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2-4)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吴献花阳利永赵斌吴斌王泉更多>>
相关机构:玉溪师范学院国土资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地利用方式
  • 3篇土壤
  • 3篇不同土地利用
  • 3篇不同土地利用...
  • 2篇滇池
  • 2篇养分
  • 2篇土壤养分
  • 1篇氮磷
  • 1篇氮磷含量
  • 1篇地下水
  • 1篇月际变化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香石竹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磷含量
  • 1篇降尘

机构

  • 4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4篇吴献花
  • 3篇赵斌
  • 3篇阳利永
  • 2篇吴斌
  • 2篇王泉
  • 1篇陈检锋
  • 1篇苏帆
  • 1篇尹梅
  • 1篇葛平
  • 1篇付利波
  • 1篇高婷
  • 1篇刘忠霖
  • 1篇洪丽芳
  • 1篇渠甲源
  • 1篇陈华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的月际变化——以滇池柴河流域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以滇池柴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对设施农业、传统农业、坡耕地、撂荒地和林地等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逐月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各种土壤的理化性质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的显著性差异不尽一致.各月平均下,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其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的显著性差异存在差别.因此,应加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的连续监测,以全面掌握土壤理化状况.
吴献花阳利永赵斌王泉
关键词:土地利用理化性质月际变化
氮磷减施对滇池周边香石竹产量、地下水氮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以滇池周边主要农业生产区晋宁县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3个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以氮、磷减施为目标,研究养分精准管理对植株、土壤和地下水氮、磷含量的影响,进行N、P高效利用的污染防控型品种筛选,提出环境友好型养分最佳用量和配比。结果表明,在钾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氮磷用量能增加香石竹产量,减少水环境污染,尤以氮磷用量同时降低50%处理,即N、P2O5、K2O用量分别为641、630和1199 kg/hm2,施用比例为1∶1∶1.87时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土壤电导率、地下水总氮、水溶性总磷、总磷含量最低;3个品种进行比较,火焰N、P利用率、污染防控效果最好,红色恋人其次,马斯特最差。
付利波苏帆尹梅陈华陈检锋洪丽芳赵光顺王家得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从研究内容、研究区域、研究方法与手段3个方面,概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影响的国内研究现状。基于不同的土壤类型区、地貌单元、行政区、流域以及特定地区,采用统计与计量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方法与手段,研究了多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土壤养分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研究内容、研究区域、研究方法、研究时间尺度4个方面指出未来研究的重点。
阳利永渠甲源吴献花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
柴河流域典型区域大气降尘量年内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柴河流域大气降尘总量和可燃物总量随时间的年内变化规律。[方法]以滇池南部柴河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选择该流域居民点、化工区、砂石生产区、水源地4种典型区域测定大气降尘量和降尘可燃物量,探讨该流域大气降尘污染状况及其年内变化规律。[结果]居民点、化工区、砂石生产区及水源地4个区域中,砂石生产区降尘量(降尘可燃物量)最高,水源地最低,而化工区和居民点降尘量低于砂石生产区,高于水源地;在所选取的4个区域中,一年降尘量(降尘可燃物量)最高值出现在旱季,最低值出现在雨季,其他月份降尘量(降尘可燃物量)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说明气象条件对降尘含量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砂石生产区降尘量与降尘可燃物量呈极显著相关,水源地降尘量与降尘可燃物量呈显著相关,居民点和化工区降尘量与降尘可燃物量均呈正相关。
葛平赵斌吴献花刘忠霖吴斌高婷
关键词:降尘量
滇池柴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剖面分异被引量:12
2012年
基于滇池柴河流域土壤采样,研究了平坦设施农业、平坦传统农业、坡耕地、撂荒地和林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0—100cm土壤养分剖面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0—100cm内TN含量排序为:设施农业>传统农业>撂荒地>坡耕地>林地,并且设施农业TN含量显著高于坡耕地和林地(P<0.0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TN含量的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0—80cm。土壤TN含量沿土层自上而下逐层降低,但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间的差异不一致。(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0—100cm内TP含量排序为:传统农业>设施农业>坡耕地>林地>撂荒地,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各个土层内土壤TP均无显著性差异。5个土层TP均表现为撂荒地<林地<耕作土壤。土壤TP沿土层自上而下总体先降后升,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TP随土层的变化趋势不尽一致。(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0—100cm内有机质含量排序为:设施农业>传统农业>撂荒地>坡耕地>林地,且设施农业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坡耕地和林地。在5个土层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有机质差异不显著,只在20—40cm土层内设施农业与坡耕地、林地之间达到显著性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沿土层自上而下逐层降低,但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土层间的显著性差异不一致。
阳利永吴献花赵斌吴斌王泉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