)对小鼠H22肝癌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其抑瘤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48只BALB/c小鼠右腋皮下注射小鼠H22肝癌细胞建立荷瘤模型,随机分设为QHF复方组、小剂量DDP、联合用药组(QHF+DDP)及生理盐水组(NS).以抑瘤率为指标,观察各药物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小鼠的一般状况及脾指数为指标,观察各药物对荷瘤小鼠的不良反应;光镜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药物对小鼠肝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QHF组、DDP组和联合用药组的瘤质量均较NS对照组明显降低(0.63g±0.16g,0.45g±0.23g,0.33g±0.15gvs1.22g±0.22g,均P<0.01),联合用药组较QHF组显著降低(P<0.01).抑瘤率分别为47.45%、63.11%和72.95%.QHF组、DDP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移植瘤组织内的MVD数量较NS对照组明显降低(11.00±1.56,10.33±1.49,6.87±0.97vs19.93±1.02,均P<0.01);联合用药组与各单药组相比明显降低(均P<0.01).QHF与DDP联合应用组的不良反应较单用DDP组轻,生存质量较好.结论:QHF复方与小剂量DDP均具有抗肝癌血管生成的作用;QHF复方与小剂量DDP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肝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同时QHF复方具有提高生存质量和降低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
陈涛付亚玲巩仔鹏邓李蓉胡月琴
关键词:顺铂化学疗法肝癌血管生成
“四步法”建立标准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四步法"建立标准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在重庆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泌尿外科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9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标准通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四步法"建立标准通道取石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相关指标、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0. 3±4. 3 min)、术中出血量(97. 3±11. 9 ml)均低于对照组(73. 1±3. 5 min,151. 2±12. 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33. 6±3. 2 h)、术后置管时间(5. 1±2. 3 d)和住院时间(12. 6±3. 0 d)均低于对照组(53. 1±3. 5 h,8. 6±1. 5 d,19. 3±3. 6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91. 3%)明显高于对照组(80. 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 5%)明显低于对照组(21. 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四步法"建立标准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结石的清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唐伟金珊陈益荣胡文刚刘英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复方中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胃萎Ⅰ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并从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120例患者均经胃镜与病理检查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胃萎Ⅰ号、三九胃泰冲剂治疗,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胃萎Ⅰ号)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三九胃泰)(P<0.05)。治疗组细胞凋亡率和bax表达率分别从21.81%、41.18%升高至40.52%、61.76%;而bcl-2表达率从85.71%下降至22.86%(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胃萎Ⅰ号能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强bax表达而抑制bcl-2表达,诱导胃黏膜细胞凋亡。
赵占考代二庆张明华张磊孙捍卫郑东明施青青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细胞凋亡基因表达
白花蛇舌草在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药白花蛇舌草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方法:结合典型病案分析白花蛇舌草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结果:白花蛇舌草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老年性复发尿路感染及狼疮性肾炎等疾病中。结论:白花蛇舌草为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药物,多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魏明刚孙伟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一例
2010年
患者男,80岁。因复视,右眼上睑下垂12d于2009年3月7日来我院眼科门诊求治。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2,矫正(0.3),左眼0.4,矫正(0.5),右眼上睑完全下垂,33cm角膜映光右眼外斜15度,左眼正位。双眼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房闪(-),浮游物(-),虹膜纹理疏松,瞳孔圆。右眼瞳孔直径约3.5mm,对光反射迟钝,左眼瞳孔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双眼晶状体核及皮质混浊。眼底:双眼视盘边界清色可,动脉细,反光强,静脉迂曲,充盈,
童毅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动眼神经麻痹瞳孔直径对光反射眼科门诊眼科检查
中药敷脐干预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等症状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中药利尿止痛散敷脐干预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等症状的疗效。方法 30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基础处理方法,治疗组加用利尿止痛散敷脐,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2.6%和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一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积分等为主要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利尿止痛散敷脐配合基础处理具有良好的防治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作用,具有方法简单、高效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翁立平季利江
关键词: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药敷脐术后尿潴留
丹参多酚对铁过载引起的脐血造血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对铁过载引起的脐血造血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参多酚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及丹参多酚低、中、高剂量组以400μmol/L浓度的枸橼酸铁胺(FAC)建立铁过载细胞模型,丹参多酚低、中、高剂量组于培养第3天分别加入18、50、160μg/m L丹参多酚培养24 h;对照组不加FAC及丹参多酚。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细胞凋亡率,计数各组细胞集落形成数量。结果模型组ROS水平高于对照组及丹参多酚各剂量组(P均<0.05)。模型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及丹参多酚高剂量组(P<0.05)。模型组红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粒—单核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爆式红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BFU-E)和混合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ix)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及丹参多酚高剂量组(P均<0.05)。结论丹参多酚可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及其对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功能的抑制作用。
穆娟赵明峰李玉明张宇辰曹小立李青
关键词:铁过载氧化应激造血干细胞
槲皮素对Ⅲ型慢性前列腺炎/骨盆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究槲皮素对Ⅲ型慢性前列腺炎/骨盆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槲皮素低剂量组(100mg/kg)和槲皮素高剂量组(200mg/kg),复制Ⅲ型慢性前列腺炎/骨盆疼痛综合征模型。病理检查前列腺,测定机械性痛阈,Western blotting检测前列腺中p38和环氧合酶-2(COX-2)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槲皮素低剂量组较模型组前列腺组织病理有所改善但不显著,槲皮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前列腺组织病理有显著改善。槲皮素低剂量组的机械痛阈值高于模型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槲皮素高剂量组的机械痛阈值显著性高于模型组(P<0.05);槲皮素低剂量组血清中NF-κB和TNF-α水平、前列腺组织中p38和COX-2水平低于模型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槲皮素高剂量组的血清中NF-κB和TNF-α、前列腺组织中p38和COX-2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槲皮素对Ⅲ型慢性前列腺炎/骨盆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的前列腺病理和痛觉敏感性均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降低多种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和痛觉敏感性。
赵明金珊
关键词:槲皮素P38环氧合酶-2核转录因子-ΚB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