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991)

作品数:13 被引量:89H指数:5
相关作者:周智广黄干林健杨琳谭愈昱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糖尿
  • 11篇糖尿病
  • 6篇抗体
  • 5篇自身抗体
  • 4篇胰岛
  • 4篇免疫
  • 3篇蛋白
  • 3篇自身免疫
  • 3篇细胞
  • 3篇氨酸
  • 2篇单核
  • 2篇蛋白酪氨酸
  • 2篇蛋白酪氨酸磷...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隐匿性
  • 2篇受体
  • 2篇酸酶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脱羧酶

机构

  • 13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3篇周智广
  • 10篇黄干
  • 5篇杨琳
  • 5篇林健
  • 3篇颜湘
  • 3篇谭愈昱
  • 2篇彭健
  • 2篇李霞
  • 2篇杨亚玲
  • 2篇张松
  • 2篇周卫东
  • 2篇张贻宇
  • 2篇杜弢
  • 2篇侯粲
  • 2篇王霞
  • 2篇车志宏
  • 2篇郑超
  • 1篇金河来
  • 1篇李璋巍
  • 1篇游硕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I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被引量:12
2008年
探讨湖南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 I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研究对象为853例,其中T2DM组473例和正常对照组38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PCR-RFLP)法检测VDR基因Fok I位点基因型。比较两组VDR基因Fok I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VDR基因Fok I位点多态性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T2DM组f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组Ff和ff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组FBG、PBG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组ff基因型组的口服葡萄糖耐量后2 h胰岛素低于FF基因型组(P<0.05)。VDR基因Fok I多态性与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T2DM发病相关,VDR基因ff基因型和Ff基因型可能是T2DM的发病风险因素。
杜弢周智广廖岚
关键词:2型糖尿病维生素D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糖尿病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糖尿病是21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遗传、自身免疫、环境因素等均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受到表观遗传因素的影响。表观遗传学是基于一种可遗传的非基因序列改变而导致基因表达水平和功能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指的是DNA序列所提供的遗传信息,而表观遗传学信息提供了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执行DNA遗传信息的指令。以下将从表观遗传修饰的角度阐述糖尿病表观遗传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侯粲李一君周智广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糖尿病DNA序列遗传信息基因表达水平表观遗传修饰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免疫学特征探讨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学特征及其病因学意义。方法筛选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20例及其年龄、性别匹配的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40例。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和锌转运蛋白8抗体(ZnT8A);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GAD反应性T细胞;直接测序法检测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IJA)DQ基因型。结果本组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8/20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其中7例GADA阳性,4例ZnT8A阳性,3例为GADA与ZnT8均阳性。3例起病初期GADA阳性者,于2年及3年后复查抗体转阴各1例,另1例3年后复查抗体滴度增高(0.34~1.46)。在6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中3例有GAD反应性T细胞。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HLA—DQA1*0102-DQB1*0601和DQA1*03-DQB1*0401单体型频率较经典1型患者增高(P=0.005,P=0.035)。结论部分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及HLA-DQ易感基因型,提示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参与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
郑超林健黄干杨琳张贻宇周卫东周海峰杨亚玲车志宏周智广
关键词:糖尿病自身抗体免疫细胞
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对急性起病糖尿病患者分型诊断的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对急性起病糖尿病患者分型诊断的价值.方法 453例急性起病糖尿病患者根据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阳性分为A+组276例(任一抗体阳性)和A-组177例(抗体皆为阴性) 将5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分析ZnT8A在急性起病糖尿病患者和亚组中的分布规律、相关因素和ZnT8A阳性者的临床特征.抗体检测采用放射配体法.结果 (1)ZnT8A在急性起病糖尿病组的阳性率为24.3%,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组(1.8%)和健康对照组(1.0%)(均P<0.01) 而且ZnT8A在A+组中的检出率为29.7%,显著高于A-组患者15.8%(x2=11.318,P<0.01).(2)ZnT8A阳性率在<30岁各亚组高于≥30岁亚组(0~9岁,34.9% 10~19岁,26.7% 20~29岁,26.3%比≥30岁,18.3% 均P<0.05) 在体质指数(BMI)<21.0 kg/m2和21.0~25.0 kg/m2亚组高于BMI>25.0 kg/m2亚组(25.5%和25.9%比8.7%,均P<0.05).(3)ZnT8A水平与IA2-A滴度间呈正相关(r=0.165,P=0.01).(4)3种抗体联合测定使自身免疫检出率从60.9%提高到67.1%.(5)与抗体阴性者相比,ZnT8A单独阳性者日胰岛素需要量较多[(35.5±9.3)U/d比(29.8±14.7)U/d,P<0.05],而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低[(107±15)mm Hg比(113±16)mm Hg,(69±12)mm Hg比(73±12)mm Hg,均P<0.05].结论 ZnT8A对急性起病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分型诊断有一定价值,在常见抗体(GADA和IA2-A)阴性者中可识别出一类更接近于经典1型糖尿病的临床表型.
