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0KFJJ03)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韩瑞东孔雪华夏江宝刘京涛陆兆华更多>>
相关机构:潍坊科技学院滨州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调蓄
  • 1篇蓄水
  • 1篇蓄水功能
  • 1篇越冬
  • 1篇越冬蛹
  • 1篇入渗
  • 1篇生长量
  • 1篇湿地
  • 1篇水分
  • 1篇水分调节
  • 1篇水分物理性质
  • 1篇水功能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入渗
  • 1篇柽柳
  • 1篇林分
  • 1篇林分密度
  • 1篇林分生长
  • 1篇林分生长量
  • 1篇美国白蛾

机构

  • 3篇潍坊科技学院
  • 2篇滨州学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山东省黄河三...
  • 1篇寿光市林业局

作者

  • 3篇夏江宝
  • 3篇孔雪华
  • 3篇韩瑞东
  • 2篇朱金方
  • 2篇陆兆华
  • 2篇刘京涛

传媒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湿地科学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林生长动态对密度结构的响应特征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阐明滨海湿地不同密度柽柳(Tamarix chinensis)林的生长动态,探索滨海湿地柽柳林的密度合理性,在黄河三角洲莱州湾南岸的山东昌邑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内,利用标准木树干解析法,对10a生的3种密度(2400株/hm2、3600株/hm2和4400株/hm2)的柽柳林地上生物量、林木生长动态和基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密度林分的地上生物量、树高生长量和林木基径生长过程差别较大。随着林分密度增大,林木单株生物量和基径减小,但单位面积林分生物量增加;树高、基径的速生期都出现滞后现象。3种密度林分基径分布的偏度系数(SK)差别较大;密度为3600株/hm2林分的SK值为0.085,接近正态分布,林分密度结构和基径分布较为合理;密度为2400株/hm2和4400株/hm2林分的SK值分别为-0.842和0.303,偏离正态分布,林分密度结构不合理。密度为2400株/hm2林分的峰度系数(K)为0.017,林木生长相对整齐;密度为3600株/hm2和4400株/hm2林分的K值相差不大;密度因素对林木分化作用较小。若不考虑10a间的林木间伐利用,该区柽柳人工造林合理的初植密度建议为3600株/hm2(株行距约2.0m×2.0m)。
夏江宝陆兆华孔雪华刘京涛韩瑞东朱金方
关键词:柽柳林分密度林分生长量黄河三角洲湿地
滨海湿地不同密度柽柳林土壤调蓄水功能被引量:12
2012年
为探求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调蓄水功能的合理柽柳林密度,采用测量土壤入渗过程和水分物理参数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密度柽柳林的土壤蓄水功能和水分调节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柽柳林随密度的增大具有显著提高细砂粒和降低粉黏粒含量的作用;中密度林分降盐抑碱效应明显,各密度林分表层盐碱含量低于20~40 cm土层;②土壤容重随林分密度增大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孔隙度状况则与之相反,中密度、高密度、草地总孔隙度均值分别比低密度林分高12.9%、6.2%、4.4%;对表层的改良效果好于20~40 cm土层;③Horton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柽柳林的土壤入渗过程,中密度林分渗透性能最好,高密度次之,低密度最差;④饱和蓄水量、吸持蓄水量、滞留蓄水量及涵蓄降水量均表现为中密度>高密度>草地>低密度,表土层的水分调蓄功能好于下层;中密度、高密度、草地涵蓄降水量分别比低密度林分高28.4%、23.8%、14.1%。中密度柽柳林具有巨大的水分调蓄空间,其次为高密度,而低密度林分较差。
夏江宝孔雪华陆兆华刘京涛韩瑞东朱金方
关键词:水分物理性质土壤入渗蓄水功能水分调节
低温对美国白蛾越冬蛹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是我国唯一一种被农业、林业共同列为检疫对象的害虫。本论文通过2010与2011年室内测定和室外调查的一系列研究表明,美国白蛾蛹在不同低温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存活率逐渐降低。其中,-10℃下处理30 h后几乎没有越冬蛹存活,-15℃下处理3 h后越冬蛹的存活率低于5%,-20℃处理25 min后越冬蛹几乎没有羽化为成虫的个体。0℃低温处理对越冬蛹的低温存活率有重要影响,且随着0℃下处理的时间长短而发生变化,在0℃下处理时间越长则在-10℃下存活率越高。在0℃下处理150 min以后,存活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差异不显著。
孔雪华夏江宝吴玉新王勇韩瑞东
关键词:美国白蛾存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