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861)

作品数:10 被引量:99H指数:6
相关作者:马嫣郑军王利朋周瑶瑶王振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南京北郊
  • 4篇PM
  • 3篇气溶胶
  • 3篇污染
  • 2篇源解析
  • 2篇云凝结核
  • 2篇溶胶
  • 2篇水溶性离子
  • 2篇凝结核
  • 2篇消光
  • 2篇理化特性
  • 2篇活性
  • 2篇黑碳
  • 2篇臭氧
  • 2篇臭氧氧化
  • 1篇得分
  • 1篇亚甲基
  • 1篇有机气溶胶
  • 1篇有机碳
  • 1篇元素碳

机构

  • 10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常州市环境监...

作者

  • 10篇马嫣
  • 7篇郑军
  • 5篇王利朋
  • 4篇周瑶瑶
  • 4篇王振
  • 3篇崔芬萍
  • 3篇王荔
  • 2篇姚磊
  • 2篇张亚飞
  • 2篇朱麟
  • 1篇倪敏
  • 1篇刘兴瑞
  • 1篇陈敏东
  • 1篇亓鲁
  • 1篇王鸣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4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6年
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气溶胶,人为气溶胶增强了对太阳辐射吸收和散射直接改变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又可以通过作为云凝结核或冰核改变云的微物理特性和停留时间、地表反照率等途径间接影响气候的辐射强迫。综合以往研究,文章主要总结了2种影响气候辐射强迫性质相反的黑碳气溶胶和硫酸盐气溶胶以及相对湿度和黑碳的混合状态对气溶胶辐射强迫效应的影响。完善对大气气溶胶,尤其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的气候强迫机制及对地气系统影响的认识。
倪敏郑军马嫣王利朋王鸣
关键词:气溶胶黑碳硫酸盐
2013年1月南京北郊霾天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被引量:8
2016年
2013年1月南京出现了长时间、大范围和高浓度的灰霾.利用三波长光声黑碳光度计(PASS-3)对南京北郊气溶胶的吸收和散射系数进行实时在线原位观测.结果表明,霾天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平均值分别为(83.20±35.24)Mm^(-1)和(670.16±136.44)Mm^(-1),分别为清洁天的3.85倍和3.45倍.吸收和散射系数均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双峰型日变化特征,单散射反照率和散射埃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89±0.04)和(1.30±0.27),说明霾天气溶胶主要以细粒子中的散射性物质为主.降雨对气溶胶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地面风速与气溶胶吸收和散射呈负相关关系,与单散射反照率和埃系数呈正相关;东南风时气溶胶散射系数最大,西南风时气溶胶吸收系数最大.3次霾污染事件中,Haze 1主要受来自北部的老化污染气团影响,Haze 2主要受来自西南的生物质燃烧污染气团影响,而Haze 3主要由固定源污染引起.
王利朋马嫣郑军崔芬萍周瑶瑶
关键词:灰霾气象要素
基于粒径谱分布的南京市区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被引量:6
2015年
2013年8月8日—2013年8月29日期间,于南京市气象局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连续监测颗粒物粒径谱分布.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分析得出了观测期间气溶胶粒径分布的4个源.结合痕量气体数据(NOx)、气溶胶光吸收系数(Babs781)和颗粒物化学成分(SO2-4、NO-3)确认出4个源,即近处交通排放源、远处交通排放源、混合燃烧排放源和二次气溶胶源.同时基于气象数据(风向和风速),通过条件概率函数(CPF)判断出4个源的方位.近、远处交通源与NOx的日变化规律相似,混合燃烧源与Babs781具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二次气溶胶源与SO2-4和NO-3浓度之和有较好的相关性.4个源的贡献率依次分别为14%、24%、37%和25%,表明混合燃烧排放的相对贡献最大.
王振马嫣郑军李时政王荔张亚飞
α-蒎烯臭氧氧化反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理化特性与云凝结核活性?被引量:8
2015年