杨琳罗说明黄干彭健颜湘Janet WenzlauHoward W DavidsonJohn C Hutton周智广
关键词:急性起病
1,25(OH)_2 D3调节T2DM单核细胞对LPS的高反应性被引量:3
2008年
探讨1,25(OH)2D3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单核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体外培养的外周单核细胞分别从23例正常对照和22例T2DM患者中获得。观察1,25(OH)2D3预干预后,单核细胞对TLR4配体(脂多糖,LPS)的反应性变化以及单核细胞表面CD14和TLR4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单核细胞CD14和TLR4表达以及NF-κB-p65磷酸化水平,IL-1β和TNF-α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2DM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PS使正常对照组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T2DM组(P<0.05)。LPS干预后T2DM单核细胞的NF-κB-p65磷酸化水平和IL-1β和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1,25(OH)2D3预干预后,LPS对单核细胞表面CD14和TLR4表达、NF-κB-p65磷酸化水平和IL-1β、TNF-α浓度的影响在T2DM和对照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1,25(OH)2D3对T2DM患者单核细胞的高反应性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这有助于我们近一步地认识和探讨1,25(OH)2D3对T2DM的固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杜弢周智广黄干游硕
关键词: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1,25(OH)2D3
普伐他汀对非肥胖糖尿病小鼠糖尿病预防作用的机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糖尿病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3^-14周龄NOD雌鼠分为4组,对照组(摄普通饲料,30只),小剂量组(普伐他汀1mg·kg^-1·d^-1,29只),中剂量组(普伐他汀10mg·kg^-1·d^-1,29只)和大剂量组(普伐他汀40mg·kg^-1·d^-1,30只),观察糖尿病发病至30周龄。各组另取8只12周龄未患病NOD鼠,胰腺HE染色观察胰岛炎;制备脾细胞悬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脾细胞对特异性抗原的刺激增殖反应;ELISA法测特异性抗原刺激后脾细胞培养上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RT-PCR检测脾脏IFN-γ、IL-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0周龄时,大剂量普伐他汀组NOD鼠糖尿病的发病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12周龄时,大剂量普伐他汀组胰岛炎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大剂量普伐他汀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42±20)pg/ml,脾脏IFN-γmRNA表达水平(0.24±0.10)pg/ml均低于对照组(157±32)pg/ml,(0.81±0.18)ps/ml,均P=0.000),IL-4水平(91±22)pg/ml,脾脏IL-4mRNA表达水平(0.39±0.18)pg/ml均高于对照组[(44±20)pg/ml,P=0.000;(0.20±0.08)pg/ml,P=0.002)];小、中、大剂量普伐他汀组和对照组特异性抗原增殖指数分别为3.85±0.35、3.53±0.82、3.32±0.44、3.70±0.62,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中、大剂量普伐他汀组和对照组脾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分别为(9.6±2.6)%、(10.2±2.4)%、(8.9±2.7)%、(10.0±2.4)%,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使用大剂量普伐他汀进行干预,可以通过下调Th1细胞因子INF-γ,上调Th2细胞因子IL-4,促使免疫平衡向Th2方向偏
张松颜湘周鹏程黄干杨琳李霞林健周智广
关键词:糖尿病自身免疫胰岛炎普伐他汀
罗格列酮上调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CD4^+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
2008年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CD4^+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旨在探讨罗格列酮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磁珠分离LADA患者CD4^+T细胞,1、10和100μmol/L罗格列酮干预CD4^+T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3H—TdR掺入法检测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细胞比值。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mRNA、TGF-β1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oxp3 mRNA表达。结果CD4^+T细胞表达PPARγ mRNA。罗格列酮抑制植物凝集素(PHA)刺激的CD4^+T细胞增殖。1p.mol/L和10μmol/L组罗格列酮作用的CD4^+CD25^+T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100μmol/L组CD4^+CD25^+T细胞比例降低。10μmol/L罗格列酮上调CD4^+T细胞的Foxp3mRNA表达,但TGF-β1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小剂量IL-2参与下,10μmol/L罗格列酮(药理浓度范围内)升高CD4^+T细胞Foxp3 mRNA表达。结论罗格列酮上调LADA患者CD4^+T细胞Foxp3 mRNA表达,改善自身免疫耐受缺陷。
