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960)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金博路平付山峰杨英祥邱慧彬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2年
- 纤维化是肝脏对于肝实质损伤的修复反应,其形成过程包括致病因素、效应细胞、信号及进行信号调节的分子。纤维化的效应细胞是肌成纤维细胞,具有快速增殖能力,增加合成细胞外基质,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肝纤维化在一定的阶段经过干预,其进程可逆,但在发病机制与治疗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
- 于晓红金博
- 关键词:纤维化肌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 胶原酶门静脉灌注对兔肝硬化及组织中星状细胞激活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CCl4皮下注射建立兔肝硬化动物模型,观察Ⅳ型胶原酶门静脉灌注对肝硬化及肝组织中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臀部皮下注射50%CCl4橄榄油0.23ml/kg,每周2次,共12周制作肝硬化动物模型,注射等量橄榄油作为对照。12周后各组动物均建立门静脉给药通路,将已形成肝硬化并门静脉插管成功的33只兔随机分为两组(组1,组2),组1为16只、组2为17只。组1经门静脉给药通路注入0.1%Ⅳ型胶原酶1.5ml,组2注入等量0.9%氯化钠,5次/周,共4周。将造模对照组中门静脉插管成功的30只兔同样随机分为两组(组3,组4),每组15只,处理方法同前。4周后,将各组动物处死后留取肝脏组织,观察其病理学及羟脯氨酸含量变化,标本固定后,行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行积分光密度、面密度分析。结果肝硬化动物肝脏α-SMA表达显著增强;门静脉灌注0.1%Ⅳ型胶原酶肝硬化动物肝脏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但α-SMA表达强度显著增高。结论采用门静脉灌注0.1%Ⅳ型胶原酶可显著降低肝纤维化程度,但α-SMA表达增高,可能与肝脏星状细胞激活有关。
- 于晓红邱慧彬付山峰路平杨英祥孙涛金博
- 关键词:胶原酶类辅肌动蛋白羟脯氨酸门静脉灌注
-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兔肝硬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应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方法,建立兔肝硬化动物模型。方法 5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15)。实验组臀部皮下注射50%CCl4橄榄油0.23 mL/kg,每周2次,对照组注射等量橄榄油。分别于4 w、8 w和12 w末检测各组兔肝脏功能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随时间延长,实验组兔肝脏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明显升高,12 w末出现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可观察到典型肝硬化病理表现,兔肝组织出现典型的假小叶结构,动物死亡率20%,造模成功率83%。对照组肝脏功能正常,肝脏组织学结构正常。结论此方法可成功地建立兔肝硬化动物模型,该方法成功率高,可用于相关实验研究。
- 于晓红金博邱慧彬付山峰路平
- 关键词:肝硬化动物模型四氯化碳
- Ⅳ型胶原酶门脉灌注对兔血清TIMP-1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建立兔肝硬化动物模型,观察Ⅳ型胶原酶门脉灌注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按0.23 mL/kg,皮下注射50%CCl4橄榄油制作肝硬化动物模型。12周后将形成肝硬化并门静脉插管成功的40只兔随机分为两组(组1、组2),每组20只。组1经门静脉注入0.1%Ⅳ型胶原酶1.5 mL,组2注入等量0.9%氯化钠,5次/周,共4周。对照组30只兔同样随机分为两组(组3、组4),每组15只,处理方法同前。4周后,将各组动物处死后留取肝脏组织,观察其病理学,并留取血清检测TIMP-1含量变化。结果门脉灌注0.1%Ⅳ型胶原酶可以显著减轻肝硬化动物肝纤维化程度,而血清TIMP-1含量显著增加。结论门脉灌注0.1%Ⅳ型胶原酶可显著降低肝纤维化程度,血清TIMP-1含量增加,可能与肝脏肝星状细胞激活有关。
- 于晓红金博路平杨英祥
- 关键词:肝硬化胶原酶
- Ⅳ型胶原酶门脉灌注治疗兔肝硬化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应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兔肝硬化模型,观察Ⅳ型胶原酶门脉灌注对肝硬化程度及全身重要器官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皮下注射50%CCl4橄榄油造模后,将已形成肝硬化并门静脉插管成功的30只兔随机分为2组,组1经门静脉给药通路注入0.1%Ⅳ型胶原酶1.5 mL,组2注入等量0.9%氯化钠,5次/周,共4周。4周后,将各组动物处死,留取各器官组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造模成功后可观察到典型肝硬化病理表现,门脉灌注0.1%Ⅳ型胶原酶肝硬化动物肝脏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门静脉、心脏、肺、肾脏、脑组织等部位组织病理学无异常表现。结论采用门脉灌注0.1%Ⅳ型胶原酶可显著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在此剂量下,具有一定的全身安全性。
- 于晓红金博杨文路平杨英祥
- 关键词:四氯化碳胶原酶