采用环境烟雾箱模拟实验,在近大气条件下研究了α-蒎烯气相臭氧氧化反应.通过气体与气溶胶膜采样进样口FIGAERO(Filter Inlet for Gas and AEROsols)与高分辨率飞行时间化学电离质谱(HRTo F-CIMS)联用对颗粒相产物进行了鉴别,鉴别结果表明,颗粒相产物中浓度最高的是蒎酮醛,其它主要产物包括蒎酮酸、蒎醛酸、降蒎酮酸、降蒎醛酸和蒎酸.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气溶胶质量分析仪(APM)与云凝结核计数器(CCNC)联用考察了臭氧氧化反应生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粒径谱分布、密度、产率以及云凝结核活性发现,随着臭氧氧化反应的进行,SOA的密度、质量浓度以及云凝结核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同时研究了重要的大气物种SO2对α-蒎烯臭氧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2能大大促进气溶胶成核,气溶胶数浓度、质量浓度和产率均提高,同时云凝结核活性也显著增强,其可能的机制是反应中稳定化的Criegee中间体与SO2反应生成硫酸.
李时政马嫣郑军姚磊周瑶瑶王振
关键词:Α-蒎烯臭氧氧化二次有机气溶胶云凝结核
南京北郊冬季霾天PM_(2.5)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与消光作用研究被引量:37
2015年
为了探讨霾天下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消光的影响,在2013年1月25日至2月3日于南京北郊进行了PM2.5连续在线监测.利用颗粒物-液体转换采集系统(PILS)连续采集水溶性样品,与离子色谱联用分析了其中SO2-4、NO-3、NH+4、Cl-、Na+、K+、Mg2+和Ca2+的含量;同时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和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PS)测量细粒子的粒径谱分布;采用三波长光声黑碳光度计(PASS-3)实时在线测量细粒子的散射和吸收消光系数;并实时监测痕量气体浓度.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霾与非霾天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总质量浓度分别为70.3μg·m-3和22.9μg·m-3;二次吸湿性组分SO2-4、NO-3和NH+4为主要的污染离子.霾天有利于SO2和NOx向SO2-4和NO-3的转化,尤其是NOx的氧化.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了PM2.5干消光系数与气溶胶化学成分之间的经验公式,发现NH4NO3对南京冬季消光的贡献最大,其次为(NH4)2SO4、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两次重污染事件中,污染前体物的一次排放和二次转化的增加分别是造成离子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周瑶瑶马嫣郑军崔芬萍王荔
关键词:PM2.5水溶性离子
南京大气气溶胶混合态与云凝结核活化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于2014年9月11-18日期间,在南京市气象局利用云凝结核计数器(CCNC)、气溶胶质量分析仪(APM)和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对气溶胶的分档云凝结核活性以及混合状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颗粒物混合状态以内部混合为主,76、111、138和181 nm颗粒物中,黑碳(BC)所占质量分数分别为5.4%、10%、10.7%和6.7%,而含BC核的颗粒物占总颗粒物数量的百分比分别为51%、57%、70%和59%,表明BC是大气中重要的凝结核,对大气颗粒物的数量有重要贡献.观测到的少数外混状态的颗粒物主要集中在111 nm和138 nm.76、111、138和181 nm颗粒物的临界过饱和度分别为0.25%、0.13%、0.06%和0.015%.降雨和灰霾对云凝结核活性影响较大,雨天、晴天和霾天的气溶胶吸湿性系数κ分别为0.37、0.29、0.39.气溶胶颗粒物的密度和云凝结核活性受化学组分影响明显,相对于晴天,霾天颗粒物中无机盐含量较高、有机物含量较少,对应的颗粒物密度较高、云凝结核活性较强.
朱麟马嫣郑军李时政王利朋
关键词:气溶胶混合态黑碳
南京北郊PM_(2.5)中含碳物质和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性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解南京市北郊四季细粒子中含碳组分与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2年8月~2013年6月期间在南京北郊采样点采集PM2.5样品.利用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PM2.5、OC、EC的质量浓度均是冬季最高、夏季最低,PM25的日平均值为122.7±75.2 μg/m3,OC和EC的日平均值分别为(15.4±8.0) μg/m3和(3.6±1.8) μg/m3,含碳物质占PM2.5总质量的11% ~40%.OC与EC在秋季和冬季有较好的相关性(r2分别为0.86和0.83),表明其来源相似;春季和夏季的相关性较低(r2分别为0.47和0.53),可能原因是有较多二次有机碳(SOC)生成致其来源复杂.