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90033)

作品数:4 被引量:51H指数:3
相关作者:赵文哲董丽霞李鼎韩奕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人口
  • 2篇分权
  • 2篇财政
  • 2篇财政分权
  • 1篇调查数据
  • 1篇新农合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新型农村合作...
  • 1篇新政治经济学
  • 1篇政治经济
  • 1篇政治经济学
  • 1篇人口年龄
  • 1篇人口年龄结构
  • 1篇人口转变
  • 1篇社会性支出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收入不平等
  • 1篇收入分配
  • 1篇收入份额

机构

  • 4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4篇赵文哲
  • 2篇董丽霞
  • 1篇李鼎
  • 1篇白重恩
  • 1篇董丽霞
  • 1篇韩奕

传媒

  • 1篇世界经济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财政分权与公共教育投入的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文章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与教育财政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有利于扩大地方政府预算内和预算外教育支出,而收入分权不利于地方政府预算内教育支出,但有利于预算外教育支出,尤其是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更是如此。文章从新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阐释,收入分权反映了地方政府的自利性,支出分权反映了地方政府的利他性,而收入分权升高会刺激落后地区地方政府的自利性,支出分权会增强落后地区的利他性。另外,落后地区地方政府可以从预算外支出中获得更多的私利,因此财政分权会导致预算外教育支出增加。提高地方政府教育支出需要从财政分权和激励两个方面着手。
李鼎赵文哲
关键词:财政分权教育投资新政治经济学
“新农合”的再分配效应:基于中国农村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
本文使用非条件分位处理模型,利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和新农合入户调查数据,全面考察了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分布效应。结果表明,新农合对于不同分位人群收入的影响方向和大小有显著异质性。最低收入和少数最高收入人群在参合后收...
白重恩董丽霞赵文哲
关键词:收入分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文献传递
社会性支出与城市居民收入不平等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基于2000—200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针对社会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影响进行的研究表明:社会性支出的增加会加大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财政自主度越大,收入分配差距就越大,但本地社会性支出规模的增加会部分抵消财政分权对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社会性支出竞争越强,收入差距就越大,但本地社会性支出规模的增加也会降低财政竞争对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因此,社会性支出的分配而不是支出规模才是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因素。要使社会性支出能够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就需要纠正对地方政府的激励,进而实现社会性支出分配的公平性。
董丽霞韩奕
关键词:社会性支出收入不平等财政分权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我国199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与劳动收入份额呈正相关关系,老人抚养比与劳动收入份额呈负相关关系,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能够解释我国最近20年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从要素禀赋角度来说,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前期主要是生育率和少儿抚养比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重升高,这导致劳动供给丰裕程度相对增加,劳动价格大幅下降,从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后期主要是预期寿命和老人抚养比升高,这导致储蓄率升高,资本供给丰裕程度相对增加,但资本价格并没有相应下降,因而资本收入份额升高,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董丽霞赵文哲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
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口转变与储蓄率关系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本文利用东亚地区、拉美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非洲南撒哈拉地区国家为样本,考察在经济发展和人口转变的不同阶段少儿抚养比和老人抚养比对储蓄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少儿抚养比的变化呈不对称的"倒U"型,少儿抚养比下降的速度变缓;老人抚养比的变化呈不对称的"U"型,老人抚养比升高的速度变缓。由于人口转变的行为效应,在低收入阶段,审慎储蓄行为效应占优,少儿抚养比升高和老人抚养比下降导致储蓄率上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养老储蓄行为效应占优,少儿抚养比下降和老人抚养比升高导致储蓄率上升;在高收入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审慎储蓄行为效应占优,少儿抚养比下降和老人抚养比升高导致储蓄率下降。
董丽霞赵文哲
关键词:人口转变储蓄率经济增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