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ZC810003)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范思凯徐坡岭邓泉国袁晖光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行政学院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关系
  • 1篇市场化
  • 1篇市场经济
  • 1篇全球经济
  • 1篇转型经济
  • 1篇资源匹配
  • 1篇公民
  • 1篇公民参与
  • 1篇场化

机构

  • 6篇辽宁行政学院
  • 3篇辽宁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范思凯
  • 3篇徐坡岭
  • 1篇袁晖光
  • 1篇邓泉国

传媒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改革
  • 1篇俄罗斯中亚东...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公民参与的路径选择被引量:2
2014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要求政府、企业和社会依法共同参与国家治理,要求不断扩大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扩大公民参与应围绕着权利、利益和责任三大主题来展开。权利保障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石和前提,利益维护是扩大公民参与的关键和原始动力,责任精神是扩大公民参与的导向和归宿。
袁晖光范思凯
关键词:公民参与
全球经济弱复苏背景下转型进程再思考——基于国家、市场和社会关系的视角
2013年
回顾原计划经济国家转型的历程,可以发现,转型本质是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的调整和重塑。转型实践表明,"国家至上主义"或者"国家虚无主义"的制度安排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已被历史所摒弃,而"市场至上主义"同样是失败的选择。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应该是一种动态平衡和相互协调的关系。
范思凯徐坡岭
关键词:市场化
转型国家面临的现实困境摆脱及资源匹配被引量:1
2013年
转型国家的转型历程表明,转型在本质上是重塑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复杂实践过程。在制度进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社会结构调整与经济制度调整之间以及转型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存在着既相互约束而又相互促进的现实矛盾。必须综合利用市场、社会与国家三种配置资源的机制,使之优势互补、动态协调,才能有效推动促进社会稳定和持久繁荣。
范思凯徐坡岭
关键词:转型经济市场经济
单位组织变革视野下的事业单位改革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中国的改革与转型,本质上是中国政府自身的改革与转型,涉及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的重塑以及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是国家逐渐从市场竞争领域和社会自治领域退出,回归公共权力本性的过程。这一国家与社会互动与互适的历史进程中,基层单位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农村、国企和事业单位三次改革是这一变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其中,事业单位改革具有独特的艰巨性、复杂性与公益性,承担着发展和公平的双重目标,是实现社会自我管理的关键步骤。
范思凯邓泉国
当代转型的多样化选择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回顾原计划经济国家的转型历程,可以发现,转型具有很大的总和不确定性。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条件、改革经历、文化传统以及地缘政治环境,使得转型国家在选择的目标、道路、策略以及选择的决定力量上体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性。实践表明,对于转型不存在唯一的、固定的和普适化的模式。
范思凯徐坡岭
国家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形态
2017年
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政治学、经济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重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实质上就是国家与市场、社会之间关系形态交替变更的过程,内在地体现着国家权力、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之间的合作与博弈。如何避免由国家与市场、社会关系形态的失衡所造成的颠覆性危险和破坏性灾难,能否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国家与市场、社会之间"动态平衡"的发展模式,是当今世界所有转型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
范思凯
关键词: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