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117401)

作品数:63 被引量:354H指数:12
相关作者:朱新平桂建芳俞菊华吴婷婷洪一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生物学
  • 1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基因
  • 11篇罗非鱼
  • 10篇黄喉拟水龟
  • 9篇克隆
  • 8篇胚胎
  • 8篇萍乡肉红鲫
  • 8篇红鲫
  • 7篇蛋白
  • 7篇胚胎发育
  • 7篇奥利亚罗非鱼
  • 5篇原核表达
  • 5篇石斑
  • 5篇石斑鱼
  • 5篇细胞
  • 5篇金鱼
  • 5篇基因克隆
  • 5篇斑鱼
  • 4篇多态
  • 4篇荧光
  • 4篇释放激素

机构

  • 20篇中国水产科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中国水产科学...
  • 13篇南昌大学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上海海洋大学
  • 8篇湖南师范大学
  • 7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广州大学
  • 2篇安徽体育运动...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福建省淡水水...

作者

  • 14篇朱新平
  • 13篇桂建芳
  • 10篇俞菊华
  • 10篇洪一江
  • 10篇吴婷婷
  • 8篇王军花
  • 8篇周莉
  • 8篇罗琛
  • 7篇陈永乐
  • 7篇魏成清
  • 7篇赵伟华
  • 5篇曹丽萍
  • 5篇李建林
  • 5篇杨弘
  • 5篇甘云飞
  • 5篇李大宇
  • 5篇郭捡红
  • 5篇邹芝英
  • 4篇唐永凯
  • 4篇曾柳根