-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3的体外表达与纯化
- 2012年
-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3(HCV NS3)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其全长蛋白。方法克隆HCV NS3的核酸序列3420-5312位点,插入pQE-11质粒的BamH1限制性酶切位点,将此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表达,用Westernblot方法筛选阳性克隆,将含有额外拷贝的argU、ileY和leuW的tRNA基因的pACYA质粒引入HCV NS3表达系统以提高HCV NS3蛋白的表达量。收集培养扩增的大肠杆菌菌体,用卵白溶菌酶裂解,收集含有HCV NS3重组蛋白的不溶性包涵体,将包涵体充分洗涤后,溶于含10mmol/L二硫苏糖醇的缓冲液中。释放的可溶性蛋白用SDS-PAGE电泳分离、洗脱,用离心过滤方法浓缩,乙醇沉淀,重复洗涤去除内毒素。结果用此方法克隆的HCVNS3全长基因片段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为69kD。含有额外拷贝的argU、ileY和leuW的tRNA基因的pACYA质粒引入HCV NS3表达系统后,HCV NS3蛋白的产出率可提高10倍以上。此方法生产的NS3纯化蛋白质产量,每升培养物为40mg。内毒素含量低于20EU/mg NS3蛋白。结论 HCV NS3与HCV的免疫逃逸及感染的慢性化有密切关系,是HCV的抗病毒治疗和疫苗研究的重要靶点,全长HCV NS3蛋白的体外合成为HCV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 金博李楠吴凯张林王艳梅翟俊山朱超慧宋久刚
- 关键词:肝炎病毒属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重组蛋白质类
- Ⅳ型胶原酶门脉灌注对兔肝硬化组织中ɑ-平滑肌动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四氯化碳(CC l4)皮下注射建立兔肝硬化动物模型,观察Ⅳ型胶原酶门脉灌注对肝硬化组织中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臀部皮下注射50%CC l4橄榄油0.23 mL/kg,每周2次,共12周制作肝硬化动物模型,注射等量橄榄油作为对照。12周后各组动物均建立门静脉给药通路,将已形成肝硬化并门静脉插管成功的33只兔随机分为两组(组1,组2),组1有16只、组2有17只。组1经门静脉给药通路注入0.1%Ⅳ型胶原酶1.5 mL,组2注入等量0.9%NaC l,5次/周,共4周。将造模对照组中门静脉插管成功的30只兔同样随机分为两组(组3,组4),每组15只,处理方法同前。4周后,将各组动物处死后留取肝脏组织,固定后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行积分光密度、面密度分析。结果肝硬化动物肝脏α-SMA表达显著增强;门脉灌注0.1%Ⅳ型胶原酶肝硬化动物肝脏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但α-SMA表达强度显著增高。结论采用门脉灌注0.1%Ⅳ型胶原酶可显著增高α-SMA表达,可能与肝脏肝星状细胞激活有关。
- 于晓红金博邱慧彬付山峰路平
- 关键词:肝硬化胶原酶Α-平滑肌动蛋白
- 兔胆总管部分结扎肝硬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通过手术造成胆总管狭窄制备兔胆汁性肝硬化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并部分结扎新西兰兔胆总管,结扎时分别与不同孔径的硬塑料管共同结扎或不用塑料管垫衬,结扎后将导管抽出,形成孔径分别为0、0.6mm、1.0mm和1.6mm的狭窄胆总管。存活兔于结扎14周后处死,观察其胆道系统变化情况。结扎前及结扎术后根据兔存活情况于1、2、4、11周经耳中央动脉抽血1.5mL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结果:兔胆总管部分结扎后有2种现象,一为肝内胆管形成球囊样扩张伴有胆石沉积,此类无明显肝纤维化表现;二为胆总管自狭窄以上呈不同程度扩张,有的呈现串珠样扩张,但无包裹性胆石沉积,此类肝纤维化程度较重。术后第1周,ALT、AST、TBIL、DBIL明显升高,第2周,ALT、AST、TP、ALB下降,TBIL、DBIL降至正常。结论:对新西兰兔进行胆总管部分结扎术可建立胆管阻塞型肝硬化模型。
- 付山峰陈文生金博孙涛杨英祥路平刘敏崔立红
- 关键词:结扎术
- HCV NS3诱导小鼠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抗原多肽序列筛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筛选HCV NS3的小鼠T细胞表位多肽序列。方法 BALB/c小鼠用HCV NS3加poly(I∶C)或CpG ODN及Montanide ISA720佐剂免疫后,分离其脾淋巴细胞,以覆盖HCV NS3全基因的合成重叠多肽组成的不同多肽库进行刺激,以ELISPO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细胞数及CD8+/IFN-γ+细胞或CD4+/IFN-γ+细胞百分比,确定抗原性最强的多肽库,找出HCV NS3的小鼠T细胞表位多肽。结果通过ELISPO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能够刺激淋巴细胞分泌IFN-γ最多及CD8+/IFN-γ+细胞或CD4+/IFN-γ+细胞百分比最高的多肽被选出作为阳性多肽,其中的一个多肽经进一步的ELISPO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确认,其序列为GGCSGGAYDIIICDECHS。结论 HCV NS3小鼠T细胞表位序列的确定为HCV疫苗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 金博李楠吴凯张林王艳梅翟俊山朱超慧宋久刚
- 关键词:肝炎病毒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