杨治芳周智广黄干彭健颜湘
关键词:自身免疫隐匿性CD4^+CD25^+T细胞FOXP3
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患病状况及其特征被引量:45
2010年
目的探讨暴发性1型糖尿病(F1D)的患病状况和临床特征。方法采用Hanafusa提出的诊断标准,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性酮症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F1D患者,再根据胰岛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或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的有无将非F1D患者分为经典1型组和特发1型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87例急性酮症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有8例符合F1D的诊断标准,占9.1%,在18岁以上患者中占14.0%。起病时暴发组的血糖显著高于经典1型组和特发1型组(P=0.004);暴发组血淀粉酶水平显著高于经典1型组(P=0.021)。4例(50%)患者发病初期GADA阳性,其中1例柯萨奇病毒B(CVB)IgM阳性,1例人单纯疱疹病毒1(HSV1)IgM阳性。结论FID约占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10%。起病时F1D患者比经典1型和特发1型糖尿病患者有更严重的代谢紊乱。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
郑超林健杨琳张贻宇谭愈昱杨亚玲肖扬车志宏周智广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自身抗体病毒感染
湖南汉族1型糖尿病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基因多态性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和KIR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C(HLA—C)基因的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T1DM)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湖南汉族180例TIDM患者和199例正常对照者KIR基因、HIA—C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与正常对照相比,T1DM组KIR2DL1(98.9%比92.0%,OR=7.78,P=0.002)、3DL1(94.3%比86.4%,OR=2.67,P=0.009)和2DS4(83.9%比70.9%,OR=2.14,P=0.003)基因频率增高;(2)T1DM组和正常对照组HIJA—c(HIJA—C1、HLA—C2)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1DM组HLAC1+/C2+(3.9%比9.6%,OR=0.38,P=0.03)基因频率降低;(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1DM组KIR/HLA-C基因组合中KIR2DL1-/HLA-C2-(0.6%比6.0%,OR=0.087,P=0.003)和KIR2DS1-/HLA—C2-(53.3%比64.8%,OR=0.62,P=0.023)基因频率降低。结论KIR基因多态性和KIR/HLA—C基因组合与T1DM发病相关。
谭愈昱林健黄干唐炜立Saikiran K SedimbiCarani B Sanjeevi周智广
关键词:人白细胞抗原杀伤细胞基因
蛋白酷氨酸磷酸酶2自身抗体微量平板放射结合检测法的建立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自身抗体(IA-2A)的微量平板放射结合检测法(RBA),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纯化的^(35)S-IA-2抗原与血清在96孔V形底平板中缓慢振荡孵育24h,而后转入已包被蛋白A的Millipore平板中,洗涤后采用多功能液体闪烁发光仪计数。检测162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210例新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224名健康者血清中IA-2A浓度,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1)该法检测IA-2A批内CV 4.1%~10.0%,批间CV 5.7%~12.8%。(2)国际第4次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标准化评估回报结果显示,其灵敏度为72%,特异度为98%。与放射配体法(RLA)结果判定一致率为96.5%,检测值呈显著正相关(r=0.962,P<0.01)。(3)IA-2A在TIDM患者中阳性率为22.8%,明显高于健康者的0.89%(P<0.01);在T2DM患者中阳性率为2.4%,与健康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该法检测指血IA-2A与RLA法检测静脉血结果判定一致率为100%。结论微量平板RBA法灵敏度、特异度、重复性好,能适用于末梢血IA-2A检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谭愈昱黄干王霞金和来李璋巍周智广
关键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糖尿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