传媒

  • 16篇水生生物学报
  • 7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水产学报
  • 4篇Zoolog...
  • 3篇科学通报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南昌大学学报...
  • 3篇大连水产学院...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生物技术
  • 1篇遗传
  • 1篇Journa...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4篇2011
  • 7篇2010
  • 18篇2009
  • 13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6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鄱阳湖区泥鳅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采用同工酶电泳、RAPD引物PCR扩增和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3种方法,对鄱阳湖3种斑纹泥鳅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同工酶电泳显示3种斑纹泥鳅在LDH、MDH和EST这3种同工酶之间存在群体和组织差异;RAPD试验结果显示6条RAPD引物在18尾鄱阳湖泥鳅个体中共扩增出了169条不同分子量的RAPD标记,其中多态性带101条,多态性带的比例为59.56%,平均每个引物产生9.39条带和5.61条多态性带,不同斑纹泥鳅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显示3种斑纹泥鳅的遗传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以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140bp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结果显示,3种不同斑纹泥鳅中检测出了1个共有单倍型和3个特有单倍型。与共有单倍型相比,大花斑泥鳅特有单倍型有91个变异位点,而小花斑泥鳅与无花斑泥鳅特有单倍型的变异位点为20和24个。基于单倍型构建的NJ树和MP树,显示大花斑泥鳅的特有单倍型EU145023处于独立的分支上,这反映出鄱阳湖地区不同斑纹的泥鳅之间在线粒体DNACytb基因中出现了一定距离的分化。
曾柳根张伟甘云飞王军花洪一江
关键词:泥鳅同工酶RAPD细胞色素B
罗非鱼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9年
罗非鱼染色体遗传型性别决定机制(Chromosomal genetic sex determination,GSD)的研究开展较早,目前利用种间杂交的方法得到全雄罗非鱼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而对影响罗非鱼性别决定的环境因素研究开展较晚。研究证实罗非鱼确实存在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机制(Temperature-dependent sex determination,TSD),而且这种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机制只出现在性别发育的某一特定时期。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尝试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来研究罗非鱼性别决定及分化机制,寻找影响性别决定的基因位点、研究位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外界因素是如何通过调控性别决定位点来影响鱼类性别分化的等。目前研究的主要功能基因有DMRT基因家族、DAX1、SHP、AMH、oP450arom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tDMRT1可作为尼罗罗非鱼精巢分化的分子标记。
邹芝英杨弘李大宇
关键词:罗非鱼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
萍乡肉红鲫肠道粘液细胞类型及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萍乡肉红鲫肠道粘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方法利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试剂法(AB/PAS)观察萍乡肉红鲫肠道粘液细胞。结果萍乡肉红鲫肠道粘液细胞分4种类型。Ⅰ型:呈红色;Ⅱ型:呈蓝色;Ⅲ型:呈紫红色;Ⅳ型:呈蓝紫色。肠道中粘液细胞的分布密度后肠最高,其次是中肠,前肠最低。结论萍乡肉红鲫各型粘液细胞在各肠段的分布密度与各肠段功能密切相关。
林刚帅细连洪一江王芳
关键词:萍乡肉红鲫肠道粘液细胞
奥利亚罗非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DNA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GnRH)是下丘脑分泌产生的神经激素,对脊椎动物生殖的调控起重要作用。为研究GnRH对奥利亚罗非鱼性腺发育的作用,构建了GnRHcDNA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融合表达。利用RT-PCR方法从丘脑中扩增出长约400bp的目的序列GnRH基因,克隆至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分析确认序列的正确性后将此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MAL-c2x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AL-GnRH,并在大肠杆菌TB1中获得了高表达,目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1.6%。菌体经溶菌酶裂解,制备无细胞抽提液,Amylose-sepharose柱层析后得到分子量为56kD单一条带的目的蛋白。目的蛋白经FactorXa酶切裂解,Amylose-sepharose过柱纯化后得到纯化的GnRH前体蛋白。以80μg/只的剂量4次免疫ICR小鼠,免疫小鼠可以检测到特异性针对GnRH前体蛋白的血清抗体应答,免疫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且加强免疫第5周后抗体效价为0.707±0.320,达到高峰值,说明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丁炜东曹丽萍吴婷婷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原核表达免疫原性
罗非鱼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结构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PCR扩增和测序的方法获得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埃及品系(简称AJ,22尾)、88品系(简称XH,26尾)和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简称ALY,28尾)"夏奥1号"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 D-loop)的部分序列(575~581 bp)。对照其他已报道的鱼类控制区结构,对序列结构进行分析,成功识别了罗非鱼mtDNA D-loop区序列的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找到了4个特征序列(CSB-D、CSB1、CSB2、CSB3)。76个个体共检测出28个单倍型。AJ群体有12个单倍型,XH群体有10个单倍型,ALY群体存在9个单倍型。其中,3个群体共享1个单倍型(XH06),AJ和XH群体共享一个单倍型(XH10),其他为各个群体独有。AJ和XH(Nm=0.77)、AJ和ALY(Nm=0.02)、XH和ALY(Nm=0.02)之间均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AJ和XH的核苷酸多态性(Pi)值(分别为0.042 4、0.031 1)明显高于ALY的Pi值(0.001 2)。本实验中的ALY品种纯度高,AJ和XH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mtDNA D-loop区能反映出罗非鱼群体的种质特征,适用于罗非鱼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吴长敬邹芝英杨弘李大宇祝璟琳肖炜
关键词:罗非鱼MTDNAD-LOOP区
翘嘴红鲌PEPCK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采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法,分离和克隆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的全序列,得到2 564bp[不含poly(A)]的全长cDNA,包括111bp5′非翻译区,1 911 bp阅读框以及含Poly(A)信号AATAAA的542 bp3'非翻译区[不包括Poly(A)].阅读框共编码636个氨基酸,计算的分子量为69.65 kD.该序列含有PEPCK特有的结合草酰乙酯的结构域以及与GTP三磷酸链和Mg^2+结合的激酶1和2基序.与其他鱼PEPCK的相似性高达83%~96%,和爪蟾、变形虫等其他动物的相似性为50%~69%.[中国水产科学,2006,13(3):389 396]
戈贤平俞菊华吴婷婷
关键词:基因克隆快速扩增CDNA末端翘嘴红鲌序列同源性
Goldfish vsx1 inhibits chordamesoderm gene ntl expression at the dorsal midline被引量:4
2009年
vsx1(visual system homeobox-1),a homeobox gene originally identified from an adult goldfish retinal cDNA library,has been shown to regulate retina progenitor 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al maintenance of bipolar cells in vertebrates.However,in all the examined vertebrate species,vsx1 transcripts can be also detected at the early developmental stage,suggesting that it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early embryogenesis as well.Here,we investigated the function of vsx1 in early embryogenesis of goldfish(Carassius auratus) with both overexpression and gene knockdown approaches.It was found that vsx1 overexpression specifically blocked dorsal midline structure for-mation and vsx1 knockdown led to disorganized dorsal midline structure.Whole-mou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revealed that the midline expression of ntl,a key regulatory gene for chordamesoderm,was repressed by vsx1 overexpression but enhanced in the vsx1 knockdown.Furthermore,VSX1 protein could bind ntl promoter directly and was sufficient to inhibit ntl promoter-driven reporter gene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transcription.Together,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vsx1 may act to repress ec-topic expression of ntl in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to ensure neural tube development in a spatially coordinated pattern during early embryogenesis.
LIU ZhengHuaCHEN JinHuiMA ShanShanTONG YingLUO Chen
关键词:同源盒基因整体原位杂交
金鱼中vsx1基因抑制脊索中胚层发育调节基因ntl的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vsx1是最先在金鱼中发现,在神经视网膜双极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正常生理功能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基因.在已经检测的脊椎动物物种中,该基因都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即开始表达,而且其在不同物种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相似,提示该基因在胚胎发育早期可能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但vsx1在眼睛发育之外的发育调节功能研究尚无报道.本研究对金鱼vsx1过表达和功能抑制对胚胎形体模式形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抑制vsx1的功能及其过表达都能严重干扰胚胎背中线脊索结构的发育.基因表达原位杂交分析表明,vsx1过表达能显著抑制脊索中胚层发育关键调节基因ntl在背中线的表达,而vsx1被抑制则ntl在背中线的表达范围显著扩展.凝胶阻滞分析证明VSX1蛋白作为转录因子可与ntl启动子的特定序列直接结合.基因表达分析证明,vsx1能有效抑制ntl启动子控制的报告基因GFP转录.这些结果都证明,vsx1能直接抑制脊索中胚层发育关键调控基因ntl的表达,提示vsx1在胚胎发育早期的主要功能之一可能是抑制脊索中胚层基因在神经管中异位表达,以保障中枢神经系统按正确的模式发育.
刘正华陈金辉马珊珊童英罗琛
关键词:金鱼VSX1过表达发育
金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克隆与组织表达被引量:14
2007年
采用PCR方法,扩增并克隆了金鱼的IGF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金鱼的IGF2基因共包括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长606 bp,编码201个氨基酸;编码序列与斑马鱼有85%一致性;蛋白质序列与斑马鱼的有80.9%的一致性.RT-PCR证明金鱼IGF2基因在鳃、心脏、肾、肌肉、尾鳍、雌雄性腺等组织中均有表达.
彭凤兰罗琛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金鱼克隆
黄喉拟水龟转铁蛋白基因的克隆以及表达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转铁蛋白在铁的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细菌感染后的免疫反应。研究克隆了黄喉拟水龟Tf基因组DNA全长序列,并对Tf基因的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表明,黄喉拟水龟Tf是由两个相似结构域构成的单一肽链,每个结构域包含两个亚基,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深的、亲水的铁结合位点。其基因组DNA由17个外显子和16个内含子组成,与其他脊椎动物Tf基因结构相似,显示了黄喉拟水龟Tf基因在结构上的保守性。同源性分析表明,黄喉拟水龟的Tf基因与鸟类、爬行类的Tf基因同源性最高,约为75%—97%;与哺乳类Tf基因的同源性约为65%—75%;与爪蟾等两栖类的Tf基因也有一定的同源性。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黄喉拟水龟人工感染粘质沙雷氏菌后,Tf基因在其肝脏、脾脏、肾脏及心脏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有上调的趋势,这与其他动物经病原刺激后的表达特征具有相似性。
高明英朱新平赵密史燕赵建
关键词:黄喉拟水龟转铁蛋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