利用EC示踪法对SOC的含量进行了估算,夏季SOC占OC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4.6%,可见高温与强烈的光照有利于SOC的形成.利用戴安离子色谱对PM2.5中的阴离子SO42-、NO3-、F-、Cl-、HCOO-、CH3COO-和C2O42-,阳离子Na+、NH4+、K+、Mg2+、Ca2+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离子占PM2.5总质量的20% ~ 60%,SO42-、NO3-、NH4+二次离子是南京市郊PM2.5中主要的无机离子.
王荔马嫣郑军王振周瑶瑶
关键词:南京北郊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离子
亚甲基环己烷气相臭氧氧化反应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烟雾箱实验模拟了亚甲基环己烷气相臭氧氧化反应过程.利用气质联用(GC-MS)鉴定了亚甲基环己烷气相臭氧氧化反应生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产物,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下低挥发性多官能有机酸的形成,提出了产物的形成机理,并与1-甲基环己烯臭氧氧化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姚磊马嫣陈敏东
关键词:臭氧氧化SOA
南京北郊冬季PM_(2.5)中芳香酸的测定及来源解析被引量:4
2016年
于2014年12月采集了南京北郊大气中PM_(2.5)样品,优化了LC-MS分析大气PM_(2.5)中芳香酸的定量方法,测定了其中的芳香酸、主要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定量结果表明,所测定5种芳香酸的总平均浓度为(50.01±16.05)ng·m^(-3),其中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4-甲基邻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的平均浓度依次为(34.54±12.79)、(8.14±3.34)、(2.27±1.39)、(1.68±0.77)和(1.08±0.43)ng·m^(-3).应用主因子分析/绝对主因子得分(PCA/APCS)受体模型对颗粒物进行了来源解析.源解析结果表明,南京北郊冬季PM_(2.5)中的邻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4-甲基邻苯二甲酸主要来自大气中二次转化;其中偏苯三甲酸有少部分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的一次排放;间苯二甲酸除来自于二次气溶胶源和生物质燃烧外,还有少部分来自机动车尾气的一次排放,而对苯二甲酸则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的一次排放.
张亚飞马嫣亓鲁王振王利朋朱麟
关键词:LC-MS源解析
南京北郊一次重污染事件期间PM_(2.5)理化特性及其对大气消光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为了解南京地区重度污染下PM_(2.5)污染特征及其对消光的影响,于2013年12月5日至12月15日在南京北郊进行了PM_(2.5)采样分析,利用离子色谱分析了其中SO_4^(2-)、NO_3^-、NH_4^+、Cl^-、Na^+、K^+、Mg^(2+)和Ca^(2+)的含量,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测量细粒子的粒径谱分布,运用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PM_(2.5)中OC、EC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三波长光声黑碳光度计(PASS-3)实时在线测量细粒子的吸收和散射系数,并同步获得了痕量气体SO_2、NO_x浓度.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_(2.5)平均浓度为161.8±51.2μg·m^(-3),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_4^(2-)、NO_3^-和NH_4^+;气溶胶在532 nm处平均吸收、散射系数分别为98.00±42.91 MmPM_(2.5)、630.00±308.52 MmPM_(2.5).(NH_4)_2SO_4和OM是南京北郊冬季大气气溶胶中的主要消光物质,积聚模态颗粒物体积浓度和表面积浓度与总消光系数呈较好的正相关,与能见度则呈明显的负相关.重度污染期间SOR、NOR平均值分别是轻度污染期间的1.26倍和1.81倍.除较低风速条件下污染物的物理积聚,较高的相对湿度条件下污染物的二次转化是造成此次重度污染的主要原因.
刘兴瑞马嫣崔芬萍王振王利朋
关键词:理化特性消